“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名单出炉:河南11名个人和1个集体入选

河南商报记者 刘远怀/文 南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获悉,河南省推荐的史来贺等11名个人和红旗渠建设者(集体)入选“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名单。

“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展,评选表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

活动自6月中旬启动,经各地区各部门遴选推荐、群众网上投票、组委会集中审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认真审核,产生300名“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包括278名个人,22个集体。

本次河南省入选的个人和集体分别是:

【身不离农村、心不离群众、手不离劳动,带领全村人治穷致富的史来贺】

史来贺,生于1930年7月。自1952年起,他先后担任刘庄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

他用20年时间,把刘庄700多块高低不平的土地改造成现代化农业园区。他以畜牧业为突破口,推进村办集体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他重视新农村建设,自1976年起全村别墅楼房已更新三代,是村民安居乐业。

史来贺说:“我这几十年就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让刘庄人跟共产党走,第二件事让刘庄人富起来,我想,如果农村每一个共产党员带领大家能把自己脚下这块土地建设好,富裕了、文明了、现代化了,我们的国家不就更好了么?”

【危险来袭时,用生命诠释忠诚的“蓝盔卫士”申亮亮】

1987年8月出生的申亮亮,是中共党员,焦作市温县温泉街道西南王村人,生前系某部队70分队班长。

他从军报国信念坚定,军事技能训练刻苦,熟练掌握连属主战装备,精通运输车、瞄杆钻车、挖掘装载机等装备操作,成为“一专多能”型骨干,入选集团军百名专业技术能手人才库。

2016年5月赴马里执行第四批维和任务,在执行任务中遭遇恐怖袭击,他果断指挥战友向目标射击,在汽车炸弹爆炸瞬间将战友推离,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战友的平安,被追记一等功,荣获国家荣誉称号。

【始终把人民群众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忠诚履职的任长霞】

任长霞,女,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2月出生,河南睢县人。2001年担任登封市公安局长,她在三年时间里,解决了十多年的控申积案,破获案件3000余起,打掉涉黑团伙2个,抓获各类罪犯4000多人。

2004年4月14日,在办案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因公殉职。曾荣立个人一、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4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40余次。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改革开放40周年政法系统新闻影响力人物等称号。

【忠诚为民,干一处响一处、走一路富一路的“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

吴金印,男,汉族,中共党员,1942年7月出生,河南新乡人。现任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他主动放弃调到上级机关工作的机会,扎根基层,在卫辉市狮豹头公社工作10多年间,在群众家住了7年,在治水工地住了8年,使一穷二白的山区发生了巨大变化。

1987年,吴金印调任唐庄乡党委书记。30年来,他带领唐庄迈出了治穷、致富、发展的“三大步”,通过把种植业与旅游业深度结合,使唐庄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

他不畏艰辛,忠诚为民,干一处响一处,走一路富路,被管为“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先后获得全国百名人民好公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8年12月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扎根深山18年,用爱与坚守照亮山里娃求学之路的张玉滚】

张玉滚正在上课

张玉滚,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12月生,河南南阳人,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毕业后他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高丘镇黑虎庙小学,一干就是18年。学校师资紧缺,他把自己磨练成能教书、能做饭、能裁缝、能治病的“全能型”教师。

每逢雨雪天,他都亲自接送学生,没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他靠一根扁担,把学生教材和学习用品挑进大山,一挑就是5年。

他用微薄的工资相继资助了300余名儿童,培养出21名大学生。荣获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维修、复检内燃机车1.2万余台,保证“零故障、零问题、零疏漏”的李向前】

李向前,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9月生,河南登封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机务段首席技师,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内燃机车钳工,全国铁路首席技师,国家铁路集团“李向前机车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

从事铁路机车检修24年,累计检修机车5000余台,维修、复检内燃机车12000余台,全部达到了“零故障、零问题、零疏漏”的标准。

其工作室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党的十九大代表,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铁路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带头人、全国铁路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辛勤工作,在能源领域为国奉献70载的陈俊武】

陈俊武,男,汉族,中共党员,1927年3月生,福建长乐人,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石化集团科技委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炼油工程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煤化工技术专家。先后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套年产60万吨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第一套年产12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及时解决催化剂损耗大的技术难题,开创国内首次大型流态化工业测试技术。主持设计的项目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优秀设计金奖,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豫剧“常派”创始人、“人民艺术家”常香玉】

常香玉,女,汉族,中共党员,1923年9月出生,河南巩义人。原名张妙玲,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五大名旦之一,豫剧主要流派“常派”创始人。代表剧目有《花木兰》《西厢记》《白蛇传》《大祭桩》《破洪州》《朝阳沟》《拷红》《断桥》《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1951年8月至1952年3月,常香玉率剧社巡回演出,募集资金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1953年4月,率豫剧队到抗美援朝前线举办180多场慰问演出。2004年6月1日因病逝世。

曾当选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等称号。2004年7月,国务院追授其“人民艺术家”称号。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焦裕禄,男,汉族,中共党员,1922年8月生,山东淄博人,生前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

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担任县委书记的一年多时间里,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跑遍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身先士卒,带领群众封沙、治水、改地;带头查风口、探流沙;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率领干部顶风冒雪访贫问苦,为群众送救济粮款。经常肝疼得直不起腰,用硬物强顶着坚持工作,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

1964年5月14日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唯一要求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听党话、跟党走,致富不忘众乡亲的裴春亮】

裴春亮,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3月生,河南新乡人,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

他用真情回报乡亲的恩情,为村里修公路、建学校、办医院、扶贫助学,捐资3000万元建设裴寨新村。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全力带领乡亲奔小康,积极发展蔬菜种植、红薯产业等,筹资开发宝泉旅游度假区,让群众告别贫困,收获更多幸福感。热心慈善事业,累计捐资2.1亿多元。

在他的带领下,裴寨从一个省级贫困村,发展成1.18万人、人均年收入1.5万元的新农村。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一心为民,44年把百姓的事刻在心上的燕振昌】

燕振昌,男,汉族,中共党员,1942年5月生,河南许昌人,生前系河南省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党委书记。

他40年如一日,团结带领群众开拓创新,艰苦创业,把“依靠班子,抓住票子,当好孺子,改变脑子,提升自己”当成座右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办企业、修道路、建学校、造良田、搞三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全村成为小康村。

为解决群众吃水和灌溉难题,70多岁的他不顾年迈,四处奔走,推动建成安全饮用水及灌溉工程,惠及3个乡镇23个村4万多人。荣获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靠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渠的红旗渠建设者】

20世纪60年代,30万林县(今河南林州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生活条件,摆脱水源匮乏状况,坚持苦干10个春秋,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顶酷暑、战严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纵横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

红旗渠的建成,形成引、蓄、灌、提相结合的水利网,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孕育产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编辑 吉倩倩 见习编辑 熊子文 郭爽 实习生 刘梦鸽)

隔热隔音门窗

高端隔音门窗

铝合金门窗

高档系统节能门窗

上一篇: “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及事迹简介(16)
下一篇: “最钦州”表情包设计大赛小布等你来挑战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