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9月12日讯(通讯员 陈龙 记者 卢小伟)听说过“无声咖啡馆”和“无声餐厅”,“无声”加工车间,记者还是第一次见到。位于益阳市赫山区的一个铝合金门窗加工车间,有一群年轻人和常人不同,他们通过手语进行交流。
近日,记者见到了车间负责人、31岁的残疾人阳光致富典型候选人涂四喜,他正在车间内手把手教学徒制作铝合金门窗。帅气干练,眼神清澈,是涂四喜留给人的第一印象。
虽先天失聪,但涂四喜越挫越勇。他独自创办铝合金和不锈钢门窗加工厂,9年时间,凭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积攒几百万元资产,成为生活上的强者。还帮助身边的残疾人朋友,共同脱贫致富。
因家境贫寒,自2004年7月在益阳市特校高中毕业后,涂四喜就下决心要拥有一技之长,自谋生路。
高中毕业后,他跟姨父学习电焊技术。同年12月,前往泞湖铸造厂工作,不仅迅速站稳脚跟,还获得全厂最佳员工的称号。
2008年,涂四喜到赫山区张家塘一家铝合金加工厂学习铝合金和不锈钢材料加工技术,只用了4个月时间就熟练掌握。此时,他觉得创业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收拾行囊,返乡创业。
创业之初,没有本钱,也没人相信自己的技术,语言沟通又困难,怎样打开局面?涂四喜对外承诺:活儿交给他,不好不收钱!
他拿自家房子做示范,把原来的门窗通通拆除,装上自己制作的产品展示给大家。慢慢的,一些乡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他一些业务。涂四喜以过硬技术和诚信经营,逐渐在邻里和行业内树立起良好的口碑。
2016年,涂四喜发现了新的商机,市内还没有一家正规的铝门厂。于是,他立刻赶到佛山学习铝合金门制作技术。学成后,他四处筹款,投资近20万元买下成套设备,自己安装调试,很快就投入生产,当年就开始盈利。
在自己先富起来后,涂四喜不忘回报社会,特别是不忘身边的残疾人伙伴。目前,他的工厂里招聘了26名残疾人。
这些残疾人中,大多数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比较差。有些员工从来没有学过这门技术,在操作中浪费了不少材料,损坏了不少设备,但涂四喜从来不计较,反而更耐心地指导。
“身体缺陷带来的不方便,本来就容易让人丧失自信,只有多鼓励大家,让他们真正掌握一门手艺,才能真正做到自食其力。”涂四喜相信,授人以渔,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2016年,涂四喜当选为赫山区聋哑人协会主席,今年又当选为赫山区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成立至今,涂四喜的加工厂共生产铝合金门窗8000多张,近5万平方米,营业额近1600万元,发放员工工资150多万元。
谈及以后的打算,涂四喜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了铝合金门窗新品——“断桥窗”。显然,他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虽不能言语,但涂四喜目光如炬,直视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