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5次提及改善民生 淡化GDP目标
“十二五”规划5次提及改善民生 淡化GDP目标 更新时间:2010-10-19 6:55:05 每经记者 汤白露 发自北京 “十二五”规划关键词 主题:科学发展 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10月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稿,为未来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下基调与方向。 此次全会发布的公报指出,“十二五”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同时不断深化改革,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了解,之前呼声很高的包容性增长、国富转向民富等说法,将不会写入“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将以今年初提到的8个方面为主要内容,重点提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两个方面的发展路径。 有关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将进一步强调改善民生、淡化GDP增长。记者获悉,昨日发布的公报,未提及GDP增长目标。 地方业绩考核淡化GDP目标 昨日发布的公报,系统地阐述了“十二五”规划的整体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多方面的内容。 其一,定调“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其二,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其三,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四,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其五,推动文化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但是,已经发布的公报并未提“十二五”的GDP增长目标。“这跟之前业界预期的一致,多家研究机构都指出,十二五的根本任务在于调结构,中央将引导地方淡化GDP目标。”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据介绍,传统的以GDP增长作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做法,日渐成为制约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这次全会公报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以往过度追求GDP增速的做法,在“十二五”期间肯定会出现改变,特别是对于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体系,将淡化GDP指标。花旗集团、高盛亚洲等多家海外机构在最新报告中称,中国“十二五”规划很可能将经济增速目标调低至7%左右。 在淡化GDP的同时,“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稿中另一个关键词也被重点提出,即“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从“增长方式”转变到“发展方式”,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改变。 他进一步解释,早在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主要是指通过生产要素结构的调整。而2010年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则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则进一步扩大了调整的范畴,具体包括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3个方面。 按照以前的GDP决定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增长,而现在要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特别是加快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前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而现在要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经济增长。 “实际上,淡化GDP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涵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升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汤敏对记者说。 “改善民生”提到前所未有高度 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精华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4700多字的公报中一共5次提到 “改善民生”。 此次全会在审议“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稿后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其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此前,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透露,过去的规划追求 “国强”,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他认为,由“国富”到“民富”的本质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虽然这一 “国富转向民富”的说法未能写入“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稿中,但是民生问题仍然在“十二五”规划中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汤敏说,这次公报5次提到改善民生,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在未来五年得到落实,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有关专家指出,要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成功转型,政府的权力和利益再分配问题成为其中的关键点。 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在未来五年中,政府将通过调整投资结构,以抓民生工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启动和扩大内需,推动民生与经济协调并进。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