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游记系列:欲往高处走的蓝帆医疗-山东蓝帆塑胶公司联系方式

这不是一篇游记,这是本人的第二篇深度调研报告,字数较多,请耐心读完。我希望读完的朋友能有所得,也希望能得到您的指正。

蓝帆医疗位于淄博临淄区的总部

蓝帆医疗是一家争议比较大的公司,很多人觉得它不错,疫情之下获益大,并购的柏盛国际又是非常优质的资产,对比英科医疗觉得它低估,对比心脏支架行业的上海微创医疗、乐普医疗、赛诺医疗觉得股价也应该涨一点;同样看空的也有,认为它巨额的商誉容易暴雷,疯狂的疫情导致支架业务受到冲击,手套业务干不过英科医疗,支架业务比不过乐普医疗,那公司基本面情况到底如何?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谈一下。

【山东淄博的明星企业】

蓝帆医疗总部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由于蓝帆集团一直植根于淄博,所以蓝帆在淄博当地是一家知名度很高的企业。特别是从成功并购柏盛国际之后,蓝帆医疗更加吸引眼球,成为当地新旧动能转换的典范,被称之为产业升级的先锋。

公司大门口

蓝帆医疗上市之初名字叫做蓝帆股份,现在它将自己的手套业务称之为健康防护业务,其实这仅仅是称呼的改变。手套业务其实是一种不算太高端的基础化工产品,所以在并购柏盛国际之前的蓝帆,妥妥的是一家重资产制造企业,不过虽然是不起眼的一次性手套业务,可蓝帆医疗将它做的非常优秀。

上图是蓝帆医疗2011年-2017年营收以及净利润数据图

说蓝帆医疗优秀是有根据的,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并购柏盛国际之前,蓝帆医疗的手套业务占营收比例高达96%以上,蓝帆自上市之后除了2016年营收小幅下滑之外,基本保持稳定的增长,而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在并购柏盛国际之前,每年的营收稳定在15亿左右,净利润保持在2亿左右。这些数据都能表明蓝帆其实是一家基础非常扎实,经营非常稳定的好公司。

对于一家小富即安的企业来讲,蓝帆医疗完全可以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做自己熟悉的业务赚不多不少的钱,那样将活的非常的滋润。可是,蓝帆医疗并没有这种不思进取的想法,在2014年6月份,蓝帆将“山东蓝帆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从“蓝帆股份”变更为“蓝帆医疗”,开启了公司转型医疗器械之路。

办公楼

【转型之路难以一蹴而就】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跨行业换工作让人觉得有点困难,而对于尾大难掉的上市公司而言想跨界转型就更加困难,而且其中蕴含的风险之大也同样不言而喻。蓝帆医疗在上市后主营的PVC手套业务发展的顺风顺水,当时国内外的竞争对手很少,英科医疗还处于诞生不久的成长期,蓝帆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全球的市场份额在20%左右。不过它还是迈出了转型的步伐。

首先蓝帆制定了一个非常宏大的公司发展战略,这个战略自打发布之后,虽然在历年的年报表述中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但是总体来看是一路贯通下来的。

从最初要做一家医疗健康领域的平台型企业,到今年年报中表述的做一家“以中国为核心、面向全球的跨国医疗器械平台型公司”。

这个发展战略让蓝帆打开了从单一的制造业向多元化布局的成长空间,而且后续的两次并购重组,蓝帆瞄准的都是高端的医疗器械服务行业,也就是说公司在稳住健康防护手套这个基本盘的基础上,通过并购的方式横向拓展产业链,即公司反复讲的“A+X”战略,这个A就是传统主业健康防护手套业务,X就是公司横向拓展的产品,X可以无限多。

公司的这个发展战略其实并不新鲜,纵观国内外著名的医疗器械服务企业,它们都的都是这条路,而且有些走的非常成功,区别仅仅是产业方向的布局,这个需要公司有好的眼光去精挑细选。

蓝帆的第一次并购是2014年介入的血液透析领域,当时通过在上海成立蓝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与东泽医疗、上海透析、珠海大生、青岛医潞曙签署股权收购以及合作协议,注资东泽医疗,控股珠海大生和上海透析,与青岛医潞曙展开合作,同时还与上市公司阳普医疗展开合作。同年公司正式更名蓝帆医疗,表明了向医疗领域发展的决心。 不过可惜的是,公司跨界血液透析领域仅仅是浅尝辄止,在经过2015年一整年的运营之后,公司迅速的撤离,完全退出了该行业,公司的第一次资产并购就此终结。

那公司为何在血液透析行业浅尝辄止就退出呢?在我第一次去蓝帆医疗调研时,公司董事长刘文静女士对我讲,经过15年一整年的了解,公司发现血液透析领域成品端被国外大企业垄断,中国企业几乎没有市场份额,而在服务端国家的相关配套政策很不完善,投资这一行业又是重资产行业,投资跟回报不成比例。再就是合作伙伴的产品不具备形成商业化和产业化的条件,公司决定退出。

由此可见,跨领域并购的风险是很大的,而蓝帆医疗能够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快速止损,这种果断,这种处事风格让人刮目相看。

从当时的并购手法去看,蓝帆医疗之前虽然没有过资本运作,但是资本的运作手法是非常娴熟的,而这次并购也为公司以后的并购积累了经验。等到公司第二次出手并购柏盛国际,一下子就成了教科书般的案例。

【疫情导致手套需求激增】

今年初爆发的疫情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场大灾难,疫情的打击面太广了,几乎各行各业都受其害。对于蓝帆医疗来说,疫情却从根本上带来的巨大的好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拉动了公司手套业务的销售业绩。

图1

图2

上图分别是蓝帆医疗淘宝旗舰店售卖的手套,图1是PVC手套一百支28.8元,图2是丁腈手套一百支38.9元。与疫情前涨价多少不得而知,月销量在1800左右,也就是说疫情并没有带来公司网上直销数量的激增。

虽然说疫情下需求最大的防护类产品是口罩,但是口罩的门槛太低了,很多企业能够迅速的启动介入,而健康防护手套的门槛要高许多,一套生产线近2000多万的资金门槛暂且不低,单单是建设周期也无法迅速完成,还有其他的设备购买安装调试、自动化生产技术等等。可以不夸张的说,疫情为口罩企业带来了立竿见影的需求,但是随着大量资本的介入,口罩行业不远的时日内就会产能过剩,而手套行业则不是,将会是一个中长时期内紧俏的短缺物资。

更重要的是,疫情将会改变未来国人的生产生活习惯,影响深远。

公司手套生产线

由于新产能的投入需要时间,从目前看作为行业翘楚的蓝帆医疗、英科医疗新增产能推进比较缓慢,那行业之外的资金想进入就更加耗时费力,特别是国家某些硬性标准的要求,比如说环评等的审核等就阻挡了很大一部分想跨入者。

在下游需求激增而上游供给并未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健康防护手套业务在未来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在这一方面积极看多蓝帆医疗、英科医疗。

这方面的具体数据从蓝帆医疗以及英科医疗的一季报增幅中就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请看下图两家公司2020年一季度主要财务数据情况:

由于一季报并不披露具体的产品财务数据,两家公司的营收构成不同,直接对比没有意义,但是还是可以想象着对比一下:蓝帆医疗主要有两块业务,一是手套,一是心脏支架;英科医疗只有手套业务。可以说疫情对手套业务的利好是显而易见的,从英科医疗一季报的数据看非常明显,而且利润以及现金流的增幅远远高于营收增幅,说明手套销量大增,产品价格提高,收到的现金也多,是爆发式增长的有力信号。反观蓝帆医疗就差很多,因为一季报无法区分手套和心脏支架具体的销售数据,就无法具体评论,但是单就手套业务来讲,蓝帆即使较英科医疗差,也不至于差太多,毕竟在手套的产量以及质量上二者相差不大,两者仅仅是在手套产品结构上有所区别,蓝帆医疗偏PVC的多一点,英科医疗偏丁腈的多一点,两者虽然是对手,但是市场足够大,都能消化掉。在手套业务赚钱能力上两家公司比拼的就是产品结构、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等因素。

办公楼内的楼梯很有特点

那蓝帆医疗增幅不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心脏支架业务的拖累。虽然心脏支架海外业务占比较大,但是一年内是有季节性的因素影响的,每年的一季度都是淡季,而今年受疫情影响会更加的淡,国内一二季度,国外二三季度都会对心脏支架产生利空影响。再对比国内同行业的乐普医疗以及赛诺医疗的一季报数据来看,同比都是下滑的。所以今年对柏盛国际业绩对赌就形成了压力,当然后续的销售数据具体如何也很难讲,毕竟疾病是无法等待的,季节性因素也好,疫情的影响也好可能会打乱患者的诊治时间,但并不会让患者取消治疗,所以这个更多的是时间上的推迟延后。

目前来看,单就手套业务来说,疫情的因素导致需求激增,蓝帆跟英科医疗都表示手套满产满销,量增价涨,而且订单都排到了年底。

办公楼一角

【健康防护手套的基本面】

第一、市场主要集中在海外,产品以出口为主

我们从蓝帆医疗、英科医疗的公告中可以发现,国内最大两家手套生产企业的手套产品90%左右以出口美欧日为主,国内的销售占比非常小,主要原因就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在欧美日等国家日常的生活以及工作中大都会戴一次性手套,国内则没有这么好的卫生习惯,所以一旦国人也养成这种习惯的话,那对一次性手套行业绝对是非常大的利好。从这次疫情来看,对于戴手套的习惯普通人的观念还是很淡的,但是疫情下全国卫生系统的需求彻底的激发了出来,除此之外,某些有钱的服务行业,比如说银行这种特殊的服务机构,大都是装备齐全、从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口罩可以说应有尽有,配套齐全。需求市场的正面变化对蓝帆医疗来说都是好现象,市场将从单一的海外市场变成国内+海外。

第二、一次性手套的分类以及各种手套的优劣

一次性手套按照材质划分主要有乳胶手套、丁腈手套、PVC手套和PE手套,现在从蓝帆公示的信息来看,又多了一种高端的TPE手套。因为原材料的区别,各种材质手套的优缺点明显,目前蓝帆主要以PVC手套和丁腈手套生产为主。请看下图各种手套的优缺点对比: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最常见的PE手套一般就是我们吃炸鸡或者鸭脖那种最低端的一次性手套;PVC手套就相对PE的高级一点,性价比最高,一般的防护性作用都能胜任;丁腈手套则是乳胶手套的替代品,因为乳胶手套容易引起过敏,不过丁腈手套价格较高。从英科医疗以及蓝帆医疗的产品结构来看,两家公司都是以PVC和丁腈手套为主,其中PVC手套占比大,丁腈手套的发展势头好,两家公司目前都在扩大丁腈手套的产能,在丁腈手套上英科医疗的产能大于蓝帆医疗。

在一次性手套市场中,乳胶手套的占比较大,其次是PVC和丁腈手套,但近些年PVC手套的高性价比,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市场占比逐步提高,丁腈手套由于价格昂贵,一般是最高端的医疗检查、制药以及电子加工使用,这些行业要求苛刻,对产品品质要求高,丁腈手套的质地优良,近些年需求也在释放。

第三、一次性手套的市场现状

PVC手套主要产地是在中国,丁腈手套的主要产地是在马来西亚,随着丁腈手套市场的需求扩大,国内厂家也在逐步的扩大产能。

全球一次性手套的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跟欧盟市场占比最大,两地占到全球需求的70%左右,日本、加拿大等国次之。这些地区市场大主要是与发达国家的使用习惯、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等来决定的,而且发达国家的各种法令齐全,对各个行业的要求严苛。特别是食品行业、医疗卫生、劳保、电子行业、实验室等,都有着严格的手套使用流程。国内市场就要差很多,虽然消费水平在提高,在食品、餐饮和医疗行业也注重穿戴手套,但是大部分使用重复使用的乳胶手套和廉价的PE手套为主,而且国内的法律也不健全,对特殊行业是否使用手套也没有规范。这次疫情对国内手套使用情况如何仍需要后续的密切观察。

第四、一次性手套的销售模式

在销售模式上,海外销售部分一般是以ODM模式为主,这也是国内大部分的手套生产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蓝帆的客户都是一些手套进口商,进口商再通过分销商以及自身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国内销售则不同,以蓝帆为品牌,直销为主,蓝帆从2015年开始已经开始布局全国药店,线下零售端布局较英科医疗早。

第五、一次性手套产业链图谱

PVC手套的产业链图

生产PVC手套主要的原材料是PVC糊树脂、DINP/DOTP增塑剂和降粘剂等,生产丁腈手套主要的原材料是丁腈乳胶以及30多种相关的辅料,这些化工产品国内供应都较为充足,但是价格有波动,PVC手套的原料一般与石油价格波动。除原材料之外,能源的需求一般是燃煤为主,其次就是电。环保的排放问题对企业有要求,淄博是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之一,在环保最严苛的时候,好多燃煤企业要求使用天然气,如果使用天然气的话生产成本会提高很多。

第六、国内外一次性手套生产企业情况

国内一次性手套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有蓝帆医疗、英科医疗、石家庄鸿锐集团、石家庄万力塑胶、唐山中红、徐州富山医疗等,这些企业的产品结构类似,主要以PVC手套生产为主,其他各类手套为辅。

在这里讲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在2010年前后国内最大的一次性手套生产企业是石家庄鸿锐集团,产能、产量以及市场占有率基本上都是蓝帆的两倍,但随着蓝帆医疗上市后产能迅速扩张,随后超越成为全球第一,而在2010年蓝帆上市之初,英科医疗刚刚在国内建厂不久,可以说是个后来者,但是目前看英科医疗的产能增速最猛,直追蓝帆,虽说目前两家企业的产能不相上下,但是英科医疗基本上用不了多久就能超过,成为第一。

生产手套的原材料

从这个事我们可以发现该行业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后来者居上。

蓝帆超越鸿锐集团,英科超越蓝帆,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该行业的门槛不高,没有太广的护城河。后来者凭借的是资金的优势,也就是说手套生产的新技术获得并不是太难。在英科医疗的招股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行业内手套生产线大部分是2000年至2010年间建成的,不论是工厂的生产设备还是环保设备目前都面临着升级或淘汰。而英科医疗的手套生产基地是在这次升级的浪潮下建立的,既吸收了传统生产线的优点,又改进了其中的不足,从而使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为何蓝帆医疗的毛利率较英科医疗差10个点?除了两家公司产品结构的区别之外,设备老化的蓝帆从生产效率上就较英科医疗弱一点,所以最近几年蓝帆医疗在上新产能的同时也在改进老的车间和生产设备。在2017年本人调研英科医疗时,英科医疗高管无意中谈及环保问题,他不经意的流露出2017年的环保严查非常严格,但是英科医疗一点问题都没有,而蓝帆医疗因为环保的问题停产整改过。

上图是蓝帆医疗最近七年以来的毛利变化数据,英科是最近五年的,数据来自公司历年的年报中的医疗防护手套一类。

两家公司手套业务毛利率具有非常强的可比性,因为两家公司所面临的关税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海外市场环境完全相同,其他的如生产基地、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人工成本、能源成本都基本相同,下游销售市场也类似,但英科医疗自打上市后毛利率基本变化不大,蓝帆医疗最近两年的毛利率下降太多,这太过反常了。而且是从2018年后出现了锐减,到去年下降的幅度太大了,较2017年的31.95%下降了16.65%,面对毛利率如此大幅度的下滑,蓝帆医疗方面解释说“公司医疗及健康手套2019年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包括:世界经济形势、中美贸易战屡屡升级等因素影响,销售市场不断变化,导致手套的出口销售价格一直在近几年低点波动,而对应的人工、燃煤成本等加工费用却提高,这几方面因素导致手套毛利率有所下滑。对比英科,两家公司的产品结构不同,工厂所处区域发展环境不同导致。”

这个解释有点牵强,首先两家公司面临的大环境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经济形势不好也好,贸易战也罢,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他们面临的情况是完全一样的,那两家公司产品结构不同,到底差多少呢?

上图是蓝帆医疗与英科医疗在投资互动平台中披露的手套产能数据,从图中看蓝帆医疗与英科医疗的产品结构是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在毛利最高的丁腈手套中蓝帆医疗较英科医疗差10亿支,而其他的手套产量蓝帆医疗具有优势。如果说因为10亿支丁腈手套导致毛利率相差如此之大的话,有点牵强。手套业务毛利率的大幅下滑导致蓝帆医疗旗下子公司山东蓝帆新材料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山东蓝帆新材料有限公司是蓝帆一次性手套业务的主体,请看最近几年以来该子公司的营收以及利润数据图 :

从图中可以看2019年蓝帆新材料盈利能力下滑非常大,不及2018年的零头,如此大幅度的下降绝对不是公司解释的问题导致的,因为英科医疗的手套业务并没有受到影响,同比是小幅增长的。在这里我推测,第一种可能是手套的生产遭遇到了重大的危机;第二种可能是手套的利润被故意的进行了会计处理。当然这两种可能都是推断,并没有确定的根据,不论是哪种情况,对蓝帆医疗来说都是糟糕透顶的表现。

【心脑血管事业前景光明路途艰难】

从第一次并购进入血液透析行业到这次并购柏盛国际进入到心脏支架业务蓝帆医疗的选择都是非常有眼光的,这种高价值的医疗器械具有极高的护城河,是材料学、医学、机械制造以及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领域,国内市场对高值医疗耗材需求巨大,而且国内的优秀企业也寥寥无几,可以说蓝帆医疗并购柏盛国际这种优质资产对国内的心脑血管事业来说是有相当大的贡献的,毕竟在国内高端医用材料和器械依旧是外资产品占主导地位,乐普医疗也好、上海微创也好都是代表中国的民族品牌,现在蓝帆医疗凭借资本力量半路杀入,造福的都是国内的病患,一个是壮大了我国心脑血管的发展力量,二就是优质的产品和充分的竞争必将改变国内心脏支架的竞争格局,让心脏支架产品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不过柏盛国际及其子公司吉威医疗虽然号称世界第四,中国第三,但在国家政策突变的今天,想大踏步的抢夺市场还是很难的。对蓝帆医疗来说,在稳住海外市场基本盘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国家的集采政策寻求国内的突破非常重要。

那目前心脏支架业务国内市场情况如何呢?我们通过以下几点来探讨一下:

第一、国内介入器械市场现状:

介入医疗器械通常包括支架管材、导管、丝材等,这些都属于高附加值的材料。一般这些材料具备良好的强度、可塑性、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蚀性。

介入治疗的优点突出,对病患造成的创伤性小,而且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手术有效性高,并发症少,患者住院时间也短。从外科治疗来看,它无需开刀,一般仅仅需要一个非常小的皮肤切口就可以完成手术,表皮损伤小、外表美观,因为伤口小,身体恢复就快,对身体器官的影响也小,从内科治疗方面来看,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用药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国内的介入治疗起步晚,而且由于具备非常高的技术壁垒,大部分技术都被垄断在国外的医疗器械巨头手中,比如强生医疗、波士顿科学、美敦力、库克以及雅培等。介入器械领域是非常宽的,国内公司涉及到细分领域却非常窄,目前仅仅是在冠脉支架产品上实现了突破,其中以乐普医疗、微创医疗、蓝帆医疗、南微医学、赛诺医疗和心脉医疗等为代表。近些年,随着这些企业的崛起,冠脉支架领域基本已经实现了国产替代,而且这些公司的研发也在向着更高领域迈进,特别是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心脉医疗等发展势头良好。

介入器械领域的分类繁多,目前心脏介入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在这个细分市场中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支架、远端保护器、血管闭合器、ASD、人工瓣膜和PDA封堵器等。柏盛国际主要的主要产品就是其中的冠状动脉支架,而蓝帆发行可转债并购的瑞士NVT则属于人工瓣膜领域的介入器械。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脏或血管相关的疾病,通常包括冠心病、中风、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类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的病之一,在国内心血管病患者人数3亿左右,死亡率居首位,占到疾病死亡率的40%左右。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冠状动脉支架又是最大的细分市场。也就是说蓝帆医疗并购柏盛国际之后进入了全人类第一大病的第一细分病领域,可以说方向的选择上是非常准确的,而它选择并购的资产相对来说也是能靠钱买到的最优秀的资产。全球有四大心脏支架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分别是雅培、波士顿科学、美敦力和柏盛国际,而其中前三大企业可交易性太低,除了这四大之外,其他的实力差距又太大,即使并购后也很难有大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并购柏盛国际有利于蓝帆医疗迅速的介入心脏支架领域。

第二、柏盛国际的基本面情况

柏盛国际的产品以心脏介入器械产品为主,同时还包括裸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涂层支架、球囊导管以及其他介入性心脏手术配套产品。据公司公告显示公司在新加坡、瑞士、中国及中国香港地区、法国、德国、西班牙、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均设有运营主体,产品共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虽然排名在雅培、波士顿科学和美敦力之后,但是市场份额较这些医疗巨头落后较大。在2017年雅培、波士顿科学和美敦力三家的市场占有率分别在28%、26%和23%,柏盛国际排名第四,市场占有率在10%左右。

在蓝帆医疗心脏支架业务中,以柏盛国际为主体主国外运营,国内的生产和销售由柏盛国际子公司吉威医疗展开。较国外市场不同,国内市场80%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国产品牌占领,其中排名前三强的企业分别是乐普医疗、上海微创医疗和吉威医疗,3家公司是国内冠脉支架的第一梯队,市场占比在70%左右,国外品牌逐步被替代。

从具体披露数据来看,全球各大企业冠状支架的技术并不存在太大的差距,除可降解支架外,大部分的新产品基本上是在二代支架的基础上进行新方向性的研究拓展。目前冠脉支架主要有两个发展趋势,一种是可降解支架,以雅培、乐普医疗的产品为代表;另一种以缩短手术后双抗服药时间为发展方向,以柏盛国际为代表,之前是服药12个月左右,而柏盛国际的产品服药时间可以缩短到1个月。

这两个发展趋势各有利弊,其中雅培的一代可降解支架目前已经下架,以失败告终,原因是在手术后的2到3年内,手术患者心血栓形成率频发。在雅培一代可降解支架失败的情况下,国内的乐普医疗研发出新一代可降解支架,目前已在国内获得批文,据乐普医疗高管表示,雅培的可降解支架是由于在安装过程中安装不当,导致可降解支架发生不均衡降解,而不均衡降解速度导致了支架内外层结构的崩溃,从而形成新的血栓。很多投资者认为可降解支架会是新一代的技术产品,它的出现将会取代二代的金属材料支架,可随着雅培一代产品的下架,可降解支架到底是不是一个研发的方向,这个问题得需要时间跟病患的验证。虽然乐普医疗年报中将自己可降解技术说的很美好,毕竟他们是专业的技术专家,但是我想雅培如此强的研发都失败,乐普的技术如果能成功那可真是民族品牌的骄傲了。

所以目前来看,大部分产品技术上都是优秀的,仅仅是某些特殊效果的细微差别。蓝帆旗下的柏盛国际支架产品包括BioFreedomTM、BioMatrixTM、爱克塞尔®(EXCEL)、心跃TM(EXCROSSAL)等,

它的卖点是无载药聚合物支架,利用表面微小的凹槽贮存并控释自主的Biolimus A9药物

,在国外市场印证多年,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然这种技术也不是唯一,乐普医疗的NANO支架同样具备该技术。(其实各家公司的主打产品各有优劣,毕竟都经过市场检验多年,至于一定要分出哪家技术强,产品好,反而没有意义。)

第三、柏盛国际的不足之处:产品线单一

一台完整的PCI手术,除了需要心脏支架外,还要用到造影导丝、造影导管、导引导丝、导引导管、预扩球囊、后扩球囊、穿刺针、动脉鞘、压力延长管等各种医疗器械,还要有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抗血栓药物。目前柏盛国际的产品线仍旧以心脏支架为主,其中主要有两个核心产品,一是柏盛国际的无载体支架Biofreedom,另一个是吉威医疗的可降解载体支架心跃TM(EXCROSSAL)。

在这方面乐普医疗通过一系列的并购,产品线的布局基本完备,对比乐普医疗来说,蓝帆医疗未来要丰富柏盛国际的产品线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加大研发,二是继续并购,由于研发耗时耗力还不一定有成果,所以蓝帆未来大概率还是通过并购来弥补产品线的短板。此次并购瑞士NVT就带有这种目的。产品线单一的缺陷将制约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据北京阜外医院医生表示,一台手术如何进行并不是患者根据支架的价格来决定,而是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用国产或者进口、用长或者短、用质地硬还是软等等都是根据病人的病理情况来判断,所以产品线越丰富竞争力越强。

第四、国内冠脉支架业务竞争日趋激烈,而集采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导致市场巨变,甚至导致毛利率大幅下滑

目前国内冠脉支架行业中国产品牌的崛起替代了进口产品,但是各大公司的竞争却日趋激烈。目前国内冠脉支架的厂商主要有微创医疗、乐普医疗、吉威医疗、赛诺医疗、先健科技、威海的威高集团以及凯利泰,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有拳头产品,相比较而言又各有优劣。但是从产品结构以及新产品技术迭代来看,国内领先的企业是上海微创医疗和乐普医疗,对于蓝帆来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请看下图国内市场上主要的冠脉支架产品数据图:

蓝帆医疗最突出的优势是柏盛国际的海外市场,这是所有的国内企业不具备的,即使是微创医疗和乐普也不具备。就国内来看的话,由于冠脉支架产品总体技术差距并不大,而2010年后新获批的进入者众多,在国家集采政策面前,大家一下子站到了同一个起跑线,在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下,中标者用降价幅度来换取市场,而到底各公司如何去博取这种发展机会,比拼的就是公司经营中的综合实力了。

医疗器械的集采政策是板上钉钉的事,在去年江苏省的集采中,国内前四大冠状支架业务的公司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吉威医疗、赛诺医疗同台竞争,最后中标的是乐普医疗和微创医疗,其中乐普医疗的GuReater,报价2850元/套,降价幅度高达66%,微创医疗的Firebird2,报价3400元/套,降价幅度56.4%,吉威医疗与赛诺医疗报价保守未能入选带量集采。

通过江苏省的集采试点,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国家集采政策一旦实施,冠脉支架的竞争更加激烈,降价幅度在60%-70%,如果中标那对产品的毛利影响会有多大?而如果不中标市场的损失又有多大?这个才是最大的危机。

【后续的并购:武汉必凯尔和瑞士NVT】

在并购柏盛国际产生65亿的商誉后,蓝帆医疗的并购之路并没有停止。此次是发行可转债31.44亿来完成5项工作,其中并购项目包括并购瑞士NVT AG100%股权,并购武汉必凯尔100%股权。这两项并购其实可以理解,其中并购武汉必凯尔应该是能立竿见影见到利润的,并购瑞士NVT则属于具有前瞻性的产业布局。

武汉必凯尔是一家以生产、销售急救包为主的各类紧急救援产品和一次性健康防护用品的公司,其与特斯拉、奔驰、宝马、奥迪以及雷诺等众多车企形成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产品在欧洲的认可度也较高。在欧洲国家,车企生产企业必须配有急救箱包,而武汉必凯尔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是该行业的佼佼者。

必凯尔属于蓝帆医疗旗下并购基金的孵化项目,它的主业与蓝帆医疗的健康防护产品也具有很强的协同性,业务模式也类似。并购必凯尔,其实是拓展了蓝帆医疗的健康防护产品。这方面业务其实是蓝帆医疗最擅长的,虽然现在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长期看绝对是赚钱的。

并购瑞士的NVT,其实是公司前瞻性的抢夺优质医疗器械资源,快速介入结构性心脏病领域。而瑞士NVT公司与柏盛国际合作多年,柏盛国际一直是其产品的代理商,所以它与柏盛国际具有很高协同性,柏盛国际对它的产品以及技术应该也是很了解的,虽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值得冒险。毕竟靠自己研发太难了,也太费时间,国内的乐普医疗等公司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发展,蓝帆即使通过并购在时间上也已经落后了。

TAVR产品目前全球范围来看都属于新技术,而国内更是处于发展初期。特别是受制于国家准入政策法规的影响,目前TAVR技术实力最强的爱德华、美敦力、波科等都没有在国内上市,国内企业也非常给力,其中启明医疗、杰成医疗、微创心痛等都已经有产品获批上市了。

目前国外市场巨头是爱德华和美敦力,国内则是启明医疗领先,国内看美敦力、爱德华等产品退审,爱德华退审后又拿新产品SAPIEN3 在2018年展开临床试压。对蓝帆医疗来说即使并购瑞士NVT一切顺利的话,产品在国内上市也是3年甚至更久时间开外的事了,而蓝帆在公示材料中表示到2025年上市。

所以说蓝帆现在布局还是有些晚,该业务短时间内难以贡献利润,后续并购结束后,依旧会形成较大的商誉。

【蓝帆医疗的隐忧】

蓝帆的隐忧其实完全来自于公司的心脏支架业务,也就是对柏盛国际经营业绩的担忧。疫情对公司健康防护业务完全是一个重大的利好,从业务单一的英科医疗业绩增幅上就能体现出来。

对比公司的一季报可以发现,手套业务的高增长完全被支架业务抵消掉,虽然长期来看,高毛利心脏支架业务可能会有一个大的成长期,但是短时间来看,特别是今年叠加了疫情、叠加了国家集采政策不确定性等原因,公司的心脏支架业务面临着重重压力,一旦业绩承诺实现不了,就会产生商誉减值的风险,而减值进一步侵蚀公司今年的利润。

所以最后来看,蓝帆医疗的隐忧是很明显的:

一是疫情影响是否已经导致了柏盛国际经营业绩的大幅下滑?如此幅度的下滑会否导致2020年业绩承诺不达标从而产生商誉减值,挤占公司全年利润?

二是手套业务2019年毛利率大幅下滑是何原因导致的?这种不利因素在今年能否扭转?

三是如果国家集采制度今年全年铺开,吉威医疗能否有所作为?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中标后毛利率会下降多少,会否造成盈利能力的减弱?二是如果不中标,市场丢失后该如何开展业务?

四是之前并购增发的股东解禁股减持到了什么程度?在今年解禁期后会否继续有大量的减持?

欧大师别墅门窗订制

欧大师系统门窗厂家

欧大师隔热门窗订制

欧大师系统节能门窗

上一篇: 上市公司派现榜:87家每10股派现超10元-分红派现最多的公司
下一篇: 上市公司满百家,创新属性明显——北交所加速成长-股票资讯寻领航可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