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信托产品兑付暴雷延期、“资金池”问题频繁见诸于媒体,令信托行业风险迅速得到曝光和关注。尤其是目前几家民营信托公司的现状,更是将整个信托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来自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更是强调:少数信托公司已劣变为高风险机构,需要予以高度关注。
在坚守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背景下,信托公司的动向也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而最近被业内称为最神秘信托公司-华信信托,因为产品的延期风波、公开辟谣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动作,多次上了信托资管圈的热搜和头条。
一系列动作说明,华信信托开始行动起来了。从公开辟谣到引进战略投资者,再到19日晚上二度延期公告。短短不到二十天的时间,连续多条公告确属罕见,从侧面也可以感受到华信的压力山大。
作为辽宁省唯一一家本土的信托公司,华信的情况不算乐观但也没有那么糟糕。对于华信近期的一系列风波,应该对一份耐心和理解。
共克时艰,谁都不容易。
一.华信的逾期风波
一切的起因,来自于华信官网的一则公告:
11月3日,华信在官网称:
由于融资企业未按期偿还融资本息,导致信托产品按信托合同约定进入延期期间。华冠336号集合资金信托延长30个工作日兑付本金及收益,延期期间按原合同约定预期收益率计付收益,华冠336号集合资金信托兑付日不晚于2020年12月16日。
两日之后的11月5日,按照计划将要兑付的另外三款产品华悦17,华冠324和华悦42号,不过在华信的官网上并没有显示这三款产品的兑付信息和公告。
因此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也坐实了三款信托计划的延期。不过就在双十一当天,华悦17,华冠324和华悦42号全部进行了兑付。在11月3日的那份公告中,华信信托表示:
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底层信托资产处置变现工作;进行增资扩股同时推动自有资产的处置变现;而处置的资金均用于信托计划的兑付。
压力山大的华信
根据信托百老汇的报道,11月华信有18只产品面临兑付,12月有9只;接近年关的两个月,是华信兑付压力最重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
对于华信而言,后续20+产品的兑付确实是有一定的压力的,如果底层资产处置不顺利,可能还会出现更多问题。加上不良资产的处置本身需要时间,所以可以预计的是未来华信或将出现更多产品的延期。
不过由于诸多延期项目没有更多的报道,也不能就此推测更多的信息;至于华信这些信托计划的质量,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对于华信而言,至少眼下的很多情况还不是很乐观:华信小股东大连坤达铸铁的股权拍卖,一共是3000万股股权,在阿里司法平台上拍卖了两次,都处于一个无人问津的尴尬。
考虑到华信目前的情况,加上市场传闻四起,形势并不明朗,所以才出现有价无市的一个状态。加上近几年对于信托的严监管和去通道,信托牌照的价值已不复从前。分析认为待华信形势明确,战投成功引进之后,或许会引来转机。
二.公开辟谣
面对四起的传闻,华信信托终于在10日发布了《关于近期情况的说明》,直指目前诸多关于华信的不实传闻和谣言。
这份说明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公司历史沿革、信托投资者权益保障问题、大股东对于公司的帮助、公司引进战略投资工作,抽屉协议、产品兑付等问题进行公开说明。具体内容详见官网,本文只摘取其中的关键信息:
1.四大会所中的一家(具体不清楚)在上半年已经完成了对华信自有资产和底层资产的一个评估工作。 华信发行和管理的全部集合资金信托,全部运用至底层运用企业,包含40家融资企业,抵质押物主要分布于大连、沈阳、北京、上海四座城市,相关信托计划的权益合计约238亿。
2.不存在大股东占款或资金被挪用情况,大股东华信疫情期间持续给予流动性支持以援助公司,行业不多见。
3.关于战投引进:华信表示是为了增加注册资本提高公司抗风险的能力,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公司长期以来管理规范,不存在未公开的担保或抽屉协议。
4.关于产品的兑付:华信表示管理的部分集合资金信托,可能会出现延期情况,展期是出于有利于清收和处置底层资产的考虑。目前信托资产和自有资产都足以覆盖全部投资者的权益,投资者不必担忧。
三.引进战投和二次延期
11月17日,华信信托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征集战略投资者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拟面向全国征集战略投资者;和之前的公告保持了一致,靴子也得落地。
从公告来看,华信此次拟引进一家或者多家战略投资者。资金规模大概在34~68亿元,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华信的注册资本将增加至100~134亿元。
近十年来,华信信托共完成了四次增资,上一次增资是在2016年。华信的注册资本金从33亿元增至66亿元。而且在此次公告中,华信对于战略投资者提出以下五点条件:
一是符合监管部门关于信托公司股东的资质条件,具有较强资本实力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是认同公司诚信企业文化,能够优先保障信托投资者利益;
三是同意在完成增资前以适当方式对公司进行流动性支持,以保障信托投资者利益;
四是战略投资者发挥自身的资本、品牌和业务优势,支持公司转型发展;
五是认可增资后华信信托注册地保留在大连及现有员工相对稳定。
其中比较受关注的就是希望战投同意在完成增资前,以适当的方式对公司进行流动性支持,保障信托投资的利益。
虽然华信的注册资本在业内比较靠前,但是其业绩近年来却难言乐观。2016年~2019年,华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11亿元、14.02亿元、11.46亿元、5.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06亿元、10亿元、8.07亿元、-1.52亿元。
二次延期公告
11月19日,华信再次发布了公告,下面罗列其关键性的表述:
1.无论是公司自有资产规模,还是相关信托资产规模,都远远大于社会募集信托规模,投资者不必担忧信托产品的安全。
2.公司正积极推进底层信托资产清收处置工作,由于融资企业还款时间的不确定,会造成相关信托计划延期时间较长,可能会超过一年。
3.公司目前加快推动自有资产的变现处置工作;积极开展增资扩股,引入战投,增强资本实力;商请股东企业对我公司的流动性支持。
4.在当前环境下,急于处置资产必然导致很大的损失,很可能影响全体投资人利益。综合多种因素,自信托产品到期日起,延期八个月兑付是比较稳妥的且能够实现的,保障全体投资人利益。
四.如何看待
以上是对于华信信托近一个月以来动态总结和回顾。
如果看待,其实都是一家之言。有不专业和不完善之处,还请业内前辈多多指教和交流。
作为“华信系”的信托公司,华信信托一直带有相当神秘色彩。但是从此次华信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看,至少说明华信还算是有所行动和作为,这些判断都是基于所有公开信息。坚持不信谣,不传谣的底线。
目前比较有争议或者是比较担心的,还是华信的产品延期方案。
从最开始的到最后的解决,中间的时间跨度会变得漫长。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复杂,在不明晰底层地产的情况,也不好贸然评论。按照华信的说法,抵质押物主要分布于大连、沈阳、北京、上海四座城市。
资产的处置是需要时间的,尤其在当下的大环境,企业经营不善,房地产严格落实房住不炒再加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所以华信总体给出的时间算是合理。
多一点理解
此次华信如此密集发布公告,也是针对某些自媒体和文章对华信的一些分析。其中几分真,几分假还不清楚;但确实不乏一些贩卖焦虑和可以制造恐慌情绪的文章。甚至有对华信的冷嘲热讽,以及混淆是非等等。
正如华信所言,如果公司的经营秩序受到干扰甚至停摆,对这些销售人员和赖账者是有利的,而这对我公司和广大投资者是不利的。
笔者之所以站出来提出多一份理解,是基于以下的逻辑:
当行业向好发展的时候,稍微有点负面消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个警醒;当行业整体很“丧”的时候,恰恰应该传递一点正能量。
今年以来,信托业可谓是流年不利。各种暴雷和负面消息不断,尤其是熊猫省和魔都的两家信托公司,更是动摇了很多投资者对于行业的信心。信托业风险四起,既有外部大环境的因素,也有行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顽疾。最新的稳定报告都说了,这里就不展开。
所以这个时候真的没必要在刻意渲染负面,没必要刻意制造恐慌,更没必要故意贩卖焦虑。很多人通过这种形式来实现销售私货,给投资者带来二次伤害的事情屡见不鲜;靠诋毁来收割投资者的,实在是没有底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华信的一系列公告,应该给与理解和支持。
写在最后
2020金融稳定报告,开门见山的写到:
面对复杂局面,金融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改善金融管理和服务,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所以无论是监管、还是投资人,都不愿意再看到一家信托公司出现大规模逾期和暴雷事件,最后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阶段。
各种关于信托业的负面危机,不仅严重挑战人们对于信托业的认知和印象,而且也会冲击那些踩雷投资者本就脆弱的神经。所以对华信,多一分理解和支持,希望能够顺利引进战投,化解风险,取信于投资者;也能更好地为本省经济服务,践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号召。
当然理解和支持的前提,是华信说到做到;没有这个前提,那么又是另一个故事和版本了。
冬天已至,春天不远;
衷心希望投资者能顺利上岸,结束这无数个煎熬的日与夜。
#理财大赛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