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战略转变构建后危机时代新温州

“五大战略”转变构建后危机时代新温州

“五大战略”转变构建后危机时代新温州 更新时间:2010-9-8 7:05:08   以民营企业、民间资金、民间力量著称于世的温州市,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如今正站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上。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2527.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2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00元,均增长7.1%。进入后危机时代的温州,转型升级如何“转”、又“升”向何处?日前,本刊记者采访温州市委书记邵占维时,他围绕“五大战略”描绘了一个“新温州”。

邵占维说,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经受住了世界金融危机严峻考验的温州和温州人,仍面临来自各方面更深层次的挑战。总结多年的探索实践和经验教训,市委市政府围绕着建设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大都市和营造创业富民、健康舒适良好环境两大目标,确立了重点实施“五大战略”的转型升级之路。

实施沿海产业带发展战略:以新空间换取产业新格局

过去温州在缺乏科学规划的情况下,老百姓家家户户搞家庭工厂,工厂和住宅区在一起,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现在我们要使温州的空间布局有一个大的调整。

这个调整就是抓住国家加速部署沿海地区开发、推进区域发展战略重大调整的机遇,积极响应浙江省“加快建设港航强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把已通过省政府论证批复、规划面积为1645平方公里的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平台、主引擎。

从直观上看,这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从深层次看,不仅是着眼增量,更重要的是以此新空间为载体,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把它建设成为温州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传统产业提升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统筹发展的先行区。

该战略工程2004年开始启动,2009年已投入围垦造田资金130亿元,13542亩达到使用标准,推出具备招拍挂条件的产业用地1038亩,正泰集团投资20亿元、用地300亩生产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即将落户。

以此为契机,温州正建设新的产业集聚区,包括规划新建的300平方公里以上的瓯江口新区,将建设成宜商、宜居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和民营经济综合改革实验区、海洋经济示范区。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规划、围垦、利用、管理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构建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水利、电力、供水、通讯等配套工程建设。

以增量调存量,加快培育战略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已在温州崭露头角的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光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强力实施汽摩配、泵阀、电气等10大行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链延长整合,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比较高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工业小而精、商业小而专、服务业小而优的发展格局。

还要加快总部基地、科技创意园、物流园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提高服务业比重。

邵占维对“产业创新”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仍然有很大的市场。现在一说产业创新,很多人就简单把它理解为发展新产业。面对温州这种以大量中小企业为主的区域经济特色,如何搞科技创新?温州主要是根据不同的产业,实行产业集聚,实行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与国内最重要的、行业领先的科研单位共建科技研发的平台,这就是非常符合温州的科技创新之路。

比如合成革,温州占全国45%。但这个行业原来很分散,污染很严重,现在新辟用地2000亩,把几十个企业都整合进来,所有公共服务由一家公司来搞,工厂、生产车间还是独立法人,可以独立,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研发、排污、公共设施、物流等方面共同入股成立公共服务企业,再请管理公司打理,不但政府监督,投资者也会监督。这样一亩地就能当五亩,十亩用。

实施大都市区建设战略:以加快城镇化提升工业化

邵占维说,按照浙江省对温州城市的定位和发展要求,着力提升城镇功能,以城镇化带动和提升工业化,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把温州建设成为东南沿海区域中心城市。要通过加速城镇化,推进城乡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沿海产业带建设与大都市区建设融合、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对接,形成陆海互动、山海协作的发展格局。

多年来,温州经济超前发展,导致许多城镇陷入“小马拉大车”的窘境。新的思路是突破县的行政区划,譬如在温州的最南部,建浙江的南部城市中心:一边是苍南县,一边是平阳县,各建各的,但市里成立协调机构,重大的建设布局统一规划。洛杉矶,巴黎也都是这种模式的大都市区。

在一个县的范围内,也要突破乡镇行政区来布局,解决城镇空间布局比较混乱、规划与现状脱节的问题,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城镇一体化发展步伐。如以苍南县龙港镇为中心建一个“城市”,与周围三个乡镇就可以统一规划布局。还有乐清市的柳市镇,也可尝试把周边几个乡镇直接“并”在一起规划发展,逐步改变现在工厂村居插花、生产区生活区不分的局面。

围绕构建温州大都市区,一要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龙湾、瓯海两个中心区、大罗山三洋湿地、瓯江北岸等重点功能区块开发建设,拉开中心城区框架。以滨江商务区为抓手,着力打造公司总部、金融机构、购物中心的集聚区。二要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和城关镇、强镇、中心镇“退二进三”,适当扩大强镇机关的管理职权,促进强镇向小城市方向发展。三要加快建设一小时立体交通网,以建设全国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加快新温州港、金温铁路扩能改造、温州永强机场飞行区扩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生态环境优先战略:以宜居实现高水平宜商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清新空气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条件。“十一五”以来温州全市单位G D 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已累计分别下降13 .9%、11.3%和13%。温州率先制定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国首次建立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温州专项。全市已建成950个国家、省、市级生态乡、生态村,其中有1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邵占维说,下一步重点,一是持续开展美化家园行,巩固前两年整治50公里“母亲河”的成果,继续把温瑞塘河的综合整治作为环境整治的重点工程。二是严格落实节能降耗措施,加快发展低碳经济。三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森林、湿地、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四是继续建成一批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游则游,使山区走出一条非工业化的全面小康现代化之路。

实施先进文化引领战略:以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曾诞生“永嘉学派”的温州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2009年初,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首次进行文化竞争力评价,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温州曾列第一。

近年来,温州先后建成一批现代化、高品位的文化设施,诸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温州大剧院、温州工人文化宫等。涌现出了一批精品力作,20集纪录片《温州人》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永久珍藏。现代越剧《温州女人》获得2008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本奖和省“五个一工程”奖。瓯剧《洗心记》获省“五个一工程”奖。书法、舞蹈、美术、雕刻等艺术门类获奖作品的数量和档次,在全省名列前茅。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比全市G D P增幅高3个百分点。

邵占维说,温州地域文化中也有不少落后消极和相互矛盾的东西,新旧文化交锋、碰撞激烈,甚至发生扭曲,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制约。如温州老百姓包括企业对别人、对政府很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动不动就请律师,全市的行政官司占浙江省的50%。但是对自己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却缺乏自觉,甚至为个人利益去违法。又比如温州母亲河温瑞塘河,原来一塌糊涂,污染十分严重。但在居民家里,就是一张木板凳,都擦得干干净净。

怎么办?首先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法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弘扬新时期温州人精神,形成敢为人先、开放包容、追求卓越、合作共赢的人文环境和履行公民义务、遵纪守法的法治环境。还要深入实施城市品牌战略,弘扬新商业文明,打响宜商宜居城市品牌,着力打造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四个强市”,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同时通过建设中国经贸设计中心等创意机构,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时尚产业,提高温州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附加值。

实施内外温州人互动战略:以独特人际优势加速国际化

温州人讲笑话,晚上请一桌老板吃饭,好几个人都是有外国护照的。海外温州人有三大特征:众多,抱团,恋乡。不完全统计,现有200多万温州人在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创业发展,同时建立了200个商会,累计投资额达3000亿元。在外温州人通过利用遍布全球的温州人网络,年销售产品高达6650亿元。

邵占维说,温州人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这是温州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下一步要充分地发挥温州人经济网、信息网和人际网的优势,加强内外温州人网络建设,支持温州企业和温州人“走出去”,也鼓励引导温州人回乡创业,实现双向良性互动。

发挥在外“温州商会”、“世界温州人大会”等组织载体作用,增强在外温州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家乡归属感,凝聚海内外温州人的力量。温州从2009年初实施的在全国开建100家“温州名店品购物中心”开展“名品进名店”活动,目前已建成52家。下一步政府要加大鼓励支持企业、商会、协会合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力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境外建立工业园区、开发矿山森林资源、设立分支机构和销售终;鼓励和引导在外温州人回乡创办品牌工业园、品牌总部大楼,打造国际品牌营销总部。

影像仪器ogp

质量光学影像测量仪

影像仪测量仪

3d测量仪

上一篇: 五大年夜行上半年成绩单团体表态净利降幅均超10最坏时刻已颠末去
下一篇: 五大改编金曲唱出股民心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