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金融衍生产品正从繁复向简单回归
专家称金融衍生产品正从繁复向简单回归 更新时间:2010-6-6 0:02:08 随着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金融走势正发生深刻变化。中信证券债券业务执行总经理高占军指出,纵观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当前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已进入信用衍生品市场时代。 随着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金融走势正发生深刻变化。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第二届高峰论坛上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市场人士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表示,对于金融衍生产品,银监会主张发现和积极探索,目前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应以基础性金融衍生产品为主,可发展结构简单、报价透明的信用衍生产品,如期货、期权,互换等。监管部门和企业主体都要不断提高水平,加强对创新产品的了解和认识。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谢多说:“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市场主体对风险控制的需要,不能因为发生了金融危机,就对金融衍生品市场一概否定。”
“从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衍生品发展和监管改革来看,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逐步从危机中恢复,从繁复到简单的回归,是未来一段时期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趋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介绍说。
中信证券债券业务执行总经理高占军指出,纵观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当前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已进入信用衍生品市场时代。受此次金融危机的洗礼,结构复杂的信用衍生产品快速萎缩,简单的信用衍生产品则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产品结构上,金融衍生品市场正从纷繁复杂的结构衍生品向基础性衍生品回归;在市场功能上,市场正在从投机向风险管理回归;在产品形式上,正在从非标准化向标准化回归;在监管约束上,正在从较为松弛的监管纪律向更为审慎方向回归。”巴曙松认为。
去年3月,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旨在规范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其核心是保护中资机构在与外资机构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时的利益主张,而外资机构在中国境内进行衍生品交易时,也必须遵循这一“中国标准”。
虽然,近年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品推出速度大幅度提升,多个产品从无到有,取得了可喜成绩。不过,与发达国家甚至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存在产品缺位、市场规模过小等问题。
上海银监局副局长张光平以外汇衍生品市场为例指出:“根据国际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GDP总量已超过印度的3倍,但外汇衍生品市场日均成交额却只有印度的四分之一。就全世界范围而言,我国外汇交易占GDP的比重不到5%,这一比例不但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而且也不及俄罗斯、印度的三分之一,不到巴西的一半。”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认为,应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在产品形成一定规模后加强对其风险的监管,对杠杆化程度比较高、结构比较复杂的产品,要有具体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