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会生物IPO:净利持续亏损销售费用攀升核心产品仍处市场导入期
近年来,生物制药已成为国内外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亦是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在疫情已于国内得到控制的当下,许多生物制药企业也在诊断、治疗、疫苗和抗体研发方面主动作为,彰显出生物制品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与此同时,一批制药企业也在IPO排队进程中期待登陆资本市场,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即为其中之一,目前该公司正处“已问询”状态,其主承销商为国泰君安证券。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仁会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内分泌、心血管及肿瘤治疗领域内创新生物药自主研发和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股份不超过5744.05万股,拟募集资金30.05亿元,分别用于新药研发项目、转化医学平台项目、结构生物学引领的药物发现平台、二期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及归还银行贷款。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上海仁会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拟上市公司7925.1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45.99%,系仁会生物控股股东。仁会集团由桑会庆100%持股,同时后者还持有仁会生物25.11%股权,系仁会生物实际控制人。自2012年起,桑会庆历任仁会生物执行董事、董事长职务,从公开资料看,桑并非医药行业技术专家。
《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资料注意到,仁会生物于2014年8月11日曾挂牌新三板,多年来其在新三板增发募资总计6.58亿元。
截至招股说明书提交日,仁会生物披露了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9月的经营情况。财务数据显示,仁会生物近几年存在经营连续亏损、毛利率低于行业均值、销售费用激增等问题。同时,该公司主要产品还处于市场导入期,而且在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出现下降现象。
经营持续亏损销售费用攀升
据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仁会生物处于持续亏损状态,这也直接导致该公司偿债能力低的问题。
报告期各期末,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0.04万元、1408.96万元、2732.31万元和4172.31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272.16万元、-1.6亿元、-2.14亿元和-1.69亿元,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同期,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439.55万元、-1.25亿元、-8754.46万元和-1.38亿元,持续为负。
此外,仁会生物的经营毛利率和同行业公司比较较低。自2017年2月该公司主要产品谊生泰上市销售以来,其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9月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3.70%、39.39%和54.95%,毛利率先降后升,波动较大;同期,同行业的贝达药业、微芯生物、特宝生物、泽璟制药、君实生物和前沿生物的平均值分别为92.15%、78.08%和91.33%。仁会生物的核心产品毛利率低于行业均值近4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仁会生物销售费用分别为1308.08万元、6059.15万元、8532.75万元和1.06亿元,呈现出不断攀升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和2019年1—9月,仁会生物的销售费用亦远远高于研发费用,这可能是由销售人员数量多于研发科技人员导致。
与同业可比公司相比较,仁会生物销售费用率更加突出。报告期内,贝达药业、微芯生物、特宝生物、泽璟制药、君实生物和前沿生物的平均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1.15%、32.83%、251.85%和72.09%,而同期仁会生物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614.28%、430.04%、312.29%和252.99%,二者数据相差甚远。
据了解,报告期内,该公司主要依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维持公司正常经营活动。而接下来该公司的市场开拓和研发项目的推进仍需持续投入,未来能否通过融资渠道筹资到足够资金以维持正常经营,目前无法准确预测。
此外,在报告期内,仁会生物存货金额分别为181.81万元、2619.73万元、1137.65万元及2020.10万元。2018年年末,该公司拟对不外销的1849.19万元存货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就意味着该公司可能面临进一步亏损。
仁会生物近四年部分财务数据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主营产品仍处市场“导入期”
《投资时报》研究员发现,仁会生物自成立20余年以来,一直在研发药品,因此投入了大量资金。报告期内,该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1439.94%、491.93%、193.38%和138.07%。
招股书显示,其目前累计未弥补亏损为5.77亿元,2017年2月上市的核心产品谊生泰并未使其扭亏为盈。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9月,谊生泰销售金额分别为1360.71万元、2681.69万元和4104.60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6.58%、98.15%和98.38%;同时期,仁会生物的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2.14亿元和-1.69亿元。
仁会生物在招股书中承认,造成连续亏损的主要原因系公司核心产品谊生泰尚处于市场导入期,从而主营业务收入相对较小,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开支相对较大。
仁会生物如此经营状态也直接导致其所占市场份额相对较低。
近年来,国内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制药企业,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跨国医药公司如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阿斯利康以及国内部分药企等,在中国市场上占据相对较高的市场份额。国外制药企业的资金流入无疑加剧了仁会生物主打产品谊生泰的竞争难度。
从产能、产量和销售情况来看,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9月,谊生泰的产量分别为17.75万支、7.89万支和20.53万支;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3.96%、32.88%和16.29%,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产销率分别为23.21%、101.14%和58.45%,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仁会生物2017年和2018年的产能均为24万只,而产能利用率却下降了近40个百分点。这或进一步说明,仁会生物的研发技术相对较弱,产品完全进入市场还需一定的时间。
仁会生物近三年主要产品产能、产量及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偿债水平低于行业均值
《投资时报》研究员发现,报告期内,仁会生物的总负债分别为1.14亿元、1.63亿元、2.72亿元和3.18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流动负债分别为1909.72万元、1.17亿元、1.88亿元和2.41亿元;同期总资产分别为6.37亿元、5.13亿元、4.31亿元和5.71亿元;流动资产分别为1.62亿元、5287.65万元、3120.89万元和2亿元。
同期,仁会生物流动比率分别为8.5、0.45、0.17和0.83,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0.88、4.34、4.82和5.57;速动比率分别为8.41、0.23、0.11和0.75,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10.71、4.14、4.61和5.29。可以看到,仁会生物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低于行业均值。
此外,报告期内,仁会生物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7.85%、31.84%、63.11%和55.57%,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19.03%、25.15%、28.53%和29.83%。除2016年外,仁会生物的资产负债率均高于行业均值,或表明该公司的偿债能力低于行业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