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袭击伊朗引发国际政治经济连锁反应
以色列袭击伊朗引发国际政治经济连锁反应 更新时间:2011-3-1 8:38:37 国际油价会突破每桶147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吗?
2月22日,因利比亚危机升级,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现在看来,不能排除6~12个月内油价再创新高的可能性。
之所以做出如此预测,因为在越来越多的中东国家陷入政治社会危机后,以色列袭击伊朗的可能性大增,甚至可能在3~6个月内发生。
2月11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宣布辞职,由于埃及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历次战争的前沿,穆巴拉克政权是亲美政权,一直对以色列采取忍让妥协的态度,其辞职立刻使形势变得微妙。
2月22日,两艘伊朗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这是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第一次。这反映了当下埃及军方态度的转变——由排斥伊朗到接触伊朗,这会进一步增加以色列的危机感。
引发此次危机的导火索——国际粮价暴涨背后有着人为操纵,至少是影响的影子。也唯有美国才有此影响力。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农业生产储备国,是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控制国,也是主控农产品的国际投机资本的宗主国。粮价暴涨,对埃及这个粮食自给率仅58%国家引发灾难性影响,这难免引发社会底层的愤怒,当这种愤怒同埃及西化精英对西方式民主的向往相结合,政治稳定的迅速失控在情理之中。
粮价上涨是美国既定战略的必然产物。在小布什总统在任期间,美国就启动了玉米乙醇汽油替代石油的计划,这有利于美国降低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并推高国际粮食价格。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进一步放开本国近海石油的开采。2010年12月,美国在石油能源上发生了一个质变——第一次变成了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的净出口国。
美国变成石油产品净出口国正在对美国国际战略发生重大影响。此前,美国的国际战略一直处于“两难”状态。如果压制石油价格,中国会从中得利;如果推动石油价格上涨,则有利于伊朗、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等国家,而美国自身也难以承受。2008年7月,国际金融市场疑虑美国、以色列试图袭击伊朗,结果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到每桶147美元,成为推高美国通胀,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美国成为石油产品净出口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利益冲突得以缓解。这可以使美国更自如地使用石油和粮食这两种资源,从而重新制定新的对外战略。
这一新战略在此轮中东危机中已初见端倪,其逻辑有可能如下:以乙醇汽油降低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推动国际粮价上涨——引发中东危机,瓦解削弱伊斯兰国家联盟,解除袭击伊朗后顾之忧——以色列空袭伊朗,中东陷入较长时间混乱——石油价格暴涨至每桶130~150美元甚至更高;粮价再涨30%~50%甚至更高——石油粮食价格暴涨引发中国恶性通胀——中国房贷利率大涨、经济萧条导致中国楼市下跌30%以上——东亚出现稳定风险……倘若中东和东亚两大地区游资都外逃避险,流往美国,则客观上为美元二次复兴创造了条件……
中东国家的普遍动乱,自身难保,已为以色列袭击伊朗解除后顾之忧。若以色列袭击伊朗,美国置身事外,可以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左右逢源,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内贾德主导的伊朗与以色列势不两立。由于以色列缺乏战略纵深,伊朗一旦拥有核武器,以色列会陷入亡国的恐惧中。因此,它绝不能容忍伊朗获得核武器。在外部势力试图用街头革命瓦解伊朗政权失败后,在美国较少受制于中东石油供给之后,不排除某些国家将放任甚至支持以色列袭击伊朗。
倘若中东其他国家社会动乱,而伊朗稳定强大,这会推动整个伊斯兰世界向伊朗靠拢。此轮中东危机发展至今,伊朗已经成为受益者。两艘伊朗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就是一个信号,这将使以色列危机感增大。
中东危机迄今爆发的国家,均由逊尼派主掌政权,包括埃及、利比亚、巴林、突尼斯等。这为什叶派由弱转强创造了条件,而伊朗恰恰是什叶派的强势政权。同时,中东的动荡推高石油价格,使伊朗在经济上获益丰厚。
担心伊朗掌握核武器、担心伊朗地区影响力加强、担心伊朗获益于国际油价大涨,三重担心之下,以色列空袭伊朗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倘若以色列空袭伊朗,由于双方并不接壤,各有长短,这种间歇性战争很可能蔓延一年以上,波斯湾会被伊朗或美军封锁,国际油价将上涨到130美元/桶,甚至再创历史新高。石油价格的暴涨又会推动以石油为原料的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上涨,进一步推动农产品价格的暴涨。这将会对中国经济社会形成严峻的挑战。
中国2010年对外石油依存度已经提高到了53%,而中东石油又占进口石油的近一半,一旦波斯湾被长期封锁,则中国石油短缺,价格暴涨。石油、农资、农产品一起推动下,CPI将上涨到10%以上,房贷利率不得不提高到10%以上,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也在逻辑之中。
诚然,这也有可能是笔者的杞人忧天,然《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该是中国国家决策和企业经营直面这一潜在危机、未雨绸缪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