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至今的五次物价上涨与政府应对
改革开放至今的五次物价上涨与政府应对 更新时间:2010-11-6 7:14:21 改革开放至今,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有5次物价上涨,每次物价上涨,都于细微处,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
从最初的使用行政命令调控物价,到后来使用金融手段、综合经济手段调控。在一轮又一轮的物价高涨中,政府的调控能力和手段,日渐理性与成熟。
1981:行政命令调控物价
1979年,吉林大学经济系大二学生袁钢明在广播里听说,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将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支持城市工业的发展。这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是国家第一次利用价格杠杆,调整收入分配,提高农民收入。”
袁钢明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个政策直接导致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物价上涨。
一年后,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统计数字,1980年,中国商品价格上涨了6%。“建国后,中国的物价几十年没有上涨过!”
这一年,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机械配制厂工人王桂香发现,牛奶价格涨了,但她的工资也多了起来,每个月大概涨了十几块钱。
30年后,已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的袁钢明解释说,“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了城市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城市居民受不了了,国家只能给补贴或者发奖金,提高工资。这增大了政府财政支出,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只能增发货币,货币一多就出现了通胀。”
面对突然的物价上涨,1981年,政府紧急刹车,全面压缩计划外投资,借用地方财政存款,暂时冻结企业存在银行的自有资金、紧缩银行贷款,连续两次发文,要求各地调控物价,严禁议价。
那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达90%以上,国家行政命令式的调控手段,立即见效。物价在1982年,回落到正常水平。
“那时候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解决经济波动的问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伟如此评价。
1985:半途而废的调控
1985年,中国经济再次驶入快车道。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公报》记载,1985年,中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上涨8.8%。
那一年,32岁的袁钢明研究生毕业,进入社科院经济所。他了解到这一轮物价上涨的原因。“当时,提高收入、提高消费是经济改革的一个方向。各地普遍出现了工资收入提高特别快的现象,收入一高,消费就高了,再加上各地高涨的投资热情,物价指数一下子就被抬高了。”袁钢明将这一轮物价上涨的原因,概括为“投资和消费的双膨胀”。
“基本的手段,就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制止乱涨价之风,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这些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使物价增长指数在1986年回落到6%。
1988:经济手段派上用场
袁钢明的担心,1年后得到了证实。
据《中国物价年鉴》记载,1988年是我国自1950年以来物价上涨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年零售物价总指数比去年上升18.5%。
“这一轮物价上涨有一个特殊的背景,就是1987年北戴河会议决定实行的‘价格闯关’政策。”袁钢明解释说。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严格的价格管制,所有商品均实行政府定价。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允许在完成计划的前提下,企业自销部分产品,其价格由市场决定。这样就产生了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产品按国家规定价格统一调拨,企业自行销售的产品价格根据市场所决定的双轨制。
为了改变这种不正常的价格机制,政府决定实行“价格闯关”,全面取消价格管制。
“闯关行动”从上海开始。1988年3月,上海调整280种商品的零售价,这些商品大都属于小商品或日常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在20%到30%之间。各地物价很快出现失控的局面,并最终演化成发生在夏天的一场抢购风潮。
据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受过系统经济学培训的袁钢明,也加入了抢购大军。“我到前门大栅栏的一家电器商店,所有电器都已经被抢光了,就剩下一台没有门的冰箱,售货员对我说,要买赶紧买,不买一会儿就没了。”
王桂香也从商店抢购了100盒火柴,和足够用一年的盐和酱油。
1988年7月,物价指数高达19.3%,创下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记录。政府紧急停止了“物价闯关”。对经济实行全面“治理整顿”,从第四季度开始大幅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削减基本建设投资。
“这些政策,固然让物价上涨幅度从18.8%降到了1990年的3.1%,可是经济增长率也从11.3%跌到了3.8%,是改革开放以来回落幅度最大的一次波动。”袁钢明说。
1992:保值储蓄打压物价
4年沉寂后,1992年,中国经济再次起飞。
这一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0月份,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另一个在经济过热中失控的,是金融行业。
中央领导开始进行宏观调控。1993年6月24日,震撼全国的“十六条”发布,中央通过提高存贷利率和国债利率,限期收回违章拆借资金,削减基建投资,清理所有在建项目,重新审查开发区,停止地方当局向企业和农民集资等措施,调控高涨的物价。
“为了鼓励人们把钱存到银行,国家出台了一个非常准确的措施,就是保值储蓄。”袁钢明解释,也就是3年、5年、8年的定期储蓄到期时,银行除支付利息外,还要把存款到期日的物价上涨幅度与存入日的物价上涨幅度之比与利率的差额补给储户,保证存款人的存款不贬值。“这样算下来,利率最高时,快到20%了。”
经过3年调控,1997年,中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涨幅从1994年的21.7%回落到0.8%,而GDP仍保持了8.8%的高增长。这次调控打破了“一调控就回落”的怪圈。
2007:运用综合手段调控
经历了近10年低通胀高增长的发展奇迹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又迎来了一轮物价上涨。
起始于2006年下半年的这轮物价上涨,突出表现在粮油蛋等食品价格的飞涨,这让如王桂香一样的普通百姓,也开始关注一个经济学名词———CPI.
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字,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是1997年以来CPI年度最高涨幅。过去的十年里,这个数字一直被控制在3%以下,在一些年份里,甚至是负数。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分析,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此轮价格上涨的“元凶”,12.3%的增长率,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了4个百分点。
“结构性上涨”是中国官方对此轮物价上涨的公开描述,猪肉、石油、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国际性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市场的输入性影响,货币流动性过剩等,被概括为本轮物价上涨的原因。
2007年年末,决定今年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被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提出。公众敏锐地发现,在中国实施了十年之久的“稳健”货币政策,被“从紧”的货币政策取代。在这个会议召开前的几个月时间里,央行已连续5次调高利率,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政府还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发挥税收作用,调整收入分配。
相关文章:
钱颖一:中国要有正确大国心态荣大聂:须重新定义中国发展的引擎欧盟大使称与中国合作对欧洲有利谢国忠:家庭收入过低是中国经济调整核心问题谢国忠:热钱控制不好危机会来得更快别让物价压垮百姓的幸福中美一旦发生贸易战必然惨烈我们对中国投资十分开放谢国忠:热钱控制不好危机会来得更快世行:中国经济前景良好重点转向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