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意见稿成型方案或10月定稿
收入分配改革意见稿成型方案或10月定稿 更新时间:2010-9-5 4:06:56 张向东 降蕴彰
编者按:
时光转瞬,中国即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
站在这样的交接点,面对纷繁的争论,我们看到,“十二五”规划中,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正在涌动。
这种思路根植于工业化后期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源自于改革以来发展方式的争论,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留给中国的新命题。
自本期开始,本报以“收入分配改革”为起点,刊出关注“十二五”规划系列报道。
踯躅不前的收入分配改革随着“十二五”的临近,再次进入密集研讨期。
本报获悉,近期,全国人大财经委、民盟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先后召开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的研讨会,并都拿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分别上报。此外,国家发改委起草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在反复修改后,也将再次提交国务院。
上述四方分别拿出的方案中涉及改革建议的重点内容,主要集中在财税改革、转移支付、改革垄断行业收入格局、社会保障等二次分配领域。以二次分配为突破口,在初次分配中辅以行政干预的思路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共识。
收入分配改革是“十二五”规划中要涉及到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将对“十二五”规划进行审阅和讨论。
知情人士透露称,国家发改委最终出台的方案将是各方建议的综合版本,侧重强调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方案出台后还会有相关实施细则公布。
另据知情人士称,作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配套文件,“人保部起草的《工资条例》明年一定会出台。”
四方案汇总
今年8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和民盟中央的收入分配调研组相继回京,随后连续召开相关研讨会,邀请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等专家学者讨论相关政策建议。
据了解,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组的初衷是为了“十二五”规划,民盟中央调研组则是受到中央直接交办。今年5月开始,全国人大财经委和民盟中央先后奔赴各地就收入分配改革展开大规模调研。民盟中央调研组成员说,在国家发改委连续五年都迟迟不能拿出改革方案的情况下,中央希望能够从更多的层面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另据悉,国家发改委起草的收入分配方案,目前也在征求各方意见,其中包括来自全国人大财经委和民盟中央的建议。国家发改委人士对本报表示:“方案迟迟不能拿出的原因,是因为收入分配改革涉及部门太多复杂。如果我们提出加大财政投入,财政部不同意就不行,如果要对垄断行业的收入做改革,国资委不配合也不行。”
在参与提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四个机构中,全国工商联是最后一个参与进来的。目前起草完毕的改革方案已于近日提交国务院。全国工商联人士告诉本报,民营企业占到了全国企业数量的90%以上,是这场收入分配改革中涉及最多的群体。
据透露,全国工商联的改革方案主要从保证民营企业职工收入、减少政府对民营企业税负、破除垄断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等方面。此外,全国工商联还在方案中建议,用五年的时间,将全国最低工资标准翻一番;对上市公司发行原始股瞬间获得暴利的行为征税等内容。
按照计划,今年10月,全国人大将审议“十二五”规划,其中收入分配是重要部分。国家发改委起草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将成为落实“十二五”规划的主要文件,此外还有相关配套文件需要出台。
前不久,全国人大已经催促国家发改委尽快拿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了。“总不至于‘十二五’规划都出来了,发改委的方案还没成型吧?”知情人士称。
此外,由人保部负责起草的《工资条例》目前已经成型,即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据悉,在人保部起草《工资条例》期间,与国家发改委负责起草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部门一直保持着密切沟通。《工资条例》是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配套文件和措施的一部分,该条例的成型也在倒逼国家发改委尽快拿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二次分配成重点
按照国民收入分配方案,初次分配主要指市场经济活动中,国家的生产和进口税收、企业的净营业盈余以及居民的收入报酬;二次分配主要是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的现金或实物。
目前来看,几方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的建议中,均明确指向二次分配领域。
全国人大财经委和民盟中央均提出,要通过税收加大对垄断行业和企业的收入调节。而对于充分竞争的行业,政府则应该降低税负。此外,中央应当将财政支出更多地用于社会保障和相关的转移支付方面,相关调研组成员将其称为“藏富于民”。
据悉,民盟中央关于分配方案调研的重点是经历过一番调整的。之所以以二次分配为重点,大多数人认为,原因是初次分配中政府所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一位民盟中央调研组成员对本报透露说,在调研组回京后不久,其成员开始提交各自建议汇总时,重点已经被要求从初次分配转向二次分配领域。“这是一次很大的变动,仅在初次分配领域做文章,并未触及实质,也不能解决问题。”该成员向本报表示。
尽管如此,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还是认为,中国在一次分配领域存在长期的扭曲状况,由于国家政策和体制的原因,造成在一些垄断行业,不需要太大成本甚至不用成本就可以获得主要的社会资源,借此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分配给企业人员。“这是一种体制上的公平,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仅仅依靠二次分配来调节收入差距,不会取得什么好的效果。”
曾担任国家体改委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司司长的宋晓梧,多次参与国家发改委、全国人大财经委等方面组织的收入分配改革讨论。宋晓梧还认为,政府在一次分配改革中,应该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工会组织的建立。可以让劳资双方有一个独立的工资谈判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也抱持类似看法,此前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组在听取张车伟的意见时,张已将这一建议明确提出。据悉,在全国人大财经委、民盟中央调研组、全国工商联提出的改革方案建议中,都提到要在企业建立独立的工会组织。但这一建议,并没有在国家发改委起草的收入分配方案中体现。
此外,张车伟还向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组建议,在 “十二五”期间,应该将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与当地的GDP、CPI等一些关键的经济指标相结合。最近几年,在一些地方GDP的增速每年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但是当地的居民收入几乎没有变化。因此,需要建立起一个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使劳动者的收入增长能够赶上社会财富的增长。
张车伟说,“这操作起来很难,因为各个地方的发展水平不同,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很大,但是这应该是纳入政府发展的经济指标当中”。
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将上述看法总结为 “国家的收入倍增计划”。在此之下,收入分配改革的整体指向应该是 “调低、控高、扩中、打非、规灰”。苏海南也建议,收入倍增计划应该纳入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成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的一个指标。
宋晓梧表示,收入分配改革到了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管理体制的问题。关键就看政府能不能够下定决心。“收入分配改革久拖不下,政府屡屡承诺,但始终不见出台。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造成的后果就是政府失信于民。”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