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最新《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划重点这些风险不容忽视
在最新的10月《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短期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暂且得到控制。空前且及时的政策应对帮助维持信贷持续流向实体经济,避免了不利的宏观金融反馈循环,构筑了通往经济复苏的桥梁。但同时,全球非金融企业部门和部分主权国家的脆弱性有所加剧。
非金融企业的流动性压力可能演变为偿付问题
10月的GFSR称,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非银行金融机构就已存在较大的脆弱性。疫情暴发后,非金融企业承受了严重的流动性压力。虽然它们在政策的支持下成功应对了疫情引发的市场动荡,但依然非常脆弱。
在IMF看来,较脆弱的企业――包括偿付能力和流动性头寸较弱的企业以及较小型的企业――面临更严峻的财务压力,可能成为经济冲击的重要传导渠道。此外,中小企业往往在一些人与人接触最为密集的部门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这些部门在疫情中遭受了重创。
“为缓解现金短缺,很多企业,特别是盈利不够支付利息费用的企业增加了借款规模,这进一步推升了若干经济体原本高企的企业债务。违约率也持续上升。随着疫情继续发展,尤其是如果可持续的经济复苏被推迟,流动性压力可能演变为偿付问题。”报告称,“在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部门中,企业增长前景更加暗淡,流动性压力也更加严峻,因此其违约和资不抵债的风险也更高。”
IMF进一步警示称,由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信贷市场中的作用日益提升,其与银行部门的关联性增强,脆弱性可能传导至整个金融体系。
部分新兴和前沿市场经济体或面临融资挑战
除了脆弱的企业,鉴于各国纷纷在疫情后扩大了财政支持力度,IMF认为部分主权国家的脆弱性也进一步加剧。
IMF称:“主权国家可能面临负债的激增。多个部门的脆弱性有所加剧,在拥有系统重要性金融部门的29个辖区中,有6个辖区的企业、银行和主权部门显示存在严重的脆弱性。”
IMF尤为担忧新兴和前沿市场经济体。IMF认为,受疫情影响,新兴市场的融资需求急剧增加。对新债务供给和国内基本面薄弱的担忧,可能抑制境外投资者对这些经济体本币债券的需求,特别是当境外投资者持有很大比重的债务且国内投资者基础深度不足的情况下尤为如此。为稳定市场形势,一些新兴市场央行在二级市场购买了很大比重的债券。而前沿市场经济体面临的融资挑战更为严峻,因为疫情的冲击使借款成本上升,导致许多国家无法负担,需要国际社会提供支持。
支持政策对维持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鉴于这些脆弱性,IMF建议,随着各国重启经济,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定向流动性支持将对维持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报告还称,健全的债务重组框架将在减少债务积压和处置不可持续经营的企业中发挥关键作用。面临融资困难的低收入国家可能需要获得多边支持。同时,尽管疫情影响了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表现,但也为后者向绿色经济转型提供了机遇。
但IMF也坦言,当疫情完全得到控制后,政策支持可以逐步退出,政策重点应聚焦于重建银行缓冲,加强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强化审慎监管以抑制长期低利率环境下的过度风险承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