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增长模式
探究中国增长模式 更新时间:2010-8-22 0:11:50 日本内阁府8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日本名义GDP为1.288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GDP为1.339万亿美元。单从这一数据看,中国经济总量已超日本。然而在自豪之余,人们对“中国GDP超日本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态度,更多的是理性的反思和分析。在总量跃升背后,中国的人均GDP全球排名第99位,尚不及全球人均水平的一半。同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云笼罩下,中国经济改革多年积累的困难和挑战也一一凸显,当逐一梳理和改革进程中成就与问题时,我们即可清醒地知晓,这并不是庆祝的时刻。 中国改革30年的成功要诀,在于市场化的推进,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渐进式、双轨制的改革路径,使得中国的市场活力逐步释放,市场参与度逐渐提高。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在改革初期,双轨制的改革路径,给不能自生的企业提供了过渡性保护,通过各种各样的价格扭曲手段,保护、补贴它们,这些扭曲产生了短缺,政府又利用各种行政分配手段为这类企业动员资源,使这些企业逐步具备竞争力。改革至今,价格保护的作用已时过境迁,那些受保护的企业不再是昔日育婴箱中的婴儿,一些已成为行业的“巨无霸”。现阶段,要素价格扭曲造成了资源错配,资金、人工、土地、能源、环境等成本的压低,是对投资、生产和出口行业的变相补贴,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给未来的发展埋下巨大的隐患。与此同时,垄断行业企业也在市场深化过程中,更多地享受到了垄断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回报,又加剧了要素价格扭曲。要素价格扭曲叠加上行业垄断,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和收入分配差距的根源之一。经过了30年改革的洗礼和启蒙,市场参与者追求公平的诉求越发强烈。所以,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市场准入的进一步开放,将是未来改革的必由之路。 开放的30年,中国发展为“世界工厂”,这是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创造的奇迹。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国际市场的需求萎缩,一度导致出口下滑,2009年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3.9个百分点。当前很多欧美国家深陷债务危机,未来将处于低增长、高通胀的发展阶段,这将对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国内,随着人口红利拐点逐渐迫近,劳动工资水平不断上涨,可以预见的是,出口未来对GDP的贡献将有所下降。但今年前7个月的海关数据显示,中国进出口总值增长40.9%,其中出口增长35.6%。出口的强劲反弹,提醒我们不宜对出口行业“妄自菲薄”。“中国制造”占据了很多商品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即便扩大内需,单靠国内市场也没有消化能力。而且,除了廉价劳动力之外,出口行业在劳动者素质、规模经济和基础设施的优势是不可比拟的,这些优势并不会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骤然消失,所以出口仍会为中国经济提供强劲动力。 “人口红利”是解释中国奇迹的一个重要维度,在下一个30年里,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将成为发展战略转型的出发点。为此,政府职能转变势在必行。目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1.68%,居世界最高列。据预测,我国人口抚养比在2035年之前仍会低于53%,处于“人口红利”期。这意味着接下来的25年,政策要作出充分的安排。在就业方面,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发展高中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等方面未雨绸缪,逐步分担老龄化时代带来的压力。中央应重新设计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和考核机制,让其退出GDP竞赛,引导地方财政资金从基础建设投资转向民生领域,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通过这样的准备,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本,才能在开放中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民生领域的投入,将增加国民的安全感和幸福度,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活力,促进科技创新,真正实现共享式发展。 在现阶段,随着通胀预期的增大和经济增长的减速,宏观决策面临着选择困境。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表示,中国经济的下一个转型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决策,政府必须学会接受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同时适当容忍通胀,不再不惜一切代价地追求经济增长。宏观决策的制定,需要配合长期的转型战略来进行。站在发展战略的高度,宏观政策应关注质量而非速度、关注结构而非总量,才能提高前瞻性和容忍度,避免随着经济短期波动而摇摆。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经济落后,让我们深知其缺、深受其苦,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中,中国在极力地加速跑,试图赶超,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今我们已成为领跑者的一员,面对着常年积累的耗损和顽疾,是时候进行调整了。唯有如此,才能给“中国奇迹还能走多远?”以最完满的回答。 为探讨中国经济转型的相关问题,本期本报采访了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是为21世纪北京圆桌第266期。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