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改革凸显经济晴雨表功能

上证指数改革凸显经济“晴雨表”功能

上海证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上周五宣布,将自7月22日起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剔除风险警示股票,延长新股计入指数时间,纳入科创板上市证券。这意味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热议的上证指数失真问题有了解决之道。

上证指数是A股市场具有影响力的指数。在投资者眼里,股市本该起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而A股却没能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上证指数十年“零涨幅”。上证指数上周五收于2967点,而其在2007年2月首次突破3000点,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也震荡于3000点附近。实际上,过去十年优秀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远远超出股指,有的上涨数倍甚至超十倍。近年来,类似上证指数“失真”及“未能充分反映市场结构变化”等意见频频出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包括代表委员在内的市场专业人士再次提议对上证指数编制方法进行完善。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日前指出,上证指数没有充分体现中国经济高增长。2000年中国GDP突破10万亿元,2019年达99万亿元。而上证指数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2000点,2020年为何仍未突破3000点,10倍的GDP与50%的股指涨幅,反差不可谓不大。他认为,四大原因导致上证指数表现不理想:上市公司结构与宏观经济结构变迁未完全同步,高质量新兴企业的缺失影响了股指代表性;绩差股没有得到充分出清和退市,拉低了总体股指点位;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存在不合理之处;加权方式的问题。

对上证指数编制方案进行修订,给A股市场带来积极影响。首先,剔除风险警示股票。截至5月底,上证指数样本中包含85只风险警示股票。虽然此类股票市值不大,数量不多,合计权重仅0.6%左右,对指数影响较小,但其被剔除有利于发挥优胜劣汰作用,引导散户资金改变“炒差”陋习。其次,当前上市新股第11个交易日计入上证指数,而统计显示,2010年至2019年沪市新股1年内平均收益波动率约为同期上证指数的2.9倍,计入高波动新股不利于上证指数的稳定。修订后将延长新股计入指数时间,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3个月后计入指数,其他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1年后计入指数。这可避免再现中国石油、中国神化上市后大跌对指数的拖累,消除“炒新”的负面影响。再次,沪市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和科创板股票计入上证指数,不仅更好反映沪市结构变化,而且显现指数的先进性,提升科创型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占比,逐渐改变传统行业占比大的结构。

优化指数编制方案,是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场变化以及服务投资者。上证指数编制方案的修订,将有助于改变A股形象,提振投资者信心。在倡导价值投资的市场氛围下,随着上市公司结构完善与整体质量提高,上证指数十年“零涨幅”的状况有望改变。指数凸显经济“晴雨表”功能,将吸引场外资金尤其是中长期资金入市。A股结构性行情的特点还会存在,上证指数的表现不同于以往,跑不赢指数的散户投资者可能更多。这会进一步强化近年形成的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间接入市的趋势,促进完善投资者结构,推进市场理性成熟。

影象测量仪

测试测量仪器

上海测量软件

上一篇: 上证指数收复3300点热点轮动激活投资热情
下一篇: 上证指数站上3300点A股市场连续大幅上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