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考虑不同环境风险
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考虑不同环境风险 更新时间:2010-3-4 0:03:34 2009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看到了走进海外市场的良机,而代表客户利益为其购买保险和风险产品的“保险经纪人”行业也因此为更多中国企业所熟知。日前,国内首家外商独资保险经纪公司达信集团大中华区CEO韦朴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正在经历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正在显著变化,而其海外扩张则应考虑不同的环境风险。
“保险经纪人”代表客户利益
中国证券报:从达信的角度来讲,保险经纪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为客户制定保险计划时,应如何针对危机下的特殊状况在具体业务操作上做出反应?
韦朴:保险经纪人的确应针对危机下的特殊状况做出反应,由于每个具体行业遭受的影响不同,客户需求也不同。因此,首先要具体分析客户的需求。
比如,某些公司面临成本的压力,提出要将成本削减30%左右时,应积极地与保险公司协商,为客户争取最低的费率;而当公司计划削减50%的成本时,则需要重新评估企业的风险状况,重新架构保险方案。
相对而言,针对财务受冲击严重的保险业,我们会重点关注其客户所在意的投保偿付能力及财务状况。此外,针对在海外上市融资企业,还应指出各地区监管体系的差异,避免公司高管出现管理疏忽。总之,“保险经纪人”应代表客户利益。
中国证券报:达信连续三年获得“亚洲银行业协会”评选亚洲保险业“年度最佳保险经纪人”,并在2009年保持了在华业务30%的增长规模,这些成绩是否得益于其对危机下特殊状况做出的恰当反应?
韦朴:达信的确从中受益,能够在亚太特别是中国保持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有力带动;我们从1981年就进入中国市场,并于2007年取得在华保险经纪的营业执照,也有助于达信在华业务的发展。
今年,我们还希望通过各种方式保持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包括依靠中国客户海外业务服务部专家为中国公司“走向全球”提供支持,帮助其了解海外风险;同时也会更注重全球技能和本土知识结合,并发挥在风险咨询和专业能力方面的特点。
应具体评估风险承受能力
中国证券报:作为保险经纪人,达信在发挥客户资源优势帮助中国公司前去海外市场融资的同时,是否应首先明确中国公司在此过程中所将面临的挑战?
韦朴:之前我提到了各地区监管体系的不同,但实际上不同市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有很多,比如员工分类、加班补偿、工伤界定、福利及退休计划等,也包括在当地开展生产所应承担的环境责任;而在非洲和拉美的一些偏远地区,前去开展业务的中国公司甚至要跟当地的土地所有者而非政府进行谈判。
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当考虑到不同的环境风险,中国企业需要针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主动而客观地衡量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这样作出的登陆海外计划才更安全、更富效率。
中国证券报:凭借在中国市场30年的经验,达信如何看待中国公司在本地市场的现有风险?
韦朴:作为保险经纪人,达信为企业客户提供首次公开售股的风险管理服务。虽然当前该业务主要针对在海外上市的公司,特别关注高管和董事层的责任风险,但达信同样关注中国本地资本市场。去年10月30日,创业板在深圳挂牌交易;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交易也将在今年正式开闸。
我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全球股市联动性增强,拟在本地资本市场上市的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对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中国企业应进一步加强风险认识,提高管理层的责任意识,有效管理股东和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