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20只基金公司一对多发行放天量.

一年20只基金公司“一对多”发行放天量

一年20只基金公司“一对多”发行放天量 更新时间:2011-1-31 9:35:17   接近年关,公募基金发行争夺战的火药味淡了些,但是“一对多”的发行却是如火如荼。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仅国投瑞银上周就有四只不同特色的专户“一对多”产品分别在交行、工行、民生、中信银行同时发售。

2011年,在部分基金公司计划发行超过10只公募基金的同时,一些公司的业务重点却瞄向“蓝海”,将产品重心向“一对多”转移。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今年国投瑞银新发“一对多”可能超过20只,广发基金计划发行15只,招商基金也有望发行6到7只产品。对这些基金公司来说,发行同样规模的“一对多”,如果业绩好可能比公募基金更合算。

“一对多”更合算?

“一对多”产品单只规模小,管理费用相对低廉,若业绩领先,规模上实现突破,加上业绩提成部分,比发行同样规模的公募基金还要合算。

与2009年9月份专户“一对多”呱呱坠地时相比,近来市场悲观情绪加剧,波动也更为频繁,发行环境不见得更好。但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一对多”来说,这并不是坏事,更像是到了万物勃发的春天。

“我们今年会维持较为密集的发行节奏,按照市场的情况,每个月最少发行1只‘一对多’,最多预计能同时发行4只,全年新发‘一对多’可能超过20只。”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助理邓航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而获得2010年“一对多”收益冠军的广发基金市场部人士也表示,他们今年计划发行15只新产品。去年业绩领先的招商基金也有望在2011年发行6到7只“一对多”。

为何这些公司纷纷将产品策略向“一对多”倾斜?据了解,最大的原因是在于单只“一对多”产品带来的利润较公募基金更高,基金公司的思路从求规模转为求利润。

“2010年渠道放开,许多公司都定下很高的规模提升目标。但公募基金密集发行一年下来,基金总份额却没有提升,而且每只基金的发行成本都非常高,支付给渠道的费用大概在发行规模的1.2%到1.5%之间,加上赎回比例较高,全年核算下来,公司利润反而是下降的。相反,‘一对多’虽然单只账户规模小,但渠道销售费率在1%左右,且客户赎回率低,若业绩领先,规模上实现突破,加上业绩提成部分,比发行同样规模的公募基金仍然要合算。”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告诉记者。

“2009年,各个公司发展‘一对多’都是零起点。但一年多之后,公募做得好的,一对多未必能做好,而有些公司‘一对多’业绩明显领先公募。有好的团队而且业绩领先的话,未来几年‘一对多’发行数量超过公募是很正常的。”这位副总经理说。

从目前来看,震荡市的环境催生了绝对收益产品的热卖。“预计2011年是震荡市,偏股型产品销售难度很大。从新发和续约的产品看,‘一对多’、私募产品还好卖一些,去年12月份时,招商基金有一只‘一对多’,早上起售,一分钟不到就被瓜分完了。”深圳一家商业银行个金部的负责人表示。

“一对多”发行也讲究趁热打铁,选择密集发行的基金公司无一例外在2010年业绩领先,这些公司“一对多”发行密集程度,已经超越公募基金,“借势发行”的用意十分明显。如广发基金5只运行满一年的“一对多”产品2010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0.56%。截至2010年12月31日,经历整年运作的国投瑞银4只“一对多”,除一只偏债产品外,其他三只收益均超过10%,收益最高达16.99%。还有一些公司去年“一对多”的业绩超越公募。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已有基金公司专户“一对多”部门单项测算实现盈利。业内人士介绍,实现盈利的公司通常“一对多”账户规模较大,且产品多为灵活配置产品,业绩较好。

密集发行三大策略

南方、国投瑞银正在准备推出细分行业、概念的“一对多”产品,瞄准消费、医药、新兴产业等产业的“一对多”有望在今年诞生。

2011年,“一对多”为客户“度身定做”的特点将更为明显,以往单一类型产品独占市场的情况将会出现较大改变。

由于预计市场宽幅震荡将维持较长时间,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将开发风格更稳健的产品。“一些客户喜欢稳健,我们将开发仓位限制更多、风控更严格、波动更小的产品。”招商基金专户投资部副总监杨渺表示。据了解,此类产品可能将股票仓位上限降低到60%或70%。同样,套利股指期货的产品也在不少公司拟推出的“一对多”产品库中。1月17日到21日,沪深300指数出现3.5%的跌幅,但国投瑞银首只参与股指期货套利的产品鸿瑞1号却实现了正收益,这也初步显示了此类产品降低风险的能力。

另外,南方、国投瑞银正在准备推出细分行业、概念的“一对多”产品,瞄准消费、医药、新兴产业等产业的“一对多”有望在今年诞生。“股市结构分化将会比较明显,预计某些行业及板块涨幅或将领先市场,开发这类产品可以提供给看好特定行业或概念的投资者,目前这也属于试验阶段。”深圳某基金专户总监告诉记者。

但对于此类产品,业内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些产品更像是相对收益的公募产品。招商基金的杨渺就明确表示,对这类产品不感冒。“‘一对多’主要目的是谋求绝对收益。细分到行业、概念的产品,在一定的时间段不一定能为投资者获得很好的收益,比如医药基金,目前表现就可能差一些。我们更喜欢能够灵活配置,围绕绝对收益进行投资的产品。”杨渺说。

广发基金则认为,从2010年销售情况来看,“一对多”的发售金额与产品设计的关联度并不明显,更多取决于代销渠道的组织力度、产品过往业绩以及发售期间的市场情绪。

2011年,明星投资经理带队将是实现“一对多”密集发行的另一个策略。“一对多”开闸以来,业绩分化加大,有些公司明星经理负责的账户涨幅显著领先市场。

从目前的发行状况看,明星基金经理所管理的账户迅速“繁殖”,有些公司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账户可以达到十个以上。与公募最多“一拖三”不同,“一对多”对基金经理负责账户数的上限没有限制,在明星投资经理发行策略奏效的情况下,预计2011年这一状况仍将持续。

但从2011年1月份的下跌情况看,明星基金经理制带来的效果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例如,2010年业绩领先的某投资经理管理的四个账户上周跌幅较大,彼此跌幅差距仅在0.01个百分点,很可能是因为重仓股重叠引发连锁效应。如何在专户管理中避免持仓过于集中的风险?随着“一对多”账户的增多,这个问题将越来越考验基金公司。

除了密集发行和一人多户,一些公司开始拓宽“一对多”客户层次。“我们根据资金量大小,将银行客户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银行柜台客户、贵宾理财客户、私人银行客户,第一层主要是公募基金的目标层,第二层则是各个公司‘一对多’的目标拓展客户,基本上没有基金公司能够将客户群拓展到私人银行层级。”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告诉记者。据了解,招商基金计划今年与多个银行的私人银行合作,适当的时候将提高参与“一对多”产品的门槛。由于单个“一对多”账户客户数不能超过200人,有效提高客户参与门槛也是降低成本、扩大规模的做法。

业绩宣传两重门

券商来势汹汹,一些意在争取客户的集合理财产品甚至不收管理费,将对基金公司“一对多”产生冲击。

2011年,券商小集合将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由于券商具备自有渠道优势,如果受到大力扶持,密集发行将在所难免。有基金公司表示,券商来势汹汹,一些意在争取客户的集合理财产品甚至不收管理费,将对基金公司“一对多”产生冲击。

而从目前看,基金“一对多”还需经历两重考验。一是业绩,据记者从渠道了解,在部分银行秒杀“一对多”的同时,也有一些产品目前发行困难。“现在渠道的态度是两极分化,过去一年业绩较差的公司发行产品难度加大,银行对这些公司的产品不愿配合,有些产品甚至需要延期才能勉强达到5000万的额度。但是一些业绩领先的公司,发行不成问题。”一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告诉记者,投资者关心的不仅是投资经理过去一年的业绩,甚至近一个月账户净值的表现都会影响发行情况。

另外,由于“一对多”产品公布净值只能针对特定客户,产品推广方面难度较大。“我们现在只知道本行发行‘一对多’产品的业绩、风险收益情况,其他银行的资料很多时候只能从基金公司取得,向客户介绍的时候,还不如私募产品那么好比较。”工商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在大量产品密集发行的情况下,为了让客户更好地比较、选择产品,对业绩信息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但目前“一对多”的信息透明度明显弱于私募和券商资产管理产品等竞争对手。

摩擦磨损试验机

电子万能试验机

电子万能试验机

液压万能试验机

上一篇: 一带一路能给废塑料发展带来新机遇.
下一篇: 一年亏掉约8部流浪地球收益北京文化第一大股东或易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