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等到借钱时才发现无处可借
今年的裁员潮异常激烈,好多中年人不得不接受在油腻的身材中重新出发。
前几天我接到网友私信中说:
以前在通讯录里面满满的好友觉得生活真是有滋有味,想要出去喝酒谈天的时候每次都有个三五知己人生得意须尽欢。再加上平时吃饭都是他主动掏钱主动买单,朋友也是时不时的关心问候聚餐组局,真心觉得谈钱就是俗气。
直到最近被公司裁员了,才发现这几年在吃吃喝喝挥霍中卡上余额所剩无几。而且裁员就像瘟疫一般,再次请客吃饭
通讯录的好友变成了躺友
,无不都是各种借口不参加了。更别说想要借个钱过渡一下。这时候才发现钱是好东西,什么是世态炎凉。
其实我认为前半段是一个网友以为的世界,
实际上后半段才是真实的世界。古话说:树倒猢狲散,各奔前程
。不是他的朋友得了瘟疫而是他得了认知缺陷的病。在这个世界上想提借钱时难上加难的事情更何况平时网友结交的都是狗肉朋友。
02 要的不是分期付款而是延迟满足
再看看网上的购物宣传不怕你没有存款就怕你没有信用卡。看着购物车里面玲琅满目的商品,看着花了一晚上抢购的优惠券,没有一样想要落下统统买下成为家庭的贤内助女王。看着是省钱大比拼其实看看详单发现要断舍离妥妥的剁手党。
什么生活质量提高了才能找个好工作?做个猪猪女孩才能嫁个好老公之类的毒鸡汤分分钟钟告诉你如何在银行卡上薅羊毛。购物分期付款免利息,购物集积分送里程等无不在引诱你的下次消费。
现在的年轻人比以前的更加物质丰富,没有看到谁被饿死过。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优惠券,分期付款,0利息贷款,而是延迟满足我们的欲望。
网上有句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也反过来说明心有多少欲望,卡上就有多少债要还。你透支了今天的金钱,那么你就是在赌上明天的焦虑。
03 学习家庭财务象限先从存款开始
与其是学会花花花,不如学会去存存存。从每个月的10%小小的积累,成为你的第一桶金。摆脱高工资下的隐形贫困族。
高档办公楼里的上班族,每天一杯奶茶或者咖啡,每天中午中饭外卖,每月一次包奢侈品的购物,每天不自觉的扣款流水记录,看起来是高配的人生实际是负债的隐形贫困族。那些包那些鞋只是摆件,在某个崩溃的夜晚并不能给你带来安全感,反而比卡上的负数的焦虑感更猛烈。
把工资下下月的工资都提前换来了高配的物品,那么保命的钱,生钱的钱,升值的钱又可以拿什么换?
这些未来的不确定不可控的风险其实那一杯杯奶茶所堆积起来的热量,等到热量爆炸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伸手问谁借钱,
与其过别人以为体面的日子别人以为有钱的人设,不如踏踏实实过自己想要的自由。
红楼有梦转眼醉,梦想时分一场空。人生百转千回,试问路在脚下何处寻?
04 家里有余粮什么都不怕
富有的财主员外不能好好经营财产,花天酒地的败家公子不懂好好节流,纵使金山银山也是越挖越空。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耕地做饭辛勤劳作,体恤年迈老母照顾患病妻子,纵使寅吃卯粮但归明天不会饿着。
高配的人生但有高配的财产配置。用10%的工资留存率就是未来风险的底气。
有一天公司抛弃了你,你不用担心明天的工作会不会找不到;有一天你不小心病了,你不用强忍病体支撑被老板嫌弃的委屈;有一天当你父母来大城市看你的时候,你不用担心一晚宾馆的费用;有一天当婆家嫌弃你的家庭时,你可以拿出你的存款告诉她们老娘也是挣钱的.......
别人看到的是你风风火火的工作忙碌,只有你自己看到的银行卡余额的增加。但凡家里有余粮,工作就有底气就会带着你往前冲,奋勇直前无所畏惧。
05 改变要从习惯开始,从逛淘宝店到看保险计划书
闺蜜的诱惑别人的时尚,21天的习惯没办法马上改变。买买买的冲动,购物的快感如同成瘾无法戒除。那么反正逛淘宝也是浪费时间,刷刷视频也是浪费流量,不如花点心事看看保险计划书。
不是一定要买保险,也不是要买足网上说的人生7张保险。保险是以众人之力抵抗未来的万一。
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保险居安思危的理念,以及详尽的计划保障安排。买自己所需买自己所想,选择自己合适的产品。
正如剁手族的朋友,买买买的朋友,无法控制消费欲望的朋友,可以考虑年金保险。每天省下十几块的奶茶钱,每年支出一笔固定费用,当做自己的强制储蓄再拿保险公司的分红,3年/10年后可以取出一笔含本带息的财务,那等于你喝奶茶省下的钱,看着也是一种进步一种喜悦。
我身边的朋友之前和私信我的网友一样,胡吃海喝请客吃饭但是不知道什么刺激了他,他把晚上吃饭的时间用来研读保险计划书,直到最近他说他要创业。我们以为他找理由借钱,谁知他告诉我们他用人生的3年时间3笔年金险当做初始资金找我们借人借资源。此时于朋友而言,这样才是更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