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两季、一次生四年的水稻你见过吗?据《自然-可持续性》杂志今年11月7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介绍,目前中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培育出了这种“四年生水稻”。这种水稻不仅拥有四年的生长时间,还拥有着亩产2000斤的巨大产量。它究竟有多神奇?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韭菜一样的特性
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开启了培育高产水稻的进程。从当初的矮化水稻,到后来的杂交水稻,再到90年代的超级水稻,无一不体现了我国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因为有了这些优质水稻,使我国人民牢牢抓住了手中的饭碗.
在此基础上,我国科学家还想更进一步,研究出一种可以像韭菜一样生长的“万年稻”。如果这种水稻能够被培育出来,那就不仅仅是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了,说不定全世界的饥饿问题都能得到解决。那关于培育“万年稻”,我国科学家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就是选种。此类种子一定要具备水稻的高产量和韭菜的生长特性。那什么样的水稻能同时具备这两个特性呢?那就是野生稻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有些野生稻可以在割完一茬后,再长一茬,丝毫不受年限影响。只要不破坏它的根系,它就能一直保持生长,犹如千年大树一样,生生不息,万代繁衍。
究其原因,主要是还是因为野生稻的地下茎比一般的水稻要发达。这些地下茎不像普通水稻的根系一样,野生稻的地下茎往往盘根错节,深入地下50厘米,可以尽情地吸收水分。最关键的是,这些地下茎就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组织一样,就算上面的稻穗被割掉了,地下茎也能自由生长,丝毫不影响稻株的生命活动。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特性,野生稻才能像韭菜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国科学家利用了野生稻的这个特点,于是将它身上的这个基因给分离出来,把普通水稻和野生稻进行扦插栽培,培育出来的后代,就会产生四种性状:
“高产量低年限,高产量高年限,低产量高年限,低产量低年限”
科学家选出了其中的高产量高年限的水稻进行再次培育,经过长年累月的筛选,最终选出了产量最高、年限最长的后代,也就是开头所讲的“四年生水稻”。
超高的产量
对于这种水稻,科学家表示很满意,那四年生的水稻究竟能达到多高的产量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20年的时候,科学家曾在云南勐海县做过一个水稻实验田。当时设计的水稻种植模式是一年两季,分为早稻和晚稻。
众所周知,由于生长季节的不同,早稻要比晚稻的产量多得多。毕竟春水初开的季节,土壤中的养料也比较多,所以稻谷也比较饱满。至于晚稻,由于处于夏秋交接之际,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早已被早稻给吸收殆尽,所以产量自然不如早稻。
即便是这样,“四年生水稻”的晚稻依然达到了亩产376斤,而普通晚稻的平均亩产量也才200斤不到。至于早稻,那就更夸张了,普通早稻才600斤的亩产量,而“四年生水稻”居然达到了令人的1038斤!从中也可以看出“四年生水稻”已经达到了水稻亩产量的天花板。
极低的种植成本
除了产量优势,“四年生水稻”还有另外两个优势,那就是种植成本低,以及土壤保肥性好。先来说说种植成本,按照普通水稻的种植流程,从播种、插秧到收割,其中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几道手续。比如秧苗的施肥,给水稻除杂草,以及田垅开水放水等操作。
其中最花钱的就是秧苗的培育和施肥了。根据一户普通农家的水稻种植成本统计,购买一亩秧苗的成本为300元,买肥料要150元,买农药50元;再加上秧苗薄膜的搭建,每亩也需要100多元成本,加起来一共600元。而一亩水稻的售出价是1350,减掉600元成本,还剩下750元的利润。
如果换成“四年生水稻”,在四年时间里,只需要经过一次的播种培育,就能享受四年的收割季。从成本方面来看,已经赚翻了!
话不多说,上数据:假若还是按照普通水稻的播种成本来算,头一茬也就600元。四年时间里一共有8季,每季收获1415斤,也就是2122元。8季一共16980元,减掉600元的成本,还剩16380元。
而普通水稻在四年内,利润仅仅只有6000元,足足少了1万块钱。这里面的损失主要就是种植普通稻的成本太高,从中也可以看出,“四年生水稻”在控本方面确实是个省钱小能手。
具有良好的保肥性
除了成本低,“四年生水稻”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保肥性好。相比于普通水稻,“四年生水稻”可以充分保护土壤的营养物质不丢失,这样就不会破坏农田生态环境,达成一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效果。
关于“四年生水稻”保肥的问题,可以这样来理解。农民伯伯在种植普通水稻时,需要进行一年两度的犁地和耕田,很容易就把农田的生态系统给破坏掉。毕竟从生态学角度来讲,一块自然区域要想恢复到物质丰富的自然状态,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发育,而犁地就打断了这种发育,从而破坏了自然环境的恢复进程。
除此之外,农民伯伯每年还要给秧苗施肥和打农药,这样也会破坏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而造成水土流失。而“四年生水稻”就不一样,由于“四年生水稻”割完之后又会像韭菜一样长出来,所以并不需要重新播种,也就省掉了耕田和施肥的步骤,农田生态系统也就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在这四年时间里,农田生态系统不仅发育得极其完善,还能锁住大量的营养物质,给水稻提供更多的养分,进一步扩大“四年生水稻”的产量。可以说,“四年生水稻”和农田生态系统成为了两个相辅相成的对象。
有科学家就预测过,利用“四年生水稻”的韭菜特性,搭配南方丰腴的农田生态系统,再经过长年累月的孕育,可以实现亩产量2000斤的效果。这个数据就算放到全球,也能独领风骚。
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科学家经过多年艰辛的探索和实验,成功拿下了这个足以养活全人类的技术。当这项技术被大范围铺展开来的时候,新一代水稻就会像当年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一样,创造一个里程碑式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