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原油生产过剩,价格低迷,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自然是受益于此。首先原油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储备。国际能源署设定的一国石油储备的安全标准线是90天,但遗憾的是,一直以来我国由于储备能力不足,石油的储备量还不到“及格线”。
不得不说,这一轮的油价暴跌对中国来说是一次绝好的机会,需要“中国速度”的时候到了。据彭博社报道,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每天转运78.7万桶原油用于战略储备,是自2004年开始跟踪报道这一数据的最高值。3月份中国平均每天进口约770万桶石油。
目前有可运载1.66亿桶原油的83艘超级油轮,正在驶往中国的航路上。而且在中国港口停驻的超级油轮数量达16个月来最高。
正如陆地上的汽车多了会发生交通堵塞一样,海上的油轮多了也会发生交通堵塞。2016年4月7日全球最大规模的海上交通堵塞爆发,除了中东和亚洲之外,欧洲最繁忙的海港鹿特丹港也出现了自2009年以来,从未出现如此壮观的景象,等待卸货的油轮每日在40~50艘之间,是平日的两倍多。据船运数据显示,约有50艘超级油轮停靠在新加坡附近,卸货、等待补给燃料、保养维修或者是纯粹的漂浮。更壮观的是,
而且
125艘超级油轮正在各个港口排队,足够为中国供油三周
。
石油被称为“黑色黄金”,从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于石油战略的重视程度可能远远超乎你的想象。其实导致此次石油进口暴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下游产业的需求。国家近期放宽规定,允许较小型的化工厂进口更多原油。所以国内炼油产量势必增长,石油进口也随之增加。
考虑到石油价格随时可能上涨,当务之急是趁着油价低迷,尽快加快储备体系的建设、尽快充实油库。但是也不能操之过急,严重的交通堵塞可能导致得不偿失。
大家或许不知道,油轮的租赁费按照大约5万美元/天来计算,每天的总成本就高达625万。而且长时间的延误对于交易商来说,原本有利可图的交易很可能变成痛苦的亏损。除了成本增加之外,港口的延误情况会使整个航运行业造成连锁反应。
投资,知易行难,价值投资的原理大家都会背,然而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少之又少。本人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及现货铜、沥青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
笔者微信:yhhj88(长按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