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4日讯
1月14日,回到岗位的市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党委委员、营业管理部党委书记、主任占再清介绍,将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推动武汉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市两会期间,占再清提出,目前,我国建立了六省(区)九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人民银行也明确将会选择更多的地区进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武汉市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已把“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纳入工作任务,当前应积极把握试验区扩容机遇,加快推进,争取在新一轮的试点申建中赢得主动。占再清说,武汉市推进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面临机遇。
一是武汉市低碳转型发展形势较好。湖北省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首批低碳省区建设试点省份之一,武汉市2012年11月列为第二批国家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出台的相关文件也提出了构建绿色金融支持体系的设想。
二是绿色金融创新取得长足进展。湖北省是全国第一批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省份,且交易量及融资量居于前列。武汉市金融机构较早地承担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任务,多家银行成立了绿色金融专营部门。
三是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作为老工业基地,武汉钢铁冶炼、化工、水泥等传统产业占有一定比重。同时,武汉市实施产业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这些都需要海量资金持续性支持,应大力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占再清认为,对标先行地区,武汉市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仍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没有形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政策框架,组织体系和创新机制不健全,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尚未形成合力;金融市场组织体系与服务体系不完备,不同业态金融进展不一,绿色金融贷款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打造全国碳金融高地的基础设施建议还处于起步阶段,上海、广州都在发力抢占先机,武汉需加速前行。对于加快推进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占再清建议:
一是在市级层面抓紧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改革任务有序实施。
二是在市级层面出台系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激励保障与约束政策,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配置。
三是建立政府主导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全方位考核机制,促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金融机构、金融管理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
四是将绿色金融业务骨干作为武汉市重点引进和培育的高层次金融人才,比照武汉市高层次金融人才专项扶持政策给予扶持。
【编辑:肖翩】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