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实现总保费4399.69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国人寿其总资产规模突破5万亿元,达51735.24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5.8%。投资资产达49777.12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5.5%。上半年,中国人寿实现净投资收益970.09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72.45亿元,同比增长8.1%。
多项指标行业领先
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总保费收入、公司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等三项指标均保持行业领先。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实现总保费4399.69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内含价值达12508.77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4.0%;2022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为257.45亿元。新单保费为1393.58亿元,同比上升4.1%。首年期交保费为798.38亿元,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为302.26亿元,同比上升4.4%。续期保费为3006.11亿元。
其中,中国人寿个险板块整体稳健。
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个险板块实现总保费3524.87亿元,续期保费2740.16亿元。首年期交保费为689.57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为302.12亿元,同比增长4.7%。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同比提升1.76个百分点。个险板块新业务价值为241.85亿元,首年年化保费口径新业务价值率为30.4%。
代理人规模逐渐趋向稳定
8月26日,中国人寿副总裁詹忠在该公司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近几年,受各种复杂外部环境影响,寿险行业在深度调整,特别是个人代理人队伍下行,各家公司都在主动转型,都在找高质量发展道路。从目前来看,行业代理人规模还处于下行通道,但是下滑速度实际在放缓,有逐渐企稳的迹象。
詹忠表示,2021年,老七家寿险公司代理人规模从328万下滑了36.6%。今年上半年,老七家的下滑速度是14%,从速度上看是在减缓。从中国人寿的角度,目前的代理人队伍还是市场最大的,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采取稳中固量、稳中求效的措施。
据他介绍,从目前的结果看,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在量上面,中国人寿的代理人规模逐渐趋向稳定,今年上半年,代理人数量下滑9%。从环比看,6月比5月只有0.9%的下滑。在稳中求效方面,转型效果初显成效,中国人寿代理人的人均首年期交产能同比提升60.6%,提升还是非常大的;大专以上人员占比也在提升,1年内新人7个月、13个月留存率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但是压力对于行业来说还是会继续。”詹忠说道:“作为头雁企业,中国人寿会继续把队伍转型做好,有一点要强调,队伍成效要跟业务结合,不能就队伍谈队伍,要看市场份额。截至6月末,中国人寿的在寿险行业的市场份额达到20%,比第二名高出8个百分点。队伍转型成效要跟业务结合,队伍要体现在业务上。”
詹忠还提到,虽然整个行业队伍还在探底,但这也是各个市场主体加速转型的比较好的时机,转型是个过程,提升永远在路上,中国人寿将保持定力、尊重规律、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带领队伍走向职业化、专业化。
净投资收益超970亿元
今年上半年,市场剧烈变化给投资管理带来较大挑战。中国人寿寿险强化资产负债联动,坚定执行中长期战略资产配置规划,把握配置机遇,多措并举稳定投资收益。
据了解,中国人寿持续优化核心基础配置,根据利率波动和资产供给灵活调整传统固收资产配置节奏和品种策略,努力稳定票息收益水平和资产久期。此外,中国人寿把握权益市场调整过程中的长期配置机会,稳健开展投资布局,推动权益仓位向中长期配置中枢靠拢。同时,中国人寿加大另类投资模式创新,构建完善以非标债权类产品为基础
中国人寿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国寿寿险总资产规模突破5万亿元,达51735.24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5.8%。投资资产达49777.12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5.5%。主要品种中债券配置比例由2021年底的48.20%变化至47.00%,定期存款配置比例由2021年底的11.23%变化至10.26%,债权型金融产品配置比例由2021年底的9.41%变化至8.89%,股票和基金(不包含货币市场基金)配置比例由2021年底的8.75%提升至11.17%。
2022年上半年,国寿寿险实现净投资收益970.09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72.45亿元,同比增长8.1%;净投资收益率为4.15%。受权益市场波动、权益品种价差收入同比下降影响,上半年实现总投资收益985.42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4.21%。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4.16亿元。
从美股退市不影响生产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人寿举行2022年中期业绩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寿副总裁、总精算师利明光在发布会上回应了从美股退市的相关问题。
利明光表示,中国人寿从美股退市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中国人寿在纽交所挂牌交易的美国存托股交易量与公司H股的全球交易量相比有限;二是维持美国存托股在纽交易所上市和维持美国存托股及其对应H股在美国证监会注册,以及公司遵守证券交易法规定的定期报告要求及相关义务所涉及的行政成本较高。
利明光称,目前,中国人寿已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25表格,2022年9月1日将是存托股在纽交所交易的最后日期。后续存托银行将根据存托协议发出终止美国存托股的相关通知,并向广大ADR投资者说明后续安排。从9月2日至项目终止日之前,公司美国存托股可以继续进行场外交易,后期公司将根据相关规定及时提交15表格申请撤销注册。
关于中国人寿此次美股退市的影响,利明光介绍道,公司美国存托股与H股挂钩,从美国退市后,公司H股将继续在香港联合交易所进行交易。投资者如果愿意,可以将存托股转成H股,继续持有公司的股票。本次从纽交所退市不涉及存托股的回购,不改变公司股本结构,对公司H股发行量也没有影响,也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治理水平、境内外的上市地位以及客户权益。
下一步要推进“四化改”,构建“五大核心优势”
今年以来,中国人寿集团的人事变阵颇受市场关注。1月,原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白涛出任国寿集团党委书记;3月,银保监会核准其国寿集团董事长的任职资格;4月,中国信保原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蔡希良调任国寿集团,接替已达退休年龄的袁长清出任党委副书记一职,并于近期正式履职国寿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8月,赵鹏接任苏恒轩担任中国人寿总裁。
新领导班子上台后,中国人寿发展战略有何新规划?从规模角度来看,未来该公司将怎么走?
在8月26日中国人寿举办的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该公司董事长白涛表示,下一步将打好坚守和求变的组合拳,打造世界一流的保险公司。
白涛表示,目前,中国人寿走进了无人区,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未来怎么走需要公司积极探索和创新,总结这40年来走过的路来看,有两个关键词,坚守和求变。
当前,中国人寿十四五规划已下发,如何落实好该规划?对此,白涛表示,要推进“四化改”,构建“五大核心优势”。
所谓“四化改”即推进数字化改革、推进综合化改革、推进专业化改革、推进市场化改革;“构建五大优势”即构建产品服务优势、构建营销优势、构建生态平台优势、构建资金运用优势、构建良好的风险防控优势。
其中,在构建营销优势方面,中国人寿将凭借国内规模最大的销售队伍,将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生态平台优势,下一步在“保险+”的生态布局方面,从事后经济补偿,向事中风险干预和事前风险预防转变,支持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构建资金运用优势方面,中国人寿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供给稳定,未来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长期资金的同时,稳定公司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