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交易(3):关于缠论中的级别-季线年线指多少天

同学们,本来是想继续学习分型,想了又想,还是把关于缠论中级别的分析提前发了上来。

以下文章是一位真正的缠论高手所写,她的博客名是“西子凌波”,如果没有她,以我的悟性积累,恐怕永远进不来交易的门槛,她和缠师一样,是我想最感谢的人。

正文开始:

应群友之约谈下缠论中的级别。

娇的习惯是讨论问题从本质开始。

《教你炒股票81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cmz.html

中提到:

分型,走势类型的哲学基础是人性,因为人性具有自同构性,而走势是人性的合力结果反映在走势中,走势自然就显示出同构性。自同构性还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自组出级别来。自同构性结构就如同基因,按照这个基因,走势生长出不同的级别来。

缠论的哲学本质就是人性引发的自同构性以及由此引发走势级别的自组性这种象生命一样的现象。

禅师还提到,有多少种不同的自同构性结构,就有多少种分析市场的正确道路。

??缠论给出了走势类型,和分型笔这两种不一样的自同构性结构.换言之,这两个不同的自同构性结构,都可以独立地分析市场。(禅师后期解盘就演示了纯粹用分型能否延续成笔和各级别笔分型相生相克来完美分析大盘)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级别是走势按照自同构性结构这个基因生长出来的。

上面的语言是否很抽象呢?多看几遍,一定要理解。脑袋里撇开笔线段这些内容,知道走势就是人性引发自同构性结构并且生长出级别来这种现象。而且,每一笔成交都是人性的合力结果反应,理论的本质是从每一笔成交开始生长。

这里,理清一个概念很关键。就是走势这种自同构性结构象基因一样生长出级别来这种现象无论你用笔,线段去分析或者不分析他都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根本。

接着看解盘:《刚起来,下午解不了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bs4.html

这里禅师就说到:如果我们能找到交易中每一分笔(注意,不是上面说的笔,而是实际交易中的每一分笔)的成交,然后按照递归定义,就可以构造出整个走势类型与中枢的级别序列来,但这没实际操作意义,只是理论上的。而分型、笔、线段,并没有违反中枢的递归意义,只是用一种方法来确认具有操作意义的最小级别中枢与走势类型,其后的一切,依然按照递归的定义来。

禅师还在文中特别提出:请注意中枢的递归定义的存在性意义,与分型、笔、线段的操作性意义的区别。

由此可以知道禅师引入线段,是为了确定最小分析级别的中枢和走势类型,提高操作性。免去纯理论的从分笔成交开始递归的麻烦。但走势从分笔成交就反应人性合力从分笔就开始生长的存在性意义不变。

上面引用二篇缠文说明了 1:级别是按照自同构性结构这个基因生长出来的。

2: 禅师为了操作性而引入分型,笔线段构成最小分析级别中枢,走势类型切入生长程序。

既然级别是生长出来的,接着就提出了级别生长的方式:递归定义。

阅读 《教你炒股票84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cx4.html

缠师在文中说到:

其次,分型只是中枢与走势级别递归定义的一个启始程序,甚至可以说,并不是本ID理论中必然需要的东西,其目的,不过是为了中枢等的递归性定义中给出其最开始的部分,完全可以用别的定义去取代。例如,我们可以用收盘的价位去定义顶分型、低分型结构,也可以用成交量给出相应的递归开始部分,只要能保证分解的唯一性,就可以。

一般的递归定义,由两部分组成,一、f1(a0)=a1;二、f2(an)=an 1;关于第二条的中枢过程规则,是一直没有任何改变的,而关于第一条,其实,可以随意设置任何的,都不会改变中枢定义的递归性。而且,任何有点数学常识的都知道,f1(a0)=a1之前是不需要再什么递归性的,也就是,一和二之间的f1、f2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函数。

有些人一直还搞不清楚中枢,就是一直都搞不清楚这点。例如,可以用分型、线段这样的函数关系去构造最低级别的中枢、走势类型,也就是一中的a1,而在二中,也就是最低级别以上,可以用另一套规则去定义,也就是有着和f1完全不同的f2。这个问题其实太简单了,有点数学常识都不会有疑问,所以这问题,以后就不再说了。

为避免有人脑袋大,娇翻译下:一、f1(a0)=a1;二、f2(an)=an 1;

一、f1指分型笔线段构成最低分析级别中枢走势类型的规则(a0指分型笔线段)=a1指最低分析级别中枢,走势类型;

二、f2指低级别走势类型构成高级别走势类型的规则(an指低级别走势类型)=an 1指高级别中枢,走势类型;

从上文可以知道,缠论级别如何生长:先按照一套规则构造一个最低分析级别的中枢,走势类型,然后按照另一套规则生长出高级别中枢,走势类型。这两个不同的规则就是f1 f2.不要问有什么不同了啊,一个是从分型笔线段开始,一个是从走势类型开始。

(顺带讲下f1(a0)=a1 只是构成最低级别中枢走势类型,f1(a0)=a1之前是不需要再什么递归性的。不能在5分图上分段或者30分图上分段然后往前推1分图和5分图走势对应。虽然禅师笔和线段的划分原则非常完美,经常高级别笔和低级别线段,走势类型对应,但是理论上没有必然。实际运用中可以参考,也可以运用得很得心应手。但理论必须清楚,因为实盘是不允许一丝疑虑。2661-3067在30分图上只有一线段,但是它是5分级别走势类型吗?显然不是。)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选择在1分钟图上引入分型笔线段构成最低级别中枢走势类型,把他叫1分级别走势类型。

然后根据递归第二个公式来定义5分级别,30分级别。。。。。

也可以选择在5分钟图上引入分型笔线段构成最低级别中枢走势类型,把他叫1分级别走势类型。

然后根据递归第二个公式来定义5分级别,30分级别。。。。。

禅师说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只是观察走势的显微镜不同而已。

记得禅师还有在课文中提到60分图的1分中枢,呵呵。当初禅师要是以甲乙丙丁等来定义这些级别也许会给缠论学子带来的困扰少些。

讲了一堆缠论体系里严格递归定义后的级别,似乎讲完了级别,显然不是。

认真读过缠文的同学都能发现,禅师55课前后论述的级别是差一个级别的,55课前的一分趋势经常是55课引入线段后定义的一段而已,55课前的5分趋势下跌经常是55课引入线段后定义的1分趋势下跌。

有人就认为那是K线图级别和递归级别的区别,其实不是。那只是禅师人为切入这种自同构性结构象基因一样生长的这个走势的位置不同而已,55课前构成最低分析级别中枢走势类型的构件ao是笔,55课后构成最低分析级别中枢走势类型的ao构件是线段。了解了缠论体系的级别本质,这些都不影响走势分析的准确性。

解决了上面这个会给人困扰的问题,再讲下缠文中前期经常出现的K线图级别。

看《教你炒股票3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8x4.html

原文讲到:不同级别的图,其实就是对真实走势不同精度的一种模本,例如,一个年线图当然没有1个分笔图的精确度高,很多重要的细节都不可能在大级别的图里看到。而所谓走势的级别,从最严格的意义上说,可以从每笔成交构成的最低级别图形不断按照中枢延伸、扩展等的定义精确地确认出来,这是最精确的,不涉及什么5分钟、30分钟、日线等。但这样会相当累,也没这个必要。

用1分钟、5分钟、30分钟、日线、周线、月线、季线、年线等的级别安排,只是一个简略的方式,最主要是现在可以查到的走势图都是这样安排的,当然,有些系统可以按不同的分钟数显示图形,例如,弄一个7分钟的走势图,这都完全可以。这样,你完全可以按照某个等比数列来弄一个级别序列。不过,可以是可以,但没必要。因为,图的精确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真实的走势并不需要如此精确地观察。当然,一些简单的变动也是可以接受的,例如去掉30分钟,换成15分钟和60分钟,形成1分钟、5分钟、15分钟、60分钟、日线、周线、月线、季线、年线的级别安排,这也是可以的。

这段话就非常清楚的说明严格意义上递归的级别,和直接看K线图上级别的不同。最精确的级别不涉及5分钟图30分钟图,,,会相当累,,,,用5分钟,30分钟图等级别安排是个简略的方式,,,真实的走势不需要如此精确的观察,,,,还可以做简单的变动,,,,(一根筋的在想换5 30分的成15 60分那不是不一样了么,呵呵)

禅师的课程由浅入深,前期出现K线图级别讲解和后期严格递归定义后的级别讲解是前期考虑到了同学们的接受能力,和操作观察简便性。后期深入讲解理论的本质和几何背景是让同学们彻底了解理论,究其根源而心中无惑。

娇窃以为,只有彻底了解了整个的理论体系,才能对走势有正确的理解。比如走势这人性引发的自同构性以及由此引发走势级别的自组性这种象生命一样的现象中,有无介于禅师提到的5分 30分之间的级别呢?级别自组现象和叫成5分,30分又有什么关系呢.去看历史走势图,很好玩的。

正文结束

同学们,娇姐的这篇文章对大家理解缠论中的级别,至关重要。前些年我看到娇姐这篇文章时,如

醍醐灌顶。从此开始明白,在实际的交易中,没有必要过分纠结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其实你找到任意时间周期的图表都可以进行唯一的完全分类,从而指导交易。所以重要的不是级别间的关系,而是找到适合你自己的交易级别。

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对文章点赞,转发,评论。粉丝过500我会面对面和大家聊每天的实盘交易。

再见

上海医疗光学测量

光学影像测量仪

OGP影像测量仪

上一篇: 一起国有债权处置案背后:诈骗、利益输送,还是合法处置?-天津理财公司跑路赔付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