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股市博主”不写,可能也写不出的东西,花几分钟看看吧-股票资讯博主怎么变现

本人2006年入市,赚了一点,因为09开始股市不好了,就在11年底开始玩期货,14年股市好了又进去小赚了一把,但15年亏回去了,后来就不再玩股票了,但为了做期货,每天都跟踪大盘和个别股票。近期整理回头看的碎片感悟,整合写了个这篇东西,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牛熊市

1.股市分牛熊,牛熊产生需要一系列的条件,而且国内牛短熊长,往往要熊个3、4年,才会有1、2年的牛。

2.我经历每次牛熊市背后的逻辑都不一样。

2006年底开始,2007年9月高峰的牛市,回头看,其实是国有企业法人股要解禁,国家有意烘托出来的,不然法人股怎么变现。相应的,08年-09年跌的不成人样的熊市(大部分股票打了个1-2折),也是因为法人股的成本和2级散户完全不同,所以导致技术分析完全失效,什么支撑反弹,几乎不存在的。因为大家手里的成本,市场里20块买的,一个6,7年前股改才2块钱的,你能用20块的逻辑去分析2块钱的人什么价格肯卖不肯卖?国企股东卖了根本就不回转交易赚差价,今天不卖明天又要少赚10%,所以落袋为安,从此离场了,这才有1年可以从6124点跌到1664点这么夸张的事情出来(现在的新股民,大盘跌个2%就叫股灾股灾)

13年底的牛市,因为已经有股指期货,并且国家提倡金融创新(其实的起因应该是国外的金融手段太多太发达,我国觉得也要学习起来,防止一直小白以后被弄的更惨),但没想到国内习惯性的把经念歪,所以融资平台大放水,5倍10倍的融资杠杆,大量资金通过这个手段进入,从而快速推高股市,同时很多企业觉得自己手里的股票虚高,然后抵押给银行拿到现金可以享受一把高抛低吸。然而,融资杠杆和抵押的弊端就是不扛波动,一但震荡向下,会引起强行平仓的被动抛盘,这又和上一次熊市表现很像,就是卖的没道理、没支撑了,到了融资抵押价格的警戒线,必须要卖,结果连锁反应,跌跌不休,连国家队出来救市都没用。

19年这次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叫牛市,题材赛道狂涨不回头大家可能现在都清楚了,就是基金抱团,反正某股流通都在基金手上了,想拉多高就多高,看有几个散户能被骗进来接盘,同时因为基金的赚钱效应,申购资金源源不断的进来,基金也被迫继续推高手里的持仓股价,我之前从来没看见过基金的涨速、涨幅可以这么凶残的,大多一年就能翻2倍甚至更高,这还是基金?所以21年开始,一但进入资金减少,赎回开始,基金也被动卖出股票,然后又是连锁反应,之前涨的再多赛道股抱团股,照样给你跌的不成样子,没有技术支撑了。这次牛熊周期产生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之前股市太差,发不出新股,所以上市排队公司过会待发的股票高峰期有800多只,融资渠道断了,国家需要把股票发出去,也一定程度上用各种手段在推股市,我记得16年下半年开始每周接近10只股票上市,连续上了上千只,从原来的3500左右到现在的4700只左右了。

二、关于股指:

有一点要提醒新股民的,股指是一个动态的指数,他不是刻度,他是一个总体市值的比值,因为股市扩容,现在的3000点,早就相当于07年的1万多点了所以别想着股指怎么不涨上去啊。一个小泳池放100吨水,水位2米,一个大泳池,放300吨水,水位才50公分。

三、交易感悟:

总体关注的时间长,也做了10来年期货(期货交易双向T+0,相当于一个把正常股市时间压缩了几百倍),所以还是有不少感悟。

1.除非在牛市最后的疯狂主升浪,否则满仓一定不是最赚钱的,甚至是亏钱的。滚动交易,甚至每年只做1、2月反而赚钱。

2.建仓和卖出不要一蹴而就,冲动进出。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最高价和最低价只存在瞬间,那么就决定了只有极少数人能买到最低,卖到最高,所以每次买股票,你一次性买入肯定买不到便宜的,也卖不到最贵。那么就需要分批买卖,比如总资金100%,预计做3个股票,各30%,留10%机动。一个股票你要建仓,就先打5%,然后跌了再进5%,还跌就进10%,拉起来过你第一个5%了,再适当加仓,然后拉一波出一点。比如快速拉伸后的第一次高点出现,就等待一下调整后的第二次高点,如果这个高点比第一次的要低,那就要减仓了,如果反弹都不像样,那就考虑出清或者只留一点点底仓。这样能保证你买卖的平均价格都还过得去,这就算不错的了。

三、关于基金

基金就是你给钱让人家帮你买卖股票债券,让专业的人来做(虽然现在的基金经理越来越水)。

基金分很多种,偏股票的,偏债券的,甚至还细分做股票里某个赛道的。既然你买基金,你的最低要求是想获取超过平均收益,那么最好就是相对分散到各种基金和各个基金公司去,也不用多,3-5只足够了。尽量不要月底年底买入,因为基金公司要做市值,特别喜欢月底年底拉,这时候买容易变成高成本,但也不要教条,市场不好的时候,拉不动的,也会有人抢跑。

基金定投:定投的核心是坚持均匀时间用固定金额(不是固定份额)去购买基金,比如你每月买1000块,相当于价格高位的时候你买的份额少,低位的时候买到的份额多,3块的时候买了333份,2块的时候买了500份,1块5的时候买了666份,总计3千拥有了1500份,你的总成本就2块,哪怕你是牛市的时候开始定投,熊市的时候跌的姥姥家去了,但成本在变低,等待变高变现就行了,毕竟不可能10年一直不出现牛市的。变现的时候最好是经过一个完整的牛熊市,因为只有经历过熊市,你的单位成本足够低,到牛市的时候,单位成本足够高,这时候卖肯定赚钱,甚至在牛市初期卖都能赚钱。切记不要定投固定份额!这么做你的成本是高的。

再讲讲retis,一种发行不久,类似债券的东西,具体来讲就是国家把公共事业投资变成债券供老百姓投资用的,比如高速、自来水厂,现在还没几只在股市二级市场里可以买卖的。在二级市场就肯定有高溢价,被人在当股票玩,不过这东西我觉得可以关注关注,因为最先拿出来的肯定是优质的,不然谁会来买呢,而且这接近一年来,都涨的不错,如果有新发的,可以试试看的,国家不是号召家庭资产性收入嘛,现在房子是家庭资产,以后说不定各类债券变成家庭资产的大头了。

四.股票市场

万变不离其宗,机构和程序收割散户。不要相信自己手里的股票有多好能赚钱,当股指跌的时候,接近5000只股票有几只是涨的好的,而你有多大的自信能在5000只里面买到了那几十只?牛熊间隔周期是政策导向,但另外一个条件就是新股民进来给老股民送钱做解放军了,每隔几年总有一批攒了点辛苦工资的人要进来搏一搏,如果没新股民新增资金进来,股市涨不起来,因为哪怕有非散户资金进来推高股市,最终也要散户把资金买成股票,前人把股票变成现金回家的。我觉得最近这批韭菜应该已经是废了,再加上大环境不好,近期大涨的可能性不大,高抛低吸玩玩是个不错的策略。

五。技术、指标。

技术和指标有没有用,当然有用了,因为技术和指标就是研究大家的持仓成本和人性的,它本质根据以往以及当前的成交数据来分析大多数人在什么价格会做什么判断什么动作。比如10块的时候有点人买,涨到12这批人要卖,有批人观望,跌到11的时候,12卖掉的可能有一部分人接回,而观望的人入场,然后循环震荡,当涨到15的时候,又会有人进场出场,但瞬间跌回11的时候,那些11没进去的可能会觉得涨到15过了,11应该便宜,我要进去了,但跌到10.5的时候,那些10块进去涨到15没卖的人慌了,要保本,就卖掉了,有些人还是坚持不卖,跌到9块了,有人补仓有人割肉,跌倒8块,有人入场有人补仓有人才开始割肉,跌倒7块,15块进去的人已经躺平不想看了,补仓进去的还有子弹就继续补仓,11块的人开始割肉。同一个价格,不同持仓成本和资金量的人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样。

所以根据各个价位的成交量,持续时间,振动的幅度,就是做指标的核心思想,把人的反应给分析出来,什么时候有人会补仓的多,那么就跟进去赚一波小的,什么时候割肉的多,那么在这个价格跌的接近的时候先逃一步。

越复杂的指标在特定时间越有效,但先决条件越多就越难出现,那简单的指标用处大不大,其实很大,因为条件简单,所以判断大势很有用。比如均线系统,5日线、10日线、20日线、60日线看看支撑和压力的强弱。MACD,通过红緑柱和0轴判断一下当前是多强还是空强,切换的点大概是什么时候。

六.周期

分时图是一天里的成交价曲线,K线图是当前周期的最高最低价格,有些做短线的,就只看分时图,分时图的判断有效性就很短很短,可能就能指导你10分钟里的交易依据(因为10分钟后就变了),日线大概3-5天的强弱,周线可能个把月里的强弱。看不同的周期K线,做不同周期的涨跌。同一股票,看分时图的觉得今天是要涨的,但看日线图的会觉得这股票这周要跌,看月线图的,觉得这个月是震荡,不太会涨跌。

七.盈利了怎么办?

全部买光,落袋为安。

把利润拿出,固定资金在里面倒腾

把成本拿出,让利润在里面继续倒腾。

以上各种策略适合自资金到底是棺材本还是闲钱,自己选吧,我喜欢留利润在里面玩,本金出来以后有机会再出击,毕竟本金在手上了,心态是极好的,心态是做股票重要的一环(回头看上面讲指标的那段内容就能想通了)。

内容结束。

没打草稿。想到哪里写哪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炒股了(好像这个哏不好笑)。

一时间能想到的东西一口气写出来了,肯定还有很多没想起的,或者写的不严谨的,希望对各位初入股市的人有点帮助,我已经不玩股票了,但中国老百姓还是没啥赚钱的门道,让你们少点学习成本吧。

OGP

ogp投影仪

影象测量仪

上一篇: 一胎二胎奖3.5万,三胎奖10万,生育奖励动真格了吗?-生两孩奖励多少钱
下一篇: 一般企业4S店员工管理制度-公司工具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