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生育率跌破0.5,如果我国人口减少至7亿,会出现怎样变化?-计划生育减少多少人口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聆听史纪

编辑丨聆听史纪

(图1)中国人口示意图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长久以来一直保持在第一的位置,但是近几年

中国人口的增长率越来越低。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口对比2021年就减少了

85万人

,这也是自2016年到现在,

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的情况。而我国现如今

一胎生育率更是跌至0.5

令人震惊。

而也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让印度的人口在今年超越了中国,一举成为世界第一。

中国人口数量减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趋势会带来什么影响?

(图2)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人口

80亿

,而在2007年的时候,

联合国

对全球人类的增减情况做出过猜测,未来的四十多年里,世界人口依然会

持续增加

,直到2050年,全球总人口数量有望达到

92亿。

只不过我国人口发展却开始反着来了,联合国对此也作出了回应,中国的总人口会在

2030年

达到一个最高阈值,之后会出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知名医学期刊

《柳叶刀》

也对近期世界人口趋势发表了文章。

(图3)

文中对16年前联合国的预测进行了

修正

,认为世界人口会在2064年达到顶峰,届时世界人口将达到97亿人口,然后才会出现下降趋势。其中

中国会在2100年下降至7.32亿人

这个看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据我国第七次人口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现在的生育率已经下降到了

1.4

左右。所表示的大致意思就是,国家要想保持现有的人口,

生育率最低不得小于2。如果将意外身故或是因病离世加进去,那么生育率就不能小于2.1。

(图4)

而一个国家的生育率一旦

低于1.6

后,那么人口将会出现大幅度的

削减

,并且是无法挽回的。自从我国1995年到2015年推行的

计划生育

政策后,我国人口生育率一直处于

1.6-1.7

之间。为的就是控制人口大量增长。

而到了

2016年开放二胎

之后到现在,竟然只有惨淡的

1.4

。这个数据意味着我国极有可能陷入

生育缺陷

,虽然不排除有疫情原因,但在疫情结束时有专家预测过我国人口会迎来一波反弹。

(图5)

只不过总体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已经推行了

三胎政策

,但当代年轻人对于生孩子一事需要考虑的太多了。回应最多的基本就一点,

生活压力大,负担不起孩子,于是带来的结果就是晚生和少生。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调查数据调查,到

2020年我国劳动人口为8.9亿

,对比2010年却是降低了

4500万,

这种状况还在持续。国家的劳动人口是国家经济的直接来源,面对劳动适龄的人群下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增加,对我国经济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图6)

所以年轻人就更不愿意去生育,这种

恶性循环

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因此《柳叶刀》预测我国2100奶奶降低至7.32亿人口还算是比较合理。

人口对半削减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最直观的就是

环境影响

。我国现在的环境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的,问题根源就是

人类推动的科技发展,

所以造成环境污染也的确无法避免。

(图7)

而在疫情期间,大多数人都

足不出户

,只是在小范围活动,所以在减少外出的情况下,

环境污染情况达到了近些年新低

。当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问题,自然资源也可以这样理解。人少了,每个人能够支配的资源就多了,而且

储备量

也相对有很多。

(图8)

还有就是

就业率

和学生们的

升学率

,在竞争这般激烈的情况下,这两类是学生与成年人之间最重视的两点。人口减少那么竞争力就会降低,不用再同现在这般如此纠结于迷茫。再说大一点,人少了干坏事的也就少了,所以

犯罪率就会降低。

(图9)

而人口减少可不是只有好处,它就像是一把

双刃剑

,弊端同样少不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国家经济下滑,随着人口的降低,国家发展会出现

慢速、停滞甚至倒退

。经济发展依靠的是市场需求。

人少会导致我国内需不足从而失去消费市场,虽然劳动者的收入会增加,但相对的,物价这些也都会上涨,整体算下来,

个人的所得和支出根本就抵消不了大量人口减少所带来的损失。

(图10)

人口的大量减少也会让社会上许多

岗位变得很少

,高薪工作的机会确实会变多,但那些底层不可或缺的岗位就会变得很少。而他们所为社会带来的产品是那些小但不可或缺的商品。

人少虽然不会让岗位变消失,但减少的幅度是很大的,有着高薪岗位又有几个人会再考虑底层的需要。

岗位的大量空缺

在效率下降的同时,

物价成本便会大幅度上涨

。最终你就会发现,当下赚的钱和过去换算下来

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图11)

所以总的来看,人口的减少是对我们很不利的,因为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跨苏增长,与人口福利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学者

蔡畴

就重点测算了1982年到1997年的人口和经济数据。

根据数据显示,在这15年高速发展中,我国

人口红利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

23.71%

,因此人口红利一直都是我国比较看中的经济增长根本。如果人口削减到

7亿

,那么这些

人口红利将不复存在。

(图12)

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是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的,现在经济学家对于人口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成长型、稳定型、衰老型

成长型顾名思义指的就是

生育率要大过死亡率

,国家

青壮年人口占比最大

,这样的国家根本无需担心劳动力的问题。例如现在的

印度

,他们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图13)

稳定型则是

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维持均衡

,不会发生很大程度的失衡,来保持当代社会的

稳定性

衰老型就比较极端了,也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出生率太过低迷

。导致的就是

劳动力的不足,青壮年占比不多

,这样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图14)

所以说,人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人口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类社会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消费力,第一创新力。

人口不仅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载体,也是本国民俗传统的载体,也是精神文化、民俗传统的创造者,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发挥创造,所有的发展都将失去根基。所以说人口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的根基,只能多不能少。

(图15)

而我国建国初期是在

1981年

,这个时期的中国在外人看来是最好的阶段,因为青壮年的占比很高,而老年人占少成。所以在那个时候,中国处于人口的

红利期

。大量的年轻人所产生的劳动力为国家创造了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奇迹。

只不过之后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对社会资源的需求量就会加大。为了那些自然资源,很多人都在

无节制的大量开采,

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破坏,再加上当时并不富裕的中国,人口过多也的确负让国家有些

超负荷

(图16)

所以我国便实行了计划生育,在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时,国家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并且也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了。

1982年-1999年

期间,中国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对等状态,因此进入了一段时间的稳定状态。

(图17)

可是在

2000年

时,我国人口发生了

较大的转折

,这一年,全国

65岁高龄的人口占比达到了7%,0-14岁的人口仅有22%,生育率降低到了1.53。这时候其实已经出现了人口偏向老龄化的趋势。

到了

2010年的第七次人调研,我国生育率也只是维持在1.67左右,这年的0-14岁儿童占比也较低到了16.6%左右,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达到了8.87%。

这更加进一步的推动了老龄化社会的进程。

(图18)

2015年,

我国劳动人口首次出现了拐点,以至于到现在老龄化的问题还在逐步加深。幸运的是我国现在已经有了

鼓励三胎的政策

,但对此在社会上引起的讨论也很大。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

影像测量仪器公司

ogp非接触式光学影像测量仪

影像式测量仪

上一篇: 一股民晒炒股收益:一年亏掉1040万,还跑赢了1.72%股民-股民每年投入股市多少钱
下一篇: 一胖毁所有,当年花美男张根硕如今胖到认不出,神似身旁的吉祥物-张根硕李弘基金希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