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织成百态活——潍坊滨城公司系统化擘画民生产业布局掠影-潍坊公司增资

鲁网8月10日讯(记者 王玉龙 荆小泷)

水电气暖,民生须臾不可离。

作为国有企业,潍坊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时刻牢记使命担当,以系统性、前瞻性、可持续眼光和发展思维擘画民生产业布局,不断加大供暖、供气、供水、分布式能源等民生和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在惠及全市人民、助力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取得初步成效。本期推出“‘一网织成百态活’潍坊滨城公司系统化擘画民生产业布局掠影”系列采访第一篇章:“大环”雄心。

“大环”雄心

一张挂图挂在潍坊市能源集团的会议室里,《潍坊市天然气环网项目选线图》几个大字格外醒目。阔大的地图上,蓝色的现状主管网,红色的规划高压主管网,纵横交错,特别是一圈北到滨海、南到诸城、东到高密、西到青州的环状红线,将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无缝连接,与现有管网接驳,坚强而致密。

倒排工期表、责任分工树、作战路线图……这个由潍坊滨城公司投资的潍坊史上最大的燃气项目,今年年底前将正式开工建设,2023年一期工程建成投运,2025年底前全部建成,将能满足未来30年潍坊全市燃气需求,为全市经济及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缘起:补足天然气保供能力“短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天然气市场快速发展。天然气消费量从2000年的247亿m³增长至2021年的3726亿m³,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2%增长至9.5%。

2020年,潍坊市用气量已达17亿m³,2021年增长到19.5亿m³,预计2035年用气总量可达40亿m³,现有管网天然气供应问题隐忧凸显。

另外,目前途径潍坊市的只有中石化济青一线、二线及泰青威三条管线,各个市县只是在一条管道上接驳口,不具备多个气源接入的条件。根据上级建设计划,近年还将有中石化北干线、济青附线途经潍坊,但全市尚未有建设市级燃气环网管道,即使有主干管路经过,也无法形成多气源互联互通、无法与上游气源形成有效竞争,不利于降低气源成本和保供机制的形成。

据了解,省内的烟台、济南、淄博等友邻城市已经建成或在建市级燃气环网,为提高当地供气保障能力、降低购气成本、降低生产企业和居民用气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立足长远发展,潍坊市发改委、市城管局联合编制《潍坊市市域燃气发展规划》。以编制规划为契机,借鉴外地经验,规划建设市级天然气环网,全部接入途径潍坊市的各大长输气源,使每个县市区都具备接入多个气源的条件,真正实现上游气源的充分竞争。

解决:高标准“大环网”即将开工

发展天然气是实现“双碳”目标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向前的重要措施。为推动全市天然气事业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供气保障水平,降低供用气成本,潍坊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主动担当作为,会同寒亭区政府和潍坊市发改委进行了深入调研,着手组织建设潍坊市天然气环网项目。

“大环网”项目,由潍坊滨城公司旗下潍坊市能源集团和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合作建设,其他相关企业参与,共建设DN800天然气管道约670公里,其中,东线、西线、南线、北线干线管道470公里,支线管道约200公里。项目总投资约65亿元。

该“大环线”上接国家管网和中石油、中石化的省级干线,下连潍坊市各县、市、区,拟设24座阀室,5座分输站,项目建成后,将与潍坊境内6条国家天然气主干线联网,可保障潍坊市未来30年供气需求。项目力争2022年底前正式开工建设,2023年一期工程建成投运,整体工程2025年底前竣工。

目前,具体项目已进入选址论证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滨城公司选派精兵强将,集中力量做好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尽快开工、早日投运。

前景:一网织成万物丰

作为潍坊史上一次开工规模最大的燃气基础设施项目,“大环网”将同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实现多气源供应,满足全市天然气气源需求。项目建成后,将与中石化龙口LNG项目、山东中世天然气,以及潍坊境内济青一线、济青二线、泰青威线、山东管网东南干线进行连接,实现多气源供应,有效解决潍坊市燃气安全稳定供应问题,改善城市供气现状,提高储气调峰能力,对保障全市天然气供应、完善我市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补齐天然气产业发展短板等具有重要意义。

降低全社会用气成本。建成后,将连接途径潍坊的全部天然气长输管道,与各县市区城镇管道互联互通,使上游气源形成有效竞争,提升气源保障能力,避免无序建设和重复投资,降低气源成本和全社会用气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大环”运行后,能加大潍坊市使用天然气的比例,对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优化能源结构、落实节能减排任务,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调整城市能源结构,打造综合能源发展模式。“大环线”的建设能够很好地契合能源发展战略,合理利用各种气源,使潍坊市燃气事业发展与其它各项建设协调发展,打造综合能源发展模式。

背后:“一张网”下的责任担当

“大环网”的背后,是潍坊滨城公司一以贯之的责任担当。

滨城公司的燃气板块,肇始于亿燃天然气业务。

潍坊亿燃天然气有限公司于2014年开始在寒亭区发展天然气项目。2017年,潍坊滨城公司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取得亿燃公司51%的股权。滨城公司的控股为亿燃天然气在资源、资金、融资贷款、项目审批、工程建设、政策争取支持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控股亿燃公司后,滨城公司实施了天然气“村村通”工程,2.65万户农村居民彻底告别燃煤烧柴液化气的历史,区域内所有街道全面覆盖,各街道燃气管线互联互通,有力地助推了新型农村人居环境打造。投资11亿余元,完成寒亭区“汽改水”改造攻坚,建成高温水管网113公里,完成移交改造362个住宅小区,实现供热直供到户,打通了城市供热“最后一百米”,连续两年获得潍坊市“供热服务先进企业”称号。

国有控股前,亿燃公司合作工业用户仅有60家,年收入 427万元,销售天然气总量170万立方,毛利润年仅约40万元。国有控股后,亿燃公司在滨城公司的帮扶引领下,加大走出去力度,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秉持做优存量,布局增量的发展理念,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规模与效益兼顾,突出创新发展主线,积极探索新领域,布局新业态。公司成功与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等20家重大用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承担了120家工业用户的供气任务,日供气量可达100万方以上。

依托亿燃公司,滨城公司不断拓展能源布局,现已建成加气站7座、储备调峰站4座、122MW的园区分布式能源站1座,逐步完成了5个工业园区通、镇镇通、部分村村通的战略布局。投资近30亿元布局建设的水、电、气、暖一体化项目已初具规模,预计可实现产值30亿元,年可实现利税5亿元。

一张大网坚强覆盖,既让居民得实惠,又给企业增效益,能源板块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在“网”下蓬勃生长。

奋斗:织密这张网 能力再升级

为加快促进区域能源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和大能源战略实施,滨城公司整合旗下滨投天然气、滨投热力、滨投分布式能源,于2021年2月成功组建潍坊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打造“大能源”格局,构建可分、可组、可控一张能源网,以“立足潍坊、辐射山东、面向全国,打造国内综合能源服务的引领品牌”为目标,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引领下,致力于加快促进能源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和大能源战略实施,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围绕“水、电、气、暖”综合能源发展思路,滨城公司及能源集团有效整合各业务板块资源,优化组织结构,力求业务布局合理、资源整合有效、人才信息共享,推动能源产业实现集团管控一体化、板块运营自动化、产业发展规模化。

目前,滨城公司及能源集团天然气主管网建设投资已达8.4亿元,铺设天然气管网的主干管网及支线管网380多公里,建立了自有的LNG调峰储备站,储存规模约66万Nm³,规划建设了LNG、CNG加气站7座,成立了危化品运输公司,拥有LNG槽车22台、CNG管束车10台、LNG加注车5台,日供气能力达72万方;与青岛港LNG码头、天津港LNG码头签署合作协议,具备一手气源,在极端和严重缺气状态下,三气源可确保清洁取暖用气需求。

同时,滨城公司及能源集团不断打造智慧化能源网络体系,创新推行智慧供热调度管理平台。建立SCADA、GIS等为基础的燃气调度系统,以SACAD数据采集系统为基础,适配相关场站、管网等数据采集监测点的硬件建设和设备选型;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辅助,对管网的基础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全面实现实时在线的一体数字化管理。

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肩扛民生使命责任,近年来,潍坊滨城公司把能源板块作为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在实施供暖、供气、供水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以前瞻性、可持续的眼光和发展思维擘画新能源产业布局,积极拓展综合能源产业链条,联系上游、强化内功、挖潜终端,有效破解制约能源产业发展瓶颈,实现光伏、燃气、装备的冷、热、电、暖协同发展,逐步统一区域能源市场,打造业态更全、产业更稳、效益更佳的多元综合能源供应端。

潍坊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邵红刚表示,站在新起点,潍坊滨城公司将立足服务保障民生,勇担绿色发展重任,紧紧围绕能源发展战略,以服务区域经济、支撑能源建设、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聚焦主业实业,强化创新驱动,坚定不移的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能源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滨投力量。

影像仪公司

影像仪测量

3d光学测量仪

光学影像量测仪

上一篇: 一网打尽!最优秀的指数增强基金都在这里-分级基金排名
下一篇: 一美元对美国人相当于一元钱对中国人吗?-72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