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召开的全市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动员大会,吹响了保山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五大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五年大会战的号角——
按照《保山市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全市共实施“五网”项目296项,总投资1619亿元,初步建好互联互通、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五大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一经一纬地织好保山跨越发展的基础,一经一纬地编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保山篇章。
路网全速推进
“两纵两横一边一联”高速公路建设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保山高速公路建设捷报频传:首先是保施高速公路宣布2019年底要建成通车,接着是东南绕城高速公路也宣布2019年内要建成通车。
高速公路建设是保山路网建设的重中之重。根据需要,保山围绕编号为G56的杭(州)瑞(丽)高速公路建设连接线,规划了一张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贯通沿边、辐射周边的“两纵两横一边一联”的高速公路网。
“两纵”之一是保山至泸水高速公路+昌宁至保山高速公路;之二是保山至腾冲高速公路+保山至施甸高速公路。“两横”即G56杭瑞高速和这条路的复线。“一边”指沿边高速公路,线路走向为泸水—腾冲—陇川—瑞丽—芒市—永德—孟连。“一联”即东南过境绕城高速公路。
当前,正全速推进“两纵两横一边一联”8条高速公路,即保泸高速、东南过境高速,昌保高速、保施高速、施(甸)至链(子桥)高速、腾猴高速、腾陇高速、芒(市)孟(连)高速象达至链子桥段。
路网建设的另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是,今年6月26日上午11时10分,经过11年的艰辛奋战,大瑞铁路控制性工程大柱山隧道平行导洞贯通。这意味着,离正洞贯通的时间已经不远了,离高速铁路来到保山的时间也不远了。
航空网改造扩建
两座吞吐量超百万级机场
2016年以来,保山机场、腾冲机场客流量持续高增,至今共开通36条航线,直通国内20多个城市。2018年,保山两座机场旅客吞吐量均突破100万人次。
改扩建保山机场、腾冲机场,已经势在必行。
2018年9月28日,保山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项目分三期实施,首期含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的新建航站楼和滑行道、停机坪等设施,需征地548.2亩,概算投资102708万元;二期项目包括向北延伸600米跑道,以及绕场道等设施,需征土地566.8亩,概算投资114000万元;三期主要是新建一条交叉跑道,实现大型客机双向起飞,规划用地约2440亩。工程完工后,可满足年吞吐180万人次。目前,项目进展较为顺利,一期工程新航站楼、停机坪等预计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紧接着开工的腾冲机场扩建项目,也如期进行。该项目总投资8.98亿元,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完成投资7.15亿元,除T1航站楼改造为国际候机楼工程外,其他工程已竣工。
下一步,保山市还将分步实施昌宁、施甸、龙陵通用机场建设,目标是到2030年,将保山发展成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我国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前沿的航空门户和通勤通用航空基地。
能源保障网
重点打绿色能源牌
能源是指能够提供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等能量的资源。保山丰富的水电资源、地热资源等,是上天赐给的宝贵财富。根据规划,全市能源保障网建设共实施重点项目87项,投资321.5亿元,包括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安全高效智能电网、区域性电力互联互通枢纽、天然气利用试验示范区等。到2020年,全市将建起优质安全的能源保障网,能源工业增加值达100亿元。
电网建设方面,几年来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得到扎实推进,500千伏永昌输变电工程加快建设,2018年电力新增装机容量29.24万千瓦。到2020年,全市水电装机容量将达446万千瓦,建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延伸至缅甸北部的区域电网。
油气管道方面,中缅油气管道建成投入运营,保山中心城市在全省率先用上中缅管道输送的天然气。施甸、龙陵等支线即将投入使用,是惠及千万老百姓的大工程。
尤为重要的是,保山在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实现了跨越——充分开发保山富集且品位高的硅矿资源,矿电结合,发展硅基础材料产业,把水电硅材打造成千亿级的大产业、把保山打造成全省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具体就是在保山工贸园区“硅基产业园”部署20GW单晶硅棒项目,并积极开发其下游产品。目前,保山隆基年产5GW单晶硅棒项目已经达产、二期年产6GW单晶硅棒项目预计10月可点火投产。另外9GW单晶硅棒项目,计划布局在昌宁“园中园”和腾冲“园中园”。
本报记者董国平
责任编辑:禹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