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一趟全部搞定,还不用出镇,真方便。”6月1日上午,在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方培智为新装修完的房子办理完水电过户、燃气新增手续。他说,之前水、电过户分别得跑不同的营业厅,燃气新增还得跑嘉兴去办,现在一个窗口全部就可办好手续,这样的政务服务创新真正服务于民。
6月1日,南湖区公用事业单位集中入驻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启动仪式在余新镇举行,标志着南湖区在全省率先实现水、电、气、公交、市民卡等公用事业服务在镇(街道)“一窗受理”“全域通办”,创新打造了公用事业服务在基层政务服务平台集成的南湖模式,实现群众和企业公用事业服务事项“一门”“一窗”“一次”办。
南湖区政务数据局(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冯月苹介绍说,水、电、气、公交、市民卡的“一窗”集成改革,能让公用事业单位“减厅、减员、减专线”,群众和企业办事“减环节、减材料、减跑次”。
聚焦群众企业需求,高频事项广覆盖。此次入驻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的公用事业服务包括水、电、燃气、公交、市民卡等5大类,共计51个事项,还有华数电视有线电视开户、家庭宽带新开2个事项同时入驻。
其中,嘉源集团入驻包括水费缴纳、水表过户、给水申请、用水性质变更等14项高频涉民涉企用水服务事项;燃气公司入驻包括气费缴纳、气表过户、气表销户、个人客户接气申请等10项高频涉民涉企用气服务事项;电力公司入驻包括低压居民新装、低压居民过户、低压小微企业用电新装申请、峰谷电变更等11项高频涉民涉企用电服务事项;公交公司入驻包括城际通卡购买和充值、老年卡、敬老卡、爱心卡等申领和补办等6项高频公交卡服务事项;市民卡公司入驻包括市民卡信息查询、挂失和解挂、钱包和账户充值及撤销、密码解锁等10项高频市民卡服务事项。基本涵盖绝大部分的公用事业服务高频事项,并将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增加和调整。
聚焦“就近跑一次”,实现“一窗可办”“全域通办”。南湖区11个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各设立“公用事业服务”窗,针对上述53个事项提供“一窗式”服务,并实现区内“无差别受理”。
南湖区抓住“人”、“系统平台”两个核心,打造公用事业服务“一窗受理”南湖模式。研发了“一窗平台”公用事业服务模块,将水、燃气、公交卡、市民卡等公用事业单位事项受理端集成在一个平台上,打破“专线”限制,减少材料重复提交,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实施“人员统筹管理”,相关公用事业单位采取共同委托方式,由第三方聘用14名工作人员,经严格岗前培训后入驻镇(街道)政务服务大厅提供服务,采用标准化管理、统筹调度、差异化考核等方式,确保全区11个窗口服务“零打烊”。
聚焦“群众多元可办”,推行高效“线上办”“自助办”“流动办”。南湖区全面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好公用事业服务线下“一窗受理”,同步做强“线上办理”和“自助可办”服务。目前,53个事项中,网上可办率71.7%,“浙里办”掌上可办率64.2%,APP或微信公众号可办率75.5%,24小时自助机可办率30.2%。
下一步,在提升公用事业服务由“网上”“掌上”覆盖率的同时,向“好办”、“易办”转变。探索“未来大厅”模式,镇级中心设专职审批人员、咨询导服、受理(办理)队伍,大厅配套导服专员、受理专员、智慧专员三类专员,“导服专员”统筹大厅内日常事务、综合咨询、合理分流办事人群;“受理专员”从事综合受理工作;“智慧专员”从事掌上办、网上办等全程电子化申报指导工作。结合“美好生活号”政务服务“大篷车”的流动式入村进社区服务,推动政务服务由“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构建“政务服务大厅+流动大厅+自助大厅”的“15分钟便民政务服务圈”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