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访谈|3年撬动资金249亿元,成都经开产投基金驶上“快车道”-龙雏基金

15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对外开放大会举行。本次开放大会旨在动员全区上下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发展的

重中之重

,凝聚起高度的开放共识、汇聚起澎湃的开放动能,为加快建设“一高地三区”、开启“再创业”新征程提供坚实的推动力和支撑力。

近年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创新、开放发展,以敞开的怀抱、开放的姿态、创新的举措持续深化投资促进机制改革……

其中组建政府引导基金,即经开产投基金(龙雏基金)就是开放创新的典型举措之一。

2018年4月,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进一步整合国资国企优质资源,组建了经开产投基金。经过3年多的发展,经开产投基金母基金规模己达

75亿元

,子基金认缴规模达

249.02亿元,

在成都市各区县中名列前茅,先后荣获母基金周刊

“中国母基金行业百强”

和清科创业

“2021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50强”

称号。

清科创业“最具影响力投资人”

2021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50强

3年以来,经开产投基金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承担了哪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未来如何创新发展?就上述问题,一点资讯近日独家对话了

四川省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登琼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璐两位专家。

2018年,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直面汽车产业深度变革、重大产业化项目扶持诉求高、资源资金要素日益收紧等现实问题,积极探索以资本的力量干事、以平台的思维成事,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产业基金的乘数效应,以小博大,推动产业建圈强链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龙泉驿区政府发起设立成都经开产投基金,旨在构建以基金为核心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区域实体经济发展,助推产业转型。

基金采用“母基金+子基金”的投资模式,聚焦汽车、智能制造和航空航天等经开区优势产业细分领域布局子基金。

经过3年多的发展,

经开产投基金母基金规模已达75亿元,子基金规模达249.02亿元

,在成都市各区县中名列前茅。与之合作的大多也是国内知名和省市国有的投资机构,如深创投、中金资本、航天科工、国投集团、吉利汽车、川发展、成都产投、成都金控等。

对于经开产投基金取得的成绩,刘璐表示,产业投资(风投)难度极大,特别是“天使”类的投资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很高,往往投资十家成功一家都会被认为是不错的成绩了。“从数据上看,成都经开产投基金的‘战绩’非常好,而且由于刚刚成立三年,尚处于‘小试牛刀’的阶段,后续随着产业基金运作的日益成熟,成效有望更为显著。”

在设立之初,经开产投基金就坚持“以投代补”模式,强化顶层设计,突出产业引导宗旨

。对此,刘璐分析认为,“以投代补”模式是非常好的一种尝试,也更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并且能够提高产业扶持的效率,既“不养懒人”,又能促使财政资金的保值和增值。“这种模式更为突出的一个优势,是能够促使落地项目/企业与落地区域政府一起共同成长,并分享企业上市后的成果。”

贾登琼也表示,“以投代补”即以投资替代政府补贴,这种模式下,政府所获收益不仅仅是以往的就业和税收

。同时,政府作为股东,还能直接分享到项目成功带来的红利分配,这大大提高了政府财力和对项目再投资的回转能力

据悉,龙雏基金公司成立以来走访接待企业

160余家

,已助力8个重大产业项目引进、总投资金额

逾350亿元

,预计项目达产后总产值可达

400亿元以上、税收近15亿元

、新增就业人数

5000人

以上。由此可见,“以投代补”通过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推动重大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做大做强,在政府产业转型升级和项目招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月31日,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光电气)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3年来,产投基金依托区内优质产业基础以及项目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双重优势,通过母基金业务与国内一线或具备深厚产业背景的创投机构、国有资本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经开区。

数据显示,目前,经开产投基金已设立子基金

13支

,子基金实缴到位资金

182.38亿元

,其中区财政通过产投基金投入

资金3.71亿元

,撬动社会资本杠杆倍数为

48倍

可以说,经开产投基金充分发挥了其政府引导基金的核心功能。“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最重要的是起到‘四两拨千斤’式的引导作用,而不是作为‘主力选手’下场‘参赛’。” 刘璐分析表示,一方面,一些战略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在创业初期的确需要资金的扶植,毕竟万事开头难;另一方面,政府入股更重要的是起到一种“背书”的作用,毕竟不论投资金额的多与少,这都代表着一种来自政府层面的认可,这样对企业后续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和办理银行贷款等可能都会有较大的帮助。

贾登琼则从经开产投基金的发展总结了两个“硬核点”。“一是建立多元的投资‘朋友圈’。通过投资子基金,经开产投基金和深创投、航天科工、中车资本、川发展、成都产投等国内知名的投资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进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实体经济。二是要培养自主投资研判能力,充当资本与实体企业的桥梁。

社会资本是逐利的,作为政府引导基金,应该主动挖掘优质企业,充当资本和实体经济的连接桥梁,或者与社会资本联合投资优质项目,实现多方共赢。”

据悉,龙雏基金自主管理的双创基金、川经龙雏基金等也投了十余家企业,对外投资资金逾10亿元,有部分也是与社会资本联合投资。比如2020年投资的

宏明电子和国光电气,

前者撬动社会资本逾3亿元且投资后净利润已实现近3倍的增长,后者撬动社会资本逾1亿元并已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取得近6倍的投资浮盈。

摄影师 嘉楠

对于经开产投基金未来如何创新发展,刘璐认为,首先是要选对符合成都经开区发展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其次是对准备投资的具体企业要仔细甄别,确保其具备高成长性,特别是成长为“独角兽”或行业领军及龙头企业的潜力。

“此外,也要考虑该项目和企业的落地对当地的就业和税收、经济增长(GDP)等有着较好的带动作用等各种因素。”

贾登琼则认为,一是要强化市场化思维,重大产业项目引进既是产业基础的比拼,也是地方财力的比拼,投资规模越大竞争力越强。“我们成都的政府引导基金要做好基金招商,一定要树立市场化和金融撬动的意识,利用社会资本来招商,去争取有明确退出路径的项目和市场化投资条件,为面向社会募资、放大金融杠杆创造基础条件。”

二是要重视新的机遇,比如北交所的设立。北交所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其设立体现了高层对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高度重视,符合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明确且缩短了中小企业的上市路径,将引导大量政府和社会金融资源流向创新型中小企业。“因此,我们应该去尝试开发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招商或投资产品,

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引导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

经开资本集团(龙雏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基金公司未来将立足主责主业,强化金融思维,创新金融手段,以“基金招商”为抓手,从巩固和扩大基金合作“朋友圈”,担当资本市场

“领头羊”

,从巩固和推进基金投资乘数效应,担当资本撬动的

“主力军”

,从持续优化和创新项目招引的体制机制,担当资本招商的

“排头兵”

等方面,实施金融撬动战略,充分发挥产投基金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为全区招商引资和建设

“一高地三区”

贡献金融力量!

文|林中路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厂家

影像测量仪器公司

测量仪器上海

上一篇: 一点开手机,发现变黄码、红码了咋办?最全解答-厦门康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下一篇: 一点资讯年度生态盛典发布“长风计划”:亿元扶持内容创业-沸点资讯股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