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中汽协
从EDR目前售价来看,国外EDR单价数千美元以上,国内EDR的价格也在千元级别,如特斯拉EDR套件官方报价为1200美元。假设80%的新车选择EDR方案,按1000元价格基数算,届时整体将有百亿的市场体量。巨大的市场体量下,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投资浪潮。
新赛道开启,目前产业链上有哪些潜在玩家?
在了解目前市场上有哪些玩家之前,先来通过EDR产品结构及技术路径来了解下相关产业链。
从产品结构上看,EDR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主控芯片(MCU)、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和传感模块等。其中,传感器负责数据采集,主控芯片则将采集的状态信息解析压缩后写入存储单元中,通过汽车CAN数据总线接收和发送实时数据。除了产品本身外,EDR整体运营中还涉及到配备路径和数据提取。从配备路径上,EDR目前主要是集成于汽车安全气囊控制器(ACU)上。当汽车发生事故时,ACU感知碰撞强度信号,控制车内安全气囊的起爆,EDR则负责记录汽车事故数秒内时的行车信息。
因此,EDR需求的快速提升将带动产品集成商以及车规级MCU、存储、电源、传感器、汽车安全气囊、数据提取等相关产业链公司的发展。不过,从目前来看,目前国内厂商独立供应乘用车EDR硬件产品的公司并不是很多,多数厂商在商用车EDR领域有布局,也有部分公司拥有相关技术能力但未量产相关产品。
以下盖世汽车将结合相关券商研报以及上市公司互动平台问答,对EDR产业链相关公司进行梳理,供行业参考。
面对EDR法规的即将实施,均胜电子指出,EDR国标实施前,公司的EDR基本上是根据过去自身经验或整车厂要求记录相关信息,如车辆运行信息、全气囊点爆信息、安全带预收紧信息等。国标的出台,将有利于企业更进一步细化相关信息记录的精度,为整车厂提供更加准确的被动安全解决方案。
整体来看,EDR正在成为新的蓝海。不过从目前来看,在乘用车市场已有布局的企业不多,明年强制上车还存在产能及技术上的挑战。此外,有人士指出,EDR虽然前景广阔,但未必能带来新的创业机会。这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是EDR的制造有一定技术门槛,涉及芯片、软件等多个产业链环节;另一方面,由于乘用车EDR采用前装模式,对于车规级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独立的EDR厂商进入整车厂需要较长的验证周期。这意味着,现有技术提供商将有更多的机会,不过具体能否抓得住,还要看企业综合实力,尤其是技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