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驱动、智能网联等新技术异军突起、融合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迎来转型升级的新契机,不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取得和保持市场优势的能力,是企业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延展性且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袁文博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营收高速增长、持续创新驱动,轻量化、“软件定义汽车”两大板块表现亮眼,且整体盈利仍保持了18%的同比增长,不过增速有所放缓。新能源汽车板块收入利润加速增长,同时头部企业技术迭代加速、产业链布局延伸,正在构建超级“护城河”。同时,纵观中国2022年新入围企业多达10家,受“赛道”轮换影响,新兴板块企业兴起,新入围企业的主营业务多与轻量化、“软件定义汽车”等密切相关。
罗兰贝格副合伙人周梦茜在对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发力、组织力、资本力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新时代制胜产业链生态的关键成功要素。在研发力上,中国百强零部件企业对于技术创新高度重视,因此在研发领域的资源投入不断提升,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和轻量化业务板块,研发投入金额保持高速增长。创新型企业依靠高研发投入切入新赛道,以期维持技术优势;传统企业依靠研发转型追赶“新五化”浪潮,以期构建面向未来的“护城河”。在组织力上,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等趋势下愈发凸显的人才缺口,企业需积极做好针对性补强,并设立差异化激励机制,最大化挖掘人才潜力。在资本力上,头部企业在管控风险的同时,应通过资本化运作有效保障供应链稳定,同时加速海外投资和产能扩张,积极补强研发短板,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则对汽车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表示,目前汽车市场在有关政策支持下,已经全面恢复正常。同时也应看到,行业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制约,稳增长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陈士华还带来了中汽协的最新预测: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700万辆,同比增长3%左右,其中下半年或同比增长12%。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变得越来越强大。我坚信,未来几年甚至在更长的时间内,它们将进一步发展,在芯片、复杂系统等领域迎头赶上国际先进企业。我们应该对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巨大发展空间是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天独厚的核心优势。”辛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