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铝合金门窗建材市场

文章目录:

1、尹以桥:华创会让创业路越走越宽2、新闻多一度丨周光召逝世,23位“两弹一星”元勋仅剩2位还在世3、著名金属材料科学家、冶金教育家章守华逝世,享年106岁

尹以桥:华创会让创业路越走越宽

中新网武汉11月14日电 题:尹以桥:华创会让创业路越走越宽

作者 武一力

“华创会为海外华侨华人投资湖北、投资中国以及在海外发展,都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结缘华创会18年,未来集团总裁、湖北非洲民间商会荣誉会长尹以桥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图为未来集团总裁、湖北非洲民间商会荣誉会长尹以桥。受访者供图

20世纪90年代中期,原本在武汉理工大学任教的尹以桥下海经商,远赴非洲马达加斯加创业,主要从事铝合金门窗加工及建材贸易工作,公司迅速从一家小型加工厂成长为马达加斯加最大的铝合金门窗加工企业。

在此后的六七年时间里,尹以桥和合作伙伴深挖门窗加工、玻璃深加工、建材贸易、矿产开发等领域,产品覆盖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肯尼亚等地。但由于在国外缺乏后方支持和配套服务,创业“瓶颈”也随之而来,这让尹以桥产生了回国投资兴业的想法。

2005年,尹以桥在朋友引荐下参加第五届华创会,通过大会签约武汉市汉阳区黄金口都市工业园,投资1000万美元购置30亩土地,建设了一个面向非洲市场的出口基地;整合国内资源,成立了“未来集团”,自此开始在中国与非洲同步发展业务。

18年来,尹以桥已参与十余次华创会。他表示,见证了华创会的成长,华创会也帮助自己在非洲的创业路越拓越宽。如今,未来集团已在非洲7个国家建立了工厂。

与此同时,长期在非洲生活的尹以桥利用自身熟悉当地营商环境、配套政策和风土人情的优势,帮助湖北不少企业实现了从“走向非洲”“落户非洲”到“扎根非洲”的转变。

在尹以桥看来,华创会提供了三方面帮助:一是让海外华侨华人了解湖北的投资环境;二是为企业提供了后方支持和配套服务;三是扩大了“朋友圈”,如今他的商业伙伴遍布世界各地,让他拓宽视野和生意网络,也为企业在国内外同步发展打牢了基础。

今年参加华创会,尹以桥的心态和目标发生了转变。接下来,他将重点关注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项目,把产品覆盖到东南亚市场,未来还将开拓美国和欧洲市场。(完)

新闻多一度丨周光召逝世,23位“两弹一星”元勋仅剩2位还在世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周光召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8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1999年9月18日,由于在核武器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时年70岁的周光召与22位科学家一起,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周光召院士逝世后,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两弹一星”元勋,仅剩下2位还在世,分别是王希季和孙家栋。

王希季(1921年7月26日- )

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云南昆明人。

王希季是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他创造性地把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在他主持下大量采用新技术并突破一系列技术关键,使卫星增大了功能,延长了寿命,使我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世界仅有的掌握此项高技术的三个国家之一。

孙家栋(1929年4月8日- )

火箭和卫星总体技术专家,辽宁盖县人。

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担任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工程总设计师,作了多项重要决策,主持解决多项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建立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提出了2020年前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线图。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 2024年8月17日 )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湖南长沙人。

19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贡献。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而在试爆前的关键时刻,周光召等人临危受命,对核爆试验成功率进行严密测算,拿到了试验成功率为99.9%的“定心丸”。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

核物理学家,天津人。

上世纪50至60年代,于敏在原子核的相干结构、原子核平均场的独立粒子运动等方面作出了高水平成果。1961年转入核武器研究,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统计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爆轰物理和辐射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问题。在核工业战线进行了多项开创性研究;在氢弹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相当长时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和物理设计,对中国核武器突破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核武器长远目标选择、技术途径确定、技术关键分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程开甲(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

核武器技术专家,江苏吴江人。

在国内第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其内爆机理研究解决了原子弹的关键问题,为原子弹爆炸威力、弹体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他创建了核试验研究所,成功地设计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和增强型原子弹等不同方式的几十次核试验,推动了核武器设计、改进和试验技术协调发展。创立我国自己的系统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我军的核武器应用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核爆炸的测试研究,对武器的研制及改进、效应及其防护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开创了抗核加固技术新领域并完成首次抗加试验。

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2017年2月12日)

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安徽宁国人。

1964年作为型号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保证了东风2号导弹飞行实验取得圆满成功。他相继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的多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工作。组织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保证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获得成功。领导组织了氢氧发动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准确地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国际发射服务零的突破。

陈能宽(1923年4月28日-2016年5月27日)

金属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物理学家,湖南慈利人。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工作中,主要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 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并参加了 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 ,攻克了技术难关,实现预期结果。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

火箭总体设计专家,浙江吴兴人。

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后投身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长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对导弹研制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后,屠守锷参与了我国火箭技术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决策,领导解决了若干重要型号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他积极倡导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火箭打入国际市场,并多次提出发展捆绑技术,亲自指挥攻克了由于捆绑带来的结构动力学难关,为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纬禄(1916年12月18日-2011年11月23日)

自动控制专家,安徽芜湖人。

黄纬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工作,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先河,突破了我国水下发射技术和固体发动机研制技术,探索出了一条我国固体火箭与导弹发展的正确道路。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 - 2011年7月21日)

应用光学家,江苏苏州人。

王大珩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靶场装备大型精密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我国第一台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为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和其他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最后成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使发展高科技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 2011年2月26日)

核物理学家,湖北汉阳人。

中国原子弹、氢弹科技攻关组织领导者之一。曾参与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和研制,后又相继组织实施了核电站筹建(如秦山核电站)、核燃料的生产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项目的研究开发计划,并参与了“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还参与了“中国工程院”的筹建工作。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

空气动力学家,浙江杭州人。

1956年开始,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以他在总体、动力等领域的丰富知识,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中国航天之父”的美誉。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吴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

物理冶金学家,浙江浦江人。

上世纪50年代,用国内富产元素锰、铝等代替短缺的铬,研制苏联40X低合金钢的代用钢取得成功,对建立中国合金钢系统起了开创作用。60年代,在困难的条件下,冶金所承担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分离膜的制造技术”任务,与原子能所、复旦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组成第十研究室,他兼任该室主任,主持这项工作。在他的领导下,经过艰苦探索反复试验,于1964年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

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

物理学家,湖北麻城人。

他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先后在中国开展了关于原子核、钢锭快速加热工艺、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以及临界安全等多方面研究,对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以及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嘉墀(1919年7月16日-2006年6月11日)

空间自动控制学家,江苏吴江人。

杨嘉墀长期致力于中国自动化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研究发展。参与制定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和参加包括第一颗卫星在内的多种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其中返回式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第四完成人。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

无线电电子学与空间系统专家,浙江黄岩人。

陈芳允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曾参加英国早期海用雷达的研制试验工作。研制了电生理测试仪器。在北京电子研究所提出并指导研制出国际上第一台实用型毫微秒脉冲取样示波器。1964年和李力田等研制出飞机用抗干扰雷达,投产后大量装备我国歼击机。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和徐建平等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参加了卫星测控系统的建设工作,为我国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1970年他提出并和共同工作者于1980年完成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成为支持我国通信卫星上天的主要设备。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

核物理学家,江苏常熟人。

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实验工作的开拓者。在从事核武器研制期间,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他是原子弹冷试验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三次地下核试验。主持指导的爆轰物理试验、炸药工艺、近区核爆炸探测、抗电磁干扰、抗核加固技术和激光模拟核爆炸试验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1964年他与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索夫同时独立地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新概念。他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

核物理学家,浙江湖州人。

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他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1960年,中央决定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后,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他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人们后来不仅称颂钱三强对极为复杂的各个科技领域和人才使用协调有方,也认为他领导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满门忠烈”的科技大本营。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

核物理学家,安徽怀宁人。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

钱骥(1917年12月27日-1983年8月18日)

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江苏金坛人。

负责领导探空火箭头部空间物理探测仪器、跟踪定位和数据处理设备的研制,获得丰富的试验资料。参与制定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为我国空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组织并提出预研课题,为人造卫星研制打下了初步的技术基础。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机构,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

力学家、应用数学家,山东荣成人。

1960年,中央决定自行研制核武器后,105位科学家组成了一支特殊的科研群体。郭永怀担任了九院的副院长,主管力学部分,并负责武器化的设计指导。1963年,他与科研队伍迁往青海新建的基地,在恶劣自然条件下,解决了许多重要的动力难题。1965年以后,郭永怀在参与氢弹研制的同时,又参加了人造卫星的设计。为了完成援外任务,他还担任研制一种单兵肩扛式防空导弹的总设计师,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奇迹般地制成了这种超低空的地空导弹。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

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浙江湖州人。

1958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组,他是主要负责人。在他领导下,开创了利用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进行高空探测的研究,探索了卫星发展方向,筹建了环境模拟实验室和开展遥测、跟踪技术研究,组建了空间科学技术队伍。1964年,根据国内运载工具的发展,他提出了开展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的建议。在他的领导下还完成了核爆炸试验的地震观测和冲击波传播规律以及有关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的物理现象等研究课题。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

导弹/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江苏无锡人。

作为我国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艺专家和技术领路人,对现代冶金学有关金属和合金黏性、流动性的研究卓有成绩。1962年组织制定了国防部五院材料工艺的研究方向,并按“材料要先行”的要求,安排组织材料工艺的预先研究。领导和指导锰基钎料合金的研制和钎焊工艺研究课题,研制成国产一号及二号锰基钎料,并以钎焊结构取代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老式焊接结构。主持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和液体火箭焊接结构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并应用到型号的研制工作上,对火箭部件的设计、选材和制造起了指导性的作用。他治学严谨,以身作则,为科研人员培养和作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中国科学院网站、北京科协、新华网、央视新闻、央视军事、新京报、文明天津、中国科协之声

图片来源:共产党员网、中国科学院网站、新华社

编辑 艾峥 校对 张彦君

著名金属材料科学家、冶金教育家章守华逝世,享年106岁

金属材料科学家

冶金教育家

章守华

于2022年12月17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106岁

章守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金属材料科学家、冶金教育家,中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的创建人之一。作为北京科技大学主要建校筹备委员之一和金相及热处理系(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在培养中国材料科学领域学术带头人和开拓学科新领域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章守华于1917年出生在江苏苏州;1935年—1939年就读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并获得矿业工程学士学位,毕业后在重庆大渡口钢铁厂任助理工程师;1945年—1946年在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留学并获得冶金工程硕士学位;1948年年底,他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到(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任教,先后被聘为副教授、教授。1952年,章守华先生被任命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建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历任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金相热处理系、工艺系、金属学系(后来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教授与系主任;1981年,章守华先生被聘为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1995年光荣退休;2022年12月17日因病于北京逝世。

章守华先生主要从事钢铁材料和高温合金等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他在适合中国资源条件的合金钢新钢种的开发、快速凝固技术、粉末高温合金、相变和强韧化、大型轧辊研制等方面均取得开拓性成果,先后荣获国防科工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的“先进个人”四委联合表彰,国家科委和冶金工业部“国家科技攻关中做出重要贡献”的联合表彰,国防科工委“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勋章等,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技奖。章守华先生的事迹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20世纪我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等收录。

1952年,章守华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金相热处理专业,并为北京科技大学乃至全国材料领域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无与伦比的突出贡献。他主编了我国第一本《合金钢》教材,主持完成了198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第一版中相关百科条目的撰写。章守华先生先后培养了37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邹世昌、葛昌纯、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周邦新、柯伟、涂铭旌等。

章守华先生在北京科技大学工作43年,始终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退休后仍躬耕不止,倾心指导科学研究,关心青年师生成长。章守华先生用他的一生,谱写一位教育家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瑰丽诗篇,用他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谦和的人格魅力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言传身教,为我国材料学科的诞生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01

求学之路,锲而不舍

章守华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早年就读于苏州中学实验班,四年级就修习英文,高中时尤其喜好采用美国英文教材的数理学科。其父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律科,历任法官、律师、大学教授、民国官员,曾以苏州律师会会长身份为著名抗日爱国人士“七君子”进行法律辩护。其对章先生家教甚严,以言传身教使章先生幼时就早早明白了为人处世之道。

1935年,章先生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的矿冶科,因日本侵华,其大学生活饱受战乱之苦。先是因卢沟桥事变致其在北平西山勘测实习时无法回校而暂避交通大学北平工学院,后又至交通大学上海工学院土木科借读一个学期。继日本攻占上海,交通大学迁至湖南湘潭办学,学校矿冶科教授空缺,章先生又到湖南大学矿冶科借读一个学期,并于湘潭煤矿实习。后日军再攻至湖南,他再随交通大学迁至贵州平越县(现福泉市)。1939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福泉,获矿冶工程学士学位。大学四年的颠沛流离,使他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当自强,否则就要挨打受辱。

章先生大学毕业后应聘到重庆大渡口钢铁厂任助理工程师,参与由汉阳拆迁来厂的矿冶设备的再设计与安装,初显其在绘图、计算方面之强项,并因此奉调新建的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辅助设计平炉等主要矿冶设备。基于工业救国的强烈愿望,他于1942年在綦江厂期间考取赴美留学生资格。因经济困顿,经众好友集资相助,方于1944年10月取道印度加尔各答和孟买,远渡重洋赴美,于1945年年初抵达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师从莱茵斯(F.N.Rhines)开展铝合金研究,1946年获冶金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到美国西屋电器制造公司实习,次年又受聘于卡内基理工学院金属研究室,从事金属同位素研究。虽然在美国的工作稳定、前途光明,但是章先生一直心系祖国。1948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和生活条件,选择回国到(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任教,先后被聘为副教授、教授。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报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核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建校,同时章守华先生被任命为建校筹备委员会委员。章先生历任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金相热处理系、工艺系、金属学系(后来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教授与系主任,1981年被聘为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1995年光荣退休。

02

科研之道,求实鼎新

章先生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是国内外材料与热处理领域的著名学者,多次应邀赴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讲学,为中国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章先生密切结合中国冶金工业实际需求和金属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涉及面广、开拓性强,其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钢铁材料和高温合金等材料领域。在适合中国资源条件的合金钢新钢种的开发、快速凝固技术、粉末高温合金、相变和强韧化、大型轧辊研制等方面均取得开拓性成果。其中,章先生领导下获得的钢中元素作用规律及成分设计等研究成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火箭壳体用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成功研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在科研领域的突出贡献,章先生先后荣获国防科工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的“先进个人”四委联合表彰、国家科委和冶金工业部“国家科技攻关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联合表彰、国防科工委“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勋章,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技奖。其事迹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20世纪我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等收录。

1956年,章先生结合中国资源条件,开展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基础研究,首次提出淬火及低温回火的回火马氏体钢的强度极限与α相中碳含量的定量关系,再次证实硅对回火马氏体钢强韧化的有利作用,揭示了Si-Mn-Mo-V系中碳钢回火马氏体具有最佳强度—韧性综合性能,为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火箭用超高强度壳体材料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必要的学术基础。

1962年—1966年,章先生领导其研究组参加了研究GH37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组织转变及对合金高温持久断裂性能影响和GH37合金的点状偏析提高冶金质量的攻关课题,于1981年—1994年重点研究了高温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急冷凝固、Ni3Al的韧化以及机理、GH169合金的组织稳定性、ODS型高温防护涂层,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他指导的“疲劳蠕变交互作用断裂特征图研究”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理论成果奖一等奖。

1977年,为求轧辊生产立足于国内,打破依赖进口的现状,冶金工业部成立了“武汉一米七轧机冷轧工作辊攻关组”,章先生任攻关组技术总负责人之一,带领北京钢铁学院研究团队负责实验室研究工作,为工业性生产的中间试验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和可靠的工艺参数,并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检验方法。1980年,第一对国产冷轧工作辊在武钢试轧成功,1986年和1990年此种轧辊国产化率分别达到60%和100%,质量达到了同类进口轧辊的水平。该攻关课题获冶金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章先生在完成此项攻关任务中,起到了总体技术决策人的关键作用。通过这项攻关任务,培养了一批大型轧辊用钢及其热处理、冷热疲劳、接触疲劳、磨损、断裂等方面的学术带头人。

1981年,冶金工业部副部长陆达召集章守华(时任北京钢铁学院材料系主任)与钢铁研究总院三室及四室的负责人等就中国开展粉冶高温合金应用基础研究课题进行专题讨论,确定成立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钢铁学院粉冶高温合金联合研制组。会后,章先生立即从本系粉末冶金教研组、高温合金教研组和金相教研组抽掉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组成联合课题组,迅速形成了中国粉末高温合金“六五”“八五”和“九五”国家计划中航空发动机粉末高温合金涡轮盘件研制与研究的一支中坚力量,至此揭开了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钢铁学院几十年通力合作开展国产粉冶高温合金研制研究的序幕。根据章先生的研究思路,课题组从应用理论基础方面,围绕粉末质量(陶瓷夹杂物)、热压缺陷控制(PPB、残留枝晶)和晶粒尺寸组织不均匀性(γ'强化相及再结晶)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从参加“六五”至“九五”国家项目开始,从应用基础理论出发,课题组通过大量科学实验,在急冷粉末颗粒组织和性能方面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03

育人之心,春风化雨

1952年,章守华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金相热处理专业。他勇于开拓又不计名利,积极吸引、团结和培养教师人才,为北京科技大学乃至我国材料领域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无与伦比的突出贡献。1987年,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学科以同类学科总分排名第一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重点学科。这为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学科乃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并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20世纪50年代,章守华积极倡导工艺和科学并重、教学和科研密切结合,将科学研究成果和国际上的先进思想纳入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建立了合金钢总论及分论的专业教材体系,在我国几代材料学人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主编了我国第一本《合金钢》教材,其后更名修订出版的《钢铁材料学》教材更获得部级高等学校教材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奖章。作为金属学分支学科的主编,章先生会同副主编师昌绪、柯俊、郭可信、徐祖耀等先生,高质量主持完成了198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第一版中相关百科条目的撰写。另外,先生多次主编高强度低合金钢系列国际会议和材料力学行为国际会议等英文文集,并出版《快速凝固技术与新型合金》等学术专著。

章先生长期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辛勤工作,为整顿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学术梯队、开展科学研究、促进中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1981年,他被聘为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研究生37名,包括博士生1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葛昌纯高度评价章先生淡泊宁静、提携后辈的一生:“他虽不是院士,但培养出了一批院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邹世昌、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周邦新、柯伟、涂铭旌等。1995年退休后,章先生仍躬耕不止,继续指导钢铁材料与粉末高温合金领域的科学研究,关心年轻教师与学子的成长,是青年一代德高望重的良师益友。”

在章先生百岁华诞座谈会上,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表示:“章先生用他的一生,谱写一位教育家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瑰丽诗篇,用他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谦和的人格魅力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言传身教,为我国材料学科的诞生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也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精英人才。”

“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对于自己的工作,章先生在座谈会上表示,“我没什么自豪的事情”“钢铁学院就像我的家一样”“工作中也是我个人的成长过程”“能够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很高兴”。章先生的工作时间长达43年,在这43年工作中,他始终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大多数时间都是和青年教师、学生一起上课、下厂、编写教材、从事科学研究。章先生以几十载的无私奉献,践行了一位教育家立德树人的朴实之言。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

编辑:胡德成

流程编辑:郭丹

隔热隔音门窗

门窗品牌

隔音降噪门窗

品牌系统门窗

上一篇: 汉阳铝合金门窗工厂在哪里
下一篇: 汕头中山公园假山修缮翻新啦三个改造项目分别将于国庆、年底前陆续完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