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世界拉链王国YKK:如何用小小的拉链,环绕地球一周?2、行李箱铝框和拉链的买哪个好?3、小小的拉链,背后有这么多你想不到的门道
世界拉链王国YKK:如何用小小的拉链,环绕地球一周?
小姐姐有话说:
拉链,你的衣服上肯定有。
1893年,美国机械工程师贾德森,想出了用滑动装置来嵌合和分开两排纽扣的办法,即拉链的雏形,命名为“钩子锁扣”,并申请专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吸取前车之鉴(法国飞行员纽扣调入飞机,导致坠机),首次订购了大批的拉链给士兵做服装。
1993年,在拉链发明100周年之际,拉链被众多评论家视为百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更被BBC称为“世界奇迹”。
然而,在拉链火起来之前,很多人不屑于把创业的目光投放在小小的拉链上,只是热衷于做大生意。
而日本企业家吉田忠雄,却从小小的拉链上发现了大大的商机。
今天我要和你聊聊:
世界拉链之王——日本YKK(吉田拉链)。
YKK价格是其它拉链品牌的10倍左右。而目前YKK仍是拉链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拥有者。
日本吉田ykk拉链
拉链传入日本,3S成立
在日本,拉链额发展有几个阶段。
拉链最早传入日本,是在1917年,当时,它还很新潮,被上流社会用来炫耀身份。
在日本,第一次有人开始制造拉链是在1927年,拉链以“夹具牌”商标出售,意识,“夹具”成为拉链的代名词。
不过,虽然有人生产拉链,但拉链的做工很粗糙,经常拉一半拉不上去了,很是尴尬。
1932年,日本开始大量制作拉链,成本大幅下降,服装业和箱包业开始大量使用拉链。
有一天,20岁的吉田忠雄,在给一家倒闭的陶瓷店清理货物,无意中发现了一大堆生锈了的拉链。
吉田忠雄
在别人眼中,这些拉链就是废物,但是吉田忠雄却发现了商机,他凑钱买了这批破拉链。
1934年,26岁的吉田忠雄成立了吉田公司的前身3S,开始登上拉链制造的历史舞台。
到了1937年,拉链产业在日本兴起,3S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3S改名为吉田。
日本YKK拉链的诞生
二战期间,日本实施战时经济管制,禁止日本国内工业使用铜,而当时的拉链正是以铜为主要原料。
YKK拉链
吉田经过反复试验,决定改用铝制作拉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铝代替铜制作拉链的公司。
此后,吉田还研制出了硬度强且轻的铝合金拉链。
1946年后,美军的大量进驻使得日本市场对拉链的需求激增。
让吉田头疼的是,由于当时的拉链主要依靠手工制造,成本高于美国的同时,不仅无法完成订单,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了Nike、Adidas等运动品牌,会让YKK定制专属于自己品牌的拉链。
如果美国制造的拉链进入日本市场,整个日本拉链制造市场都会受到打击。
吉田忠雄下定决心,于1950年进口了自动链牙机,并且自主研发了拉头自动冲压机,开始机械化生产拉链,带动日本拉链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吉田启用商标“YKK”,将吉田生产的拉链与其他公司区别开来。
登月宇航员的制服拉链
1958年,那一年吉田忠雄50岁,YKK年产的拉链可以绕地球一周。
寒门起家、揣着70日元来东京打拼的吉田忠雄,成为了日本经济经济崛起的里程碑式人物。
“世界拉链大王”的美誉给由此而来,YKK与丰田、索尼、松下等并列,成为日本工业的标志。
到了1969年,更是发生了一件让让吉田名扬国际的事情。
那一年,美国登月成功,首位踏上月球的宇航员所穿的宇航服,就用了YKK制造的拉链。
登月服
之后的YKK,依然专注拉链制造。
就这样一条小小的拉链,带来年营业额达25亿美元,YKK年产拉链84亿条,可绕地球47圈。
比香飘飘奶茶,是厉害多了。
20世纪80年,日本拉链市场90%的份额、世界拉链市场35%的份额都由YKK占据。
到了21世纪,YKK拉链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65%。
YKK是如何做到的呢?
ykk拉链
重视研发和设备
说到拉链工厂,纺织车间和缝纫机是不可或缺的两样设备。缝纫机的寿命不般不长,只有两年,然而,YKK任性到每年更换一次。
从成本上来说,YKK亏大了。
可是,吉田忠雄乐意吃亏。
他认为,缝纫机制造商每年都获得新订单的话,利润也会增加,从而会在设备研发方面有更大投入,造出出性能更好的缝纫机。
那么,YKK也会随之受益,提高生产率。
YKK拉链制造机
海外建厂寻找代工
YKK的崛起和日本工业的崛起一样,同样要面对与美国和欧洲的竞争。
吉田公司选择了海外建厂模式,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就地销售,绕过了许多国家的关税保护壁垒。
现如今,在日本国内,YKK集仅有27家公司,而在在海外却有105家。
ykk拉链在中国深圳的工厂
20世纪90年年代开始,YKK强势进入中国。
2004年,YKK在海外投资292亿日元中,其中,有223亿日元就是用于我国。
仅在我国,YKK就申请了两百多项拉链专利。
而我国,虽然早在1999年, 就成为拉链产量最大的国家,但以代工为主。
我国拉链制造图鉴
中国本土拉链品牌SBS工厂
拉链制造在我国发展有几个重要节点。
1930年,第一家拉链厂在上海诞生,其中的技术和设备来自于日本。
到了1949年,我国拉链制造企业发展至20多家,但是它们主要依靠手工制造,设备简陋,产品质量也不及格。
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的拉链制造企业开始积极引入海外设备。
1958年,上海三星拉链厂引进德国设备,革新技术;1974年,北京又引入瑞士设备,天津引入法国设备。
上海三星拉链厂
20世纪80年后,中国拉链产业发展迅速,众多民营企业崛起。
199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拉链生产国,诞生了AAK、SBS、SAB、YCC等一批民族拉链品牌。
不过,与YKK的世界6成市场份额相比较,我国自主品牌的拉链制造企业还不成熟。
后记
拉链虽小,却改变了世界,看似不起眼的细分市场,却与多个行业相关。
除了生产拉链以外,如今的日本YKK还生产铝门窗建材、树脂、尼龙、氯乙烯、棉纱、化学纤维等,以及拉链机等各种机械。
甚至于在南美洲还拥有自己的铜铝矿山,俨然成了从原料到产品销售一体化、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拉链王国”。
来源:文章摘编自《市井财经》,专栏作家叶克飞
以下是头条号日本制造业内参发布过的好文章,感兴趣的可以阅读一下:)
本田航空:这么丑的飞机,为什么销量第一?
雅马哈:世界上最不务正业的公司,为啥什么都干,还能干的很好?
日本航空导入ATOUN动力服:行李搬运工外骨骼,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闪到腰了
同由山寨王国逆袭为制造大国:为啥说日德两国道路不同,结果却相似?
关于日本制造业,朋友你最想了解什么?
18秋冬19春季,日本、中国制造业活动大波来袭!拿走,不谢~
你所不知道的:让日本本土厂商放弃努力的中国制造
欢迎留言与小编互动与大家分享~
你的每一条留言,小编都会虚心阅读,小编一直都在:)
行李箱铝框和拉链的买哪个好?
首先要声明的,拉链箱和铝框箱不存在绝对的谁好谁不好,是各有优势的。
旅行箱的分类除了封口方式不同,箱体材料也有不同。
拉链箱箱体一般采用的材质有布面(帆布、牛津布、尼龙布)、皮面(真皮、人造革)和塑料(PC、ABS)箱,总体来说是比较软的。
铝框箱箱体一般采用的材料有塑料(PC、ABS)和镁铝合金。
拉链软箱的优点:质量轻
相比金属材质、布面、皮面和塑料整体的质量要轻的多。旅行箱毕竟是要跟着人走的,虽然有轮子,难免有上下楼搬运提拉的情况,软箱会省力许多。
装得多
因为软,所以有弹性,空间利用更高,所以装的更多。我们行李箱里携带的东西有各种形状不会特别规整,装满之后难免有挤压。有弹性就可以撑一撑。
更加抗冲击
软箱的韧性更强,受到冲击变形之后可以回弹,抗摔性和耐磨会更好。
拉链软箱的缺点:防水抗污能力差
布箱属于编织物,不防水,也有带防水功能的布,但总体跟塑料箱和金属箱比起来还是有差距。另一点就是编织物容易脏,清洁起来很不方便,皮面就更娇贵了,人造革塑料和金属箱抗污以及擦拭洗涤方便的多。
时尚度差
布箱在外观上做出时尚型是不太容易的。皮箱相比布箱来说会好一些,可以做的非常有质感,但是非常怕划。塑料箱和金属箱的发挥空间大得多,可以做出很多独特的外观造型,颜色和质感的发挥空间要远远大于软箱。
对内部物品的保护性弱
软箱有弹性,但是比较容易受内伤,如果需要携带类似相机、电脑这样的贵重仪器,就会有摔坏的风险。
软,不能坐。
旅行箱虽然不是用来坐的,不过确实实际场景中会出现累了周边又没有坐的的地方,旅行箱会成为临时休息的椅子。如果是软箱里面没有装东西,坐下去会垮,不论是箱子还是人都不安全。
硬箱的优点:内部空间保护性好
硬箱的强度高,抗压、防水、以及对内部物品保护度要优于软箱。最早的硬箱是铝的,相对其他金属来说会轻一些。但是铝比较软,易腐蚀,所以后来开始加入镁来提升强度和抗腐蚀性。后来随着塑料技术的成熟,开始有高强度的塑料比如PC,慢慢的有了PC+铝框的硬箱组合。
造型质感
前面提到了。不管是PC铝框 还是镁铝合金箱,会比布箱显得有质感,时尚功能性更好。
可以坐
不仅大人累了可以小憩当椅子用,还可以溜娃。如果经常坐,一定要买个带刹车的,不然坐箱子上睡着了的话....可能会有摔伤。
硬箱的缺点:重,这个刚才说过了。空间有限,装多了合不上箱子。冲击后无回弹、不耐划
软箱摔几下会复原,而硬箱一砸一个坑,小磕碰可以从内部用小锤敲一敲给敲回去,遇到比较惨烈的暴力托运,可能会遭遇无法修复的伤痕。如果铝框被砸变形了,箱子就合不上了。题主可以问一下商家是否有售后维修服务,如果遇到自己无法修复的铝框变形,问商家是否保修或者包换。
想要铝框箱硬朗的时尚造型,同时兼顾拉链箱大容量的实用性。
其实只需要选择一款高强度的PC塑料拉链箱即可满足需求。
箱体一定要选择100%纯PC材料,并且是全新无回收的,才能保证箱体的硬度。
注意不要选择ABS塑料,也不要选择ABS+PC,不仅仅是这两种方案强度都不如100%纯PC,而是纯PC材质的旅行箱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要求都是更高的。
优质PC材料无色透明,抗冲击性、耐高温等程度大大优于ABS,被广泛应用于防弹玻璃、航空装备等领域,成本较高。而且因为PC材料是可以100%回收的,所以有些商家会在制造过程中添加回收料降低成本。
但是PC材料在制作成行李箱的过程中是需要添加色母燃料、强化改性剂等材料。就像盖房子的时候调制的水泥是需要加沙子和石灰粉。用回收料就相当于盖房子的时候不用新水泥,而是用拆房子的碎料。强固程度自然要比全新料要差。
拉链一定要选择双层咬合YKK拉链,防爆防盗。
不管铝框闭合还是拉链闭合,都是有可能爆箱的。一方面取决于装的东西体积和箱子的容积。一方面取决于拉链和铝框锁的质量。
这里说一下拉链的好坏,提到拉链,一定要提到一个企业,就是YKK 。这是一家做B端业务做到几乎全球C端用户都知道名字的企业。YKK在拉链行业近80年的深耕,行业鼻祖,代表行业标准,价格是其它牌子拉链的10倍左右,一般品牌是不愿意采购的。选购行李箱时可以询问商家是否采用YKK。
还有一个要看是否是双层拉链,不仅咬合力更强,同时还可以防止圆珠笔等尖锐物扎穿破坏拉链。
当然,也欢迎了解一下舒提啦抗摔旅行箱,PC拉链箱和铝框箱都有,全系列旅行箱3年摔坏免费换新。不管是产品品质还是售后服务都是非常靠谱的。
小小的拉链,背后有这么多你想不到的门道
拉链虽小,却凝聚着两万多种人类专利,并改变了世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细分市场,却与多个行业相关,既有我们早已习惯的服饰业,也有高大上的航空航天业。说它能考验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并不为过。
■文|市井财经专栏作家 叶克飞
说起电影里的挑逗片段,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丝袜和高跟鞋:《毕业生》里熟女罗宾逊夫人露着大腿换丝袜,《不幸时刻》里的碧姬·芭铎更是绝美。不过,还有一样道具也是挑逗利器,那就是连衣裙。人家女士后背的拉链拉不上,你还不屁颠屁颠去帮忙?
《五十度灰》里的著名连衣裙,注意看拉链
小伙伴们都懂的《五十度灰》,电影版里就有一条很心机的连衣裙,从前面看就是职场OL的常见选择,可背后则是一条拉链直通到底,呼唤着你来拉开它。更讨喜的应该是前置拉链,比如《我是爱》里的蒂尔达·斯文顿,就穿过一款前置拉链的连衣裙,没错,出自吉尔·桑达 (Jil Sander) 的极简主义设计。
如果没有拉链,人类会错过多少情趣与惊心动魄?起码,克林顿的拉链门就得换个说法。
拉链发明者是一位屡败屡战的营销大师
拉链英文为zipper,是指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它应用极为广泛,不但用于最常见的衣物,还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和军事等领域。别看它随处可见,历史地位可高得很——1993年,在拉链发明100周年之际,它被众多评论家视为百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更被BBC称为“世界奇迹”。
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和美国都流行长筒靴,毕竟当时道路状况不佳,走在路上很容易遇到泥泞踩到马粪,长筒靴可以让裤子免于遭殃。但它的铁钩式纽扣有二十余个,穿脱极为麻烦。人们为了避免麻烦,干脆整天穿着靴子从不脱下来,极端点的睡觉也不会脱——想象一下在户外踩了一堆泥和几坨马粪然后直接把靴子放床上的“盛况”吧。美国人伊莱亚斯·豪针对这种情况,于1851年设计出了一种连续排列的纽扣,但结构复杂无法量产。
贾德森和他发明的拉链
1893年,美国芝加哥的机械工程师贾德森想出了用滑动装置来嵌合和分开两排纽扣的办法,即现代拉链的雏形,命名为“钩子锁扣”,并申请专利。
别以为工程师都是理科男,贾德森堪称发明史上的营销大师,在以后的日子里,招数频出,虽然都没成功,但可以说是非战之罪。
他深知自己的新发明需要推广,于是他专门在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摆了个摊进行展示。不过很可惜,大多数人对这个小玩意儿不感兴趣,在这次总入场人次达2100万的盛会期间,他仅仅卖出二十条这样的“钩子锁扣”。
当然,也有识货之人,律师路易斯·沃克选择投资,二人在1894年合伙成立了“全球滑动式纽扣公司”研制生产这种新式纽扣。具有生意头脑的贾德森不但知道跑去世博会推广,还深知“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这个道理,迫切希望打开女靴市场,让自己的发明取代当时女靴上的复杂纽扣,但可惜的是,他的设计太过笨重,而且锁紧装置技术不成熟,常常会在不合适的场合或时间松开,造成难堪,加之扣件容易锈蚀和卡齿,根本没有制靴商买账。直到1896年4月,公司才拉到第一笔生意,来自美国邮政部,要为二十个邮袋安装钩子锁扣,但这批产品很快因故障被丢弃,邮政部这个客户再也没有上门。此后数年,贾德森和他的公司陷入消沉,虽屡屡改进产品,并研制新的生产机器,但进展不大,拉链仍然经常会爆开或卡住。
1905年,贾德森又发明了一种新的分离式卡齿并申请专利,这次,他还是想做女人生意,将这款新产品定位于女装。这就是划时代的拉链C-curity卡齿。
收藏于美国霍博肯博物馆的C-curity原件
贾德森还强调用户体验,开启了“手把手教你使用”的销售策略。但他很快发现,缺乏责任心和耐心的杂货店营业员不可能让客户认识到新产品的便利,于是,他为每副“C-curity”卡齿都配备了一份详细说明书。说明书这玩意儿如今常见,当年可是个稀罕的东西。这份说明书很有意思,其实直到今天仍是拉链使用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拉开卡齿时,请注意抻住裙边,以防扯破裙子”;“用一只手拉合卡齿时,另一只手要抓住裙子下摆,然后一拉到底,不要停顿”,“如果碰到拉不动的情况,先往回拉一下,感觉松弛时再拉,切勿用力过度”,今天我们是不是也这样教自己的孩子拉拉链?
但可惜的是,虽然“C-curity”牌卡齿相比以往已经有了改进,但技术仍不成熟。最可气的是,它经常会在很不合适的时候坏掉。比如豪门贵妇正在参加酒会,顾盼生情时,拉链突然崩开,立刻成为全场窃笑对象,又比如情人之间卿卿我我,情到浓时开始宽衣解带,然而拉链死死卡住,等你折腾着拉开后,早已欲念全消……加上成本高昂,你说谁能接受?
无奈之下,贾德森带领一批销售人员选择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开拓新市场。
先军用后民用
让贾德森不爽的是,欧洲人对他的产品也没太大兴趣,但也正是在欧洲,他招到了一个好员工——桑伯克。贾德森对这位员工非常器重,决定将公司交给桑伯克打理。
1913年,桑伯克设计出新产品“无齿扣件”。有人会奇怪了,拉链怎么会没有卡齿呢?其实,所谓“无齿”并非真的没有齿,而是因为“无”代表当时潮流,汽车叫“无马厢车”,电台叫“无线电”。由此可见,作为贾德森的传人,桑伯克在营销上也有一手。但由于技术不成熟,新产品依然无法打开销路。于是,他又研发了一种带有防锈剂的产品,名为“无齿扣件二号”,卡齿数量从每英寸4个增加到10个,咬合更紧密,质地也更为光滑,这款产品已经非常接近现在的拉链。1914年,服装界终于初步接受这一产品,一些制衣商表示愿意试用。
但正如大量人类发明都从军用开启,再转向民用一样,拉链的契机也来自军事领域。当时,法国巴黎曾发生一场飞机在空中表演时坠毁的事故,事后调查发现,坠毁原因为飞行员上衣脱落的纽扣滚入了发动机。于是,法国国防部迅速出台了不允许在飞行服上钉制纽扣的规定,欧洲各国和美国也纷纷效仿。
桑伯克迅速捕捉到了商机,他联系美国国防部,提出以无齿扣件装配飞行服,并将此业务拓展至陆军、海军,乃至欧洲各国的服装制造商。
一战期间,为了适应迅速行军需要,军用防蛀衣橱和睡袋都采用了无齿扣件,军装的上衣口袋和裤子前端也试装了拉链,大受欢迎。1917年生产的2.4万件拉链军服销售一空,1918年,美国又有1万套飞行服安了拉链。另一个爆款产品是军用腰包。当时军方正苦于没有易于封口的口袋,结果带有无齿扣件的腰包供不应求。到一战结束时,公司共计售出了24000个腰包。
制衣行业居然是拉链最迟打开局面的领域
经过军用考验的无齿扣件,在一战后走入民用市场,应用于雨衣、泳衣、浴衣和网球拍套上。
桑伯克并未满足,他开始琢磨拉链的细分市场。1919年,与烟草商合作,订制烟草袋。几年后,这一业务已占公司营业额的70%。
古德里奇鞋业公司发明了“拉链”一词
也是直到这时,“拉链”一名才真正诞生。1923年,古德里奇鞋业公司准备向市场投放一种新式高统橡胶套鞋,向桑伯克的公司订购了15万件扣件。古德里奇公司从扣件拉动的声音中找到灵感,以谐音Zipper命名,即如今的拉链。只是,此时贾德森已经去世十余年,并未听到拉链这个新名词,也未见到他的发明大放异彩。
到了1930年,桑伯克的公司每年可售出2000万条拉链,应用范围极广,小至笔盒,大到摩托艇的引擎盖。唯独是制衣行业仍然观望。
直到三十年代中期,服装设计师伊萨·斯卡帕瑞里首次大量采用拉链,《纽约客》甚至形容1935年春季服装展“垂满拉链”。但掀起更大热潮的居然是童装,人们认为拉链服装能增强儿童的自主能力。大名鼎鼎的作家赫胥黎也在推波助澜,他在名著《美丽新世界》里提出了以拉链作为男士“裤门”的设想。1937年,他的设想被生产商付诸于现实,并赢得了一致好评。
有意思的是,当时舆论对裤链的评价是“有了它,令人难堪的疏忽将一去不返”,他们不会想到,忘拉裤链会成为此后几十年间男性难以绕过的的尴尬梗,更不会想到美国会有一位总统差点因为没管好裤链而下台。
此后,制衣行业开始真正接受拉链,并成为拉链应用最广泛的领域。1937年,桑伯克将公司正式更名为“泰龙(TALON)拉链公司”。后来,泰龙与日本吉田株式会社、瑞士奥普特朗公司并称为世界级拉链企业。
可惜的是,1978年,泰龙因业绩下滑被收购,直至2001年才再度生产,但已不复旧日荣光。
拉链王国YKK
在欧洲,拉链生产水平最高的当属瑞士和德国。上世纪30年代,瑞士奥普特朗公司成立。德国拉链生产的里程碑则是1953年推出的塑料拉链,开创了非金属拉链的先河。但相比之下,日本拉链产业的成就更高。
1917年,拉链传入日本,当时还是稀罕玩意儿,上流社会用来炫耀自己的身份。1927年,广岛有人开始制造拉链,以“夹具牌”商标出售,“夹具”就此成为拉链的代名词。
拉链之王吉田忠雄
1932年,日本开始大量制作拉链,成本大幅下降,服装业和箱包业开始大量使用拉链。1934年,吉田株式会社的前身3S成立,后来的日本制造业传奇人物吉田忠雄走上历史舞台。1937年后,拉链产业在日本蓬勃兴起,3S更是其中翘楚,并改名为吉田株式会社。二战期间,日本实施战时经济管制,禁止国内工商业使用铜,而当时的拉链正是以铜为主要原料。吉田忠雄无奈之下,却成了业界的里程碑人物,他经过反复试验,决定改用铝制作拉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铝代替铜制作拉链的人。此后,他还研制出了硬度强且轻的铝合金拉链。
1946年后,由于美军进驻,日本市场的拉链需求量大增。但由于日本拉链主要使用手工制造,不但无法应付订单,质量也欠佳,成本却高于美国拉链。换言之,如果美国产拉链进入日本市场,整个行业都会崩溃。吉田忠雄深感忧虑,下定决心,于1950年进口了自动链牙机,步入机械化生产的第一步,随即自主研发了拉头自动冲压机,带动日本拉链业的进步。也是在此时,吉田启用商标“YKK”。
世界拉链大厂YKK,看下你衣服上有没有
1958年,也就是吉田忠雄五十岁那年,YKK的年产拉链长度达到了绕地球一周的水准。这位出身贫寒的日本人,二十岁时揣着70日元的盘缠来东京打拼,终于成为日本经济崛起的象征。被称作“世界拉链大王”。YKK也与丰田、索尼等并列,成为日本工业的标志。1969年,美国登月成功,首位踏上月球的宇航员所穿的衣服,就用了YKK制造的拉链。
后来的YKK,依然专注与拉链。就这样一条小小的拉链,带来年营业额达25亿美元,年产拉链84亿条,长度绕地球47圈的惊人数字。上世纪80年代,它一度占据日本拉链市场的90%份额,美国市场的45%份额,世界市场的35%份额。如今,YKK拉链已经占据全世界市场的65%份额。
说起吉田忠雄的经商之道,相关著作甚多,最动人的也许是他的互利原则。
拉链工厂都有纺织车间,用缝纫机来缝拉链的布条。这种缝纫机的寿命一般来说是两年,但YKK居然每年更换一次。从成本上来说,这当然是吃了大亏。可吉田忠雄认为,缝纫机制造商每年都会获得新订单,利润自然会增加,从而会在研发和设备更新方面有更大投入,造出性能更好的缝纫机,YKK也会随之受益,产量和效率都会提高。
中国是全球拉链最大产地,但以代工为主
YKK的崛起,与日本工业的崛起步调一致。因此,它也要面对与欧洲和美国的贸易大战。吉田选择了海外建厂模式,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并就地销售,绕过了许多国家的关税保护壁垒。
如今,YKK集团在日本国内的公司仅有27家,但在海外却有105家。其中,中国这个服装出口超级大国是其最大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YKK就不断在中国进行投入。2004年,YKK在海外投资的292亿日元中,有223亿用于中国内地。
令人感慨的是,仅仅在中国,YKK就申请了两百多项拉链专利,形成全面的保护系统。而中国虽然早在1999年就成为拉链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多以代工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拉链生产的开端,也是从日本传入。1930年,上海有了第一家拉链厂,技术和设备均来自日本。1949年,中国有拉链企业二十余家,但主要靠手工操作,设备简陋,质量低劣。
1958年,上海三星拉链厂引进德国设备,进行技术改革。1974年,北京又引入瑞士设备,天津引入法国设备。
1980年后,中国拉链产业发展迅速,众多民营企业崛起。199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拉链生产国,诞生了AAK、SBS、SAB、YCC等一批民族拉链品牌。但客观来说,在产量占据全世界六成以上份额的YKK面前,中国自主品牌还很弱小。
拉链虽小,却凝聚着两万多种人类专利,并改变了世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细分市场,却与多个行业相关,既有我们早已习惯的服饰业,也有高大上的航空航天业。说它能考验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并不为过,以此为参照,中国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