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铜川老区怎么办?2、第三届丝博会宜君首场签约 揽金135亿元3、隆基绿色光伏“点亮”宜君乡村振兴路
铜川老区怎么办?
秋雨蒙蒙的九月,在挖掘机轰鸣中,铜川文化宫走完了它一甲子的旅程。
不知为什么,已经漂泊在外多年的铜川人,会被这样一条信息戳中泪点,毕竟铜川已经很多年没有新闻,可以吸引这些游子再回头看看了。
铜川市一中贴吧有人发帖,愿意酬劳50块,希望学弟学妹帮忙去拆迁现场捡一块砖头。
发帖者是位现居西安的姑娘,她说每一年过年,家人都会带着她去文化宫照相留念。过去的贫瘠年代,那里是为数不多让铜川人有仪式感的地方。
现在,文化宫被拆就像一个信号,硬生生地告诉缅怀者:你印象里的那个铜川不在了。
姑娘说,“我觉得自己的一部分也丢失了……”
而失去的又何止文化宫,随着铜川的产业持续转型,随着新区的承载力日渐增强——老区,如今就像一位阅尽红尘与沧桑的老人,孤独地守望着夕阳……
一
1998年,铜川市一马路改造,原本坑坑洼洼,拉煤车一过要颠出半车煤的柏油路被水泥路代替。
那年夏天,路刚修好,还铺着一层麦秸秆,工人不停地给上面洒水,《相约98》在大街小巷里回荡。
那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的年份。一马路改造完后,是二马路改造,政府下令所有拉煤车不准进城,只能走过境线。
之后人们才发现,铜川的空气质量好多了,再也没有人去马路上抢着捡煤块。
也是在这一年,铜川市政府由老区红旗街9号,迁至新区正阳路9号办公。
很少有人觉得市政府迁址是件大事,反倒是替这些吃公家饭的人操心,以后要老区新区两头跑了,而这件事的影响要到20年后才慢慢显现。
上世纪最后一年,铜川铝厂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建厂30周年活动,这个只比铜川建市晚十年的企业,从建设之初就像煤炭、水泥一样,成为铜川工业的主力担当。
从小槽子到大槽子,从3天出1吨铝到1天出1吨铝,90年代,是铜川铝厂的黄金年代。
那也是体育桥卖藕粉的张阿姨的黄金年代,一天能卖七八十碗藕粉的她,每天晚上回到家沾枕头就能睡着。洒满彩色砂糖的藕粉成为一代铜川老区90后的记忆,没人说得清,这种南方吃食为什么会在北方小城热销。
顺着体育桥旁的市场进去,是铁丝网隔成的一间间铺面,衣服鞋袜、布匹日杂,摩肩接踵的人们穿梭其中,每一个与大人逛街的周末都是拥挤的。
沿河堤的凯撒市场走到文化宫后门,再从文化宫出来逛新风大楼,所有人都这么走,这就是铜川人的市民生活。
1999年12月16日,陕西秦岭水泥股份有限公司A种股票在上交所上市交易,一切都欣欣向荣。
大年初一,人们仍旧涌向体育场,花两块钱摸一张奖票,欢笑着迎接新世纪。
二
2001年,铜川铝厂资产重组,成立陕西鑫光铝业有限公司,2004年又在董家河建立新厂区。
按现在一位铝厂老工人的说法,当时铝厂老总是李有华,他的眼光比较长远,新厂区把煤-电-铝产业链打通,“铝再不挣钱,电也要挣钱,电不挣钱,煤也能挣钱”。
当时铝厂具体的效益已经查不到了,但铜川建市60周年选出的100名杰出贡献人物,就有李有华。关于他的介绍是,“引进资金20余亿元,扩建了电解铝系列,完成了自焙槽的预焙化改造和电解铝环境治理技术改造工程,使企业电解铝产能大幅提升,实现利税10余亿元,成为铜川市第一利税大户”。
也是在那几年,铜川开始了大规模的荒山治理、退耕还林,山上修起了淤泥坝,原来一下大雨,一马路上全是淤泥的情况不在,后来只有老虎沟是个例外。
那时人们印象深刻的,还有台湾的旺旺和陕西华能电厂项目落户新区,越来越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也搬了下去。2005年9月,铜川市一中新区校区建成开始招生。
但大家当时都知道,新区还没什么人气,只有一个长丰市场可以买菜,到了晚上马路上黑黢黢的,没地儿去的人只能打牌。
铜川铝厂
2008年雪灾,很多南方铝厂停产,铝价接连上涨,但铜川铝厂却错失机遇,因为一次操作失误,也部分停产了。
奥运年之后,国际铝价就开始下滑,最低时9000块钱一吨,老工人说,那时候开始觉得铝厂不行了。
2011年,陕煤化和陕有色在铜川董家河共同成立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大部分生产指标和手续都来自铜川铝厂。
2013年,铝厂后沟厂区全部停产,第二年,董家河厂区也全部停产,48岁以上工人可以内退,最多时有4000多人的铝厂最后待岗的只剩1000多人。
繁荣过后的凋零,很多人接受不了。
三
2013年,红梅第三次在铜川新区买房,但这是她在新区拥有的第一套房。
红梅最初有在新区买房的念头是2007年,那时老区的房子也就一千四五,但她看中的樱桃园房子已经卖到了2450元/平。
红梅交了5000块钱定金,开盘后她又退了,“嫌贵!那时候都说基金赚钱,我就把房子退了买基金,还赔了。”
2012年,红梅又看中龙记的房子,钱都交了,但项目却一直不开工,红梅又把房子退了,“刚一退,那房子又开始盖了”。
2013年,她终于全款买下铜川市一中新校区旁的一套房子,原价3600/平,全款支付打完折3200/平。
“有点跟风,那边环境好,想着拿闲钱给娃占一个房子,以后娃结婚回来了,有个房子也行。”
红梅的买房经历,反映出那几年老区70后一代对新区的暧昧心态。原来觉得新区发展不起来,但后来政府、医院、学校全搬过去之后,发现老区才是那个发展不起来的地方。
“老区慢慢就成老年基地了。一街两巷有啥意思?没有发展空间,以后估计跟东坡、王石凹差不多。”红梅的朋友在旁边搭茬,“老区就没有都市那种感觉,像是一个小县城,人出了门也没地方去,要休闲不是遛河堤,就是上山。”
体育场旁凯撒市场现已搬空
红梅朋友提到的东坡、王石凹等矿区,正是铜川煤炭资源枯竭的一个缩影。
2015年6月,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确定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两个月后,园区内的铜川铝厂复产。
老工人说,省上帮了很大忙。
翌年,陕西美鑫并购铝厂的协议签订,陕西美鑫无偿接收铜川铝厂全部在册人员。
“今年底就没有铜川铝厂了,现在我们属于借调人员,铝厂一注销,我们就统编于美鑫了。”那两年铜川铝厂停产时,老工人去东北开过饭店,厂里没活时也卖过烧烤,如今再去美鑫上班,他看得很开。
这些年,老区周围的煤矿陆续封井关停,铝厂也在改革中变了模样,老区如它的名字一样“老去”。
四
越来越多的老区人向新区涌入,首先感到压力的是交通。
2016年10月,历时三年多的210国道川口至耀州城市过境公路扩建工程完工通车,两车道变四车道,此后,市政府又对这一路段的绿化、路灯、服务区,进行了改造提升。
老工人说,“现在老区到新区一路全路灯,晚上你看高速路黑哇哇的,但人家这条路建得可美了,亮亮的。”
可老区依旧是老样子,每逢过年,漂泊在外的人回家,听到的无外乎是哪家串串关门了,哪又新开了家串串。
偶尔还会有拉煤车冒险走二马路,听人说,有一次碰到市领导在大同桥底下暗访,看着交警拦了辆拉煤车,但司机下来给交警塞了200块钱就被放行了。
那位领导开了一辆特别破的奇瑞,停在那里问交警,“拉煤车不是不让走市区吗?你们怎么让拉煤车给走了?”
交警说,“你算干啥的?”
领导只回了一句,“你不要管我是干啥的,你看你明天干啥?”
后来那个交警就下课了。
原铜川市政府,现王益区政府所在地
卖藕粉的张阿姨明显感到老区人变少了,连整个体育桥、凯撒市场都开始凋零,她把卖藕粉的摊位撤掉,只在每年十一、春节,有年轻人回铜川追忆童年时才拿出来卖。
原来铜川市政府所在的王益区,2017年常住人口比上年减少了6100人,印台区比上年减少了7000人。
就连反映地方经济活力的房地产市场,在老区和新区之间也呈现出冰火两重天。
2018年一季度,新区房地产投资完成2亿元,同比增长55.3%,而王益、耀州、宜君、印台的降幅却分别达到了75.7%、66.8%、60%和14.1%。
一种声音开始流传,老区“只拆不建”,事实上老区今年确实没看到新房地产项目开工。
张阿姨说,老区人一年比一年少,生意越来越不好干;红梅说,老区把人限制死了,这就是一条沟。
铝厂老工人说,过年新区的街上就没人,都回老区了,他们的根都在老区呢。
每日经济新闻
第三届丝博会宜君首场签约 揽金135亿元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周培生 樊晓琪 记者 袁靓)5月11日下午3时,第三届丝博会航空汽车用铝及新材料产业发展峰会签约仪式在西安曲江国际饭店举行。
在签约仪式上,铜川市宜君县共签约合同项目3个,首场签约揽金13.5亿元。所签项目分别是:宜君县生物质热电联产联供项目、鲁能50MW农光互补开发项目和国电投铜川宜君7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
隆基绿色光伏“点亮”宜君乡村振兴路
原本寸草不生的沉陷土地,现在是清洁能源的重要基地。刘家埝村居民们正深刻感受着生活环境的变化。
刘家埝村位于陕西铜川宜君县云梦乡,是“关中通往陕北的天桥”,扼守着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要道。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水土流失情况十分严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
然而,今年3月,当记者再度踏上云梦乡土地时,发现当地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十三五”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云梦乡的改变,离不开隆基“铜川光伏技术领跑者宜君县峡光250MW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2018年,三峡新能源和“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隆基清洁能源签约合作,共同开发光伏协同+绿色农业+旅游+生态修复四位一体项目。从项目中标开始,不到一年时间便实现全容量并网。
作为“领跑者”项目,该电站配套了双面专用跟踪支架、单晶双面、多路MPPT逆变器、储能技术、功率优化器、反光膜等先进技术,在发电量上超出预期二类三类边界。绿色的电力源源不断的通过电网输送到西安境内的草滩供电局,让西安的工商业用电和居民享受着“低碳”“洁净”的绿色用电。
在云梦乡建设光伏电站,最大的问题在于生态环境的制约。“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水土流失的挑战。”参与该项目建设与运维的隆基清洁能源项目经理高浩宇说:“对于光伏电站建设而言,土质对项目地基、桩基建设有很大影响。而云梦乡沉陷性土地非常不利于项目建设。我们在升压站、铁塔、厂区地基建设中,灵活采用灰土挤密桩、灰土换填、高强度预应力管桩等技术手段,提高了设备、设施安装后的抗拔、抗压和抗倾覆能力。项目建设后,采用浆砌毛石护坡技术对项目易发生水土流失处进行固土恢复,避免了沉陷性黄土导致的生态问题。”
良好的生态保护是根基,把“绿色能源”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不仅带来了绿水青山、更带来了金山银山。目前,峡光电站所在地植被恢复情况较为良好,整个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恢复,昔日的荒地,如今数百座农业大棚错落有致的排列在光伏板间,成为了良好的农业良田。
光伏基地同时链接了“千亩桃花”“云梦山”两大文化景观片区,形成云梦乡绝美风景线。按照当地政府规划,它们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打造,光伏基地的生态研学,农业大棚的科技体验,千亩桃花源花海的采摘三大资源相互带动,联合打造形成宜君县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旅游景区。
在建设光伏电站的同时,隆基清洁能源同样关注周边城市的绿色发展,打造了循环发展的新经济格局。考虑到航汽铝材料工业是铜川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光伏支架的取材就来源于铜川当地。隆基清洁能源在光伏支架中选用了当地生产的镀铝镁锌材料替代镀锌支架,不仅带动了铜川铝合金产业的发展,更避免了传统镀锌支架带来的生态问题,降低了材料运输成本。此外,云梦乡是药用植物的主产地,隆基清洁能源计划引入当地特色药材。药材可以直接出售,其根茎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做高质量的生物质堆肥,形成绿色循环。
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居民张甲(化名)说。自从光伏电站建设以后,不仅生活环境比以前更好了,生活质量更有了保障,如今,他已在隆基清洁能源的带动下参与到农业建设中,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目前,宜君峡光电站的农业项目春季播种已经开始,预计秋季会迎来较大的收获。
宜君峡光电站的成果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的例证,是乡村振兴的有效示范,为宜君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塑造了“绿色样本”。“隆基清洁能源董事长张长江表示:“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发布,隆基清洁能源未来将会继续立足于‘友好型光伏电站’,推动更多光伏+乡村振兴项目的落地。”#西安本地##陕西头条##西安新闻##西安爆料##西安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