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金刚 通讯员 庞占英 秦腾
走进禹城市安仁镇芦庄村,首先看到的是村口一座3米高的景观石,石上朱红的“芦庄”二字述说着近年来芦庄村的发展变迁。
过去的芦庄村,环境脏乱差不说,一条进村土路坑坑洼洼,群众雨天出行十分不便。近几年安仁镇推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以整治村容村貌、拆旧排危和农户提升工程为抓手,以“清脏、治乱、造景”为重点,在芦庄村党支部书记杜道明的带领下,村内先后开展了旱厕改造、土坯房拆除、闲散地治理等多项工作,形成全民参与态势,真正做到了让乡村美起来、亮起来、整洁起来。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累计组织农村保洁员、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千余人次,出动大型机械300余台次,拆旧破旧房屋10余座,清理乱堆乱放杂物200余处,去除杂树千余棵,整治坑塘十余个,平整闲散土地50余亩;整修农村道路1000余米,新修硬化道路520米,修建下水道1200余米。
利用公路沿线空地种植树木三百余棵;粉刷墙面1.5万多平米;修建文化墙3处、修建休闲长廊一条,新建观景亭一处;修建花坛二十余处,新建花园一处,村内种植西府海棠、龙柏等,种植绿化苗木千余株,人居环境得到了整体提升。
在芦庄村口,一株百余年的古树与新修的景观石相映成趣,树冠如盖,古树旁紧邻古庙,村集体出资2万余元整理坑塘,硬化古树周边坡地。整洁的乡村道路、生动的文化墙等绘就成一幅乡村美景图,优美的环境让村民们心情愉悦。
走进村民杨希奎家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整洁美丽的农家小院,改造过的厕所干净敞亮,铝合金门窗、洁白的瓷砖墙一应俱全,比城市里的厕所还要干净卫生。杨希奎指着厨房里刚安装的壁挂炉激动地告诉我们,政府给免费发放了这么好的壁挂炉,每年还给发1000块钱的燃气补助,冬天又干净又暖和,出了门就是小花园,城市里有楼也不想去住。
“村里不能光美,还得富。”支部书记杜道明说。今年通过闲散地治理,挖潜土地指标五十余亩,前期先行发包土地二十余亩,以每亩500余元的价格向外发包,每年为村集体增收一万余元。另有三十余亩土地由村集体耕种,每年可增收3万元,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