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回眸27—我曾数年大修和试车的嘎斯51型、嘎斯63型卡车及身世

大漠单骑/文

嘎斯51型、嘎斯63型卡车是苏联40年代的产品,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密切,我国曾大量进口嘎斯系列卡车,解放军将其列为第一批制式装备汽车,成为军队轻型载重卡车、轻型越野卡车的“主力军”。1973年至1976年,我在济南军区后勤10分部汽车修理连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既是修理工,也是驾驶员。我们连队在山东莱阳县,主要任务是为驻胶东半岛部队大修汽车、摩托车,当时大修的主要车型就是嘎斯51型、嘎斯63型卡车,我也时常试车驾驶这两种车,对嘎斯系列卡车是再熟悉不过了。今天,就聊聊我在军中数年的“老朋友”嘎斯51型、嘎斯63型卡车及身世。

苏联嘎斯51型卡车。空车重2.7吨,载重量2.5吨,发动机6缸70马力,最高时速70公里,百公里耗油量约19升。

01苏联时期最知名、最大产量、最长生产期的嘎斯51型卡车

4×4嘎斯63型越野卡车,不过是4×2嘎斯51型载重卡车的衍生品,所以应先介绍一下嘎斯51型卡车的来历。二战爆发后,美国出于借力抗衡法西斯德国的目的,通过《租借法案》,对英国、苏联等国家实行大规模援助,单是提供给苏联的各型汽车就多达49.5万辆。苏联借此机会,仿制了若干型号的美国汽车,成为二战后苏联以及苏军的主流汽车,也极大缩短了苏联汽车工业水平与欧美汽车工业强国的差距。但这其间生产的嘎斯51型卡车比较特殊,并不是许多人认为的是单一仿制美国某一型号的卡车,而是历时十余年的美系车魔改,其中也揉入了苏联汽车设计师的智慧。

苏军中的嘎斯AA型卡车,仿制于美国福特ModelAA型卡车。在二战前苏军已装备嘎斯AA、嘎斯MM型卡车约15万台。

生产嘎斯51型卡车的是苏联高尔基汽车制造厂(亦称莫洛托夫汽车制造厂),俄文缩写“ГАЗ”,英文缩写“GAZ”,我国音译成“嘎斯”或“格斯”。1929年,苏联趁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用黄金买下福特汽车公司名下的卢吉汽车厂及福特卡车的生产图纸,将整座工厂的加工设备、生产线等都迁到苏联伏尔加河流域的下诺夫哥罗德市(1932年至1990年称高尔基市),并在1932年仿制生产出采用TT底盘的福特ModelAA轻型卡车,命名嘎斯(ГАЗ)AA型卡车,载重量1.5吨。1938年又推出略加改进的嘎斯MM型卡车,只是更换了马力更大的发动机,这两型卡车共生产了几十万台。但福特ModelAA型卡车属于20年代的设计,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车架、转向机等零部件易损坏。有种说法这是福特汽车公司的营销策略,有意将车辆零部件设计得寿命较短,低价倾销整车后,主要靠卖零部件赚钱。

嘎斯AA型、嘎斯MM型卡车脱胎于福特ModelAA型卡车,自然先天不足,可靠性较差。因此,苏联汽车设计师决定在此车基础上爆改,开启新型的嘎斯11-51型卡车的研制,1939年搞出两台样车,其载重量增加到2吨。当嘎斯11-51型样车正处在改进和路试过程中,1941年6月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嘎斯11-51的研制工作一时停顿下来。

苏联嘎斯11-51型卡车样车,可视为美苏“混血儿”,但并未投入量产,是与嘎斯51型卡车血缘最近的车型。

1943年,嘎斯11-51型卡车的设计改进工作重新启动,型号已改为嘎斯51型,1944年新组装出两台样车,其基础框架还是出自嘎斯11-51,但驾驶室、车身参照了美国斯蒂贝克US-6型2.5吨卡车(减少一个后桥),其发动机仿制于美国道奇D5型发动机。高尔基汽车制造厂于1945年6月19日生产出第一台量产型嘎斯51型卡车,之后进入大规模量产。1947年,在嘎斯51型卡车的基础上演变出嘎斯63型越野卡车,大量装备苏军。正由于嘎斯系列卡车的问世,高尔基汽车制造厂一跃成为苏联实力最强的汽车制造厂,著名的嘎斯66型越野卡车,嘎斯67型、嘎斯69型吉普车,胜利牌轿车(嘎斯M20),伏尔加牌轿车(嘎斯21),吉姆牌轿车(嘎斯M12)等汽车陆续出自该厂并享誉世界。

客观地说,嘎斯51型卡车的配置属中低档,并未采用当时的欧美先进技术,如没有伺服系统(助力器)、变档同步器、顶置气门等。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嘎斯5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皮实耐用,小巧灵活,正符合二战后苏联百废待兴、社会并不富裕的大环境。因此嘎斯51型卡车在苏联各界备受欢迎,应用非常广泛,持续生产了30年,总产量达到破纪录的348.1万台。1975年4月2日,最后一台嘎斯51A型卡车驶下生产线,随后被送进高尔基汽车制造厂的博物馆。嘎斯63型越野卡车持续生产到1968年,总产量达47.4万台。嘎斯系列卡车在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也很受欢迎,在苏联的许可和援助下,波兰、朝鲜和中国对嘎斯系列卡车进行了技术引进与仿制生产。

苏联嘎斯63型越野卡车。空车重3.2吨,载重量1.5吨,牵引量2吨,最高时速70公里,百公里耗油量约25升。

02嘎斯系列卡车在50年代至70年代是解放军的制式装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时,解放军装备数量不多的汽车主要来自缴获,以美国、日本产汽车为主,这些车已无配件供应必然越用越少,开启正规化、制式化建设中的解放军,进入以苏制装备为主的新时期。当时我国大量引进嘎斯51型、吉斯150型载重卡车,嘎斯63型、吉斯151型、吉尔157型越野卡车,嘎斯67型、嘎斯69型吉普车等苏系车装备解放军,是我军50至60年代的主力汽车。

嘎斯51相对吉斯150(解放CA10仿制原型)卡车,操作更加灵活,对劣等路更加适应,所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更加突出的作用。面对美国空军对朝鲜北方运输线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从国内调进朝鲜十几个汽车团(以东北军区所属汽车团为主),建立起一条打不垮、炸不烂、掐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源源不断将大量作战物资运上前线,将众多伤员送往后方。多年后,志愿军某汽车团嘎斯51型卡车驾驶员陈序在一次接受访谈中,曾这样评价嘎斯51型卡车:“它(嘎斯51)不大不小,正好合适,而且马力足,开着灵活,又皮实,故障少,灵敏性很强,牛车走的道,它都能走,载重两吨半的车,拉三吨都没有问题”。

抗美援朝期间,由于美军对我志愿军后方运输线的狂轰滥炸,空袭中志愿军的运输卡车损毁严重,初入朝的几个汽车团,不出半个月几乎所有车辆都被炸坏了。这期间除了入朝部队自带的大量汽车外,国内向志愿军共补充各型汽车21728台,其中主要是嘎斯51型卡车,可见其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很大的贡献。我军的嘎斯系列卡车在金门炮战、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功不可没;平时更是部队训练、执勤、施工、生活保障等经常使用的重要车辆。

高尔基汽车制造厂,大门上“鹿标”也出现在伏尔加轿车上。50年代高尔基汽车制造厂负责援建南京汽车制造厂。

嘎斯63型越野卡车与嘎斯51型载重卡车的配置基本是一样的,只是多了前驱动桥,少了两个后轮,轮胎采用更大直径的大花纹轮胎,使车身重心较高,急转弯速度过快易翻车,军中戏称“嘎斯63,拐弯就翻”。嘎斯63型越野卡车在我军中主要用于牵引轻型火炮,比如85毫米加农炮、37毫米高射炮等,是建国后解放军炮兵由骡马化向摩托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制式装备。

解放军中的嘎斯系列卡车大多服役到70年代末,之所以远比美系卡车服役的时间长,是因为维修零部件供应充足。50年代南京汽车制造厂在苏联援助下(156个援华工业项目之一),分别仿制出嘎斯51型、嘎斯63型卡车,命名为跃进130型、跃进230型,零部件可通用。那个时期卡车大约行驶10万公里就要大修,牵引车跑不到这个公里数可能也要大修,理论上只要零部件充足,车辆大修可持续N次,使车辆长期使用,直到更新换代。从这一点说嘎斯系列卡车的命运比美系车好,但要说质量还真没有同期美系卡车好。

跃进NJ230越野卡车。南京汽车制造厂从1958年至1987年生产跃进系列卡车16.2万台,其中跃进NJ230型4万余台。

03我们连队各修理班更愿意大修嘎斯51,我主修的第一台发动机就是嘎斯51的

当年我们汽车修理连主要为26军、内长山要塞区、烟威警备区、10分部等单位大修卡车和维修汽车,大修车有嘎斯(跃进)系列卡车,还有吉斯150、解放CA10卡车(不大修吉普车,吉斯151、吉尔157、解放CA30越野卡车)。因嘎斯51车龄长、跑得多,在各型大修车中数量占多,也是我们各修理班最愿意大修的车型。那时大修汽车,是将全部零部件拆解开,经修复或更换,再组装起来,这期间零部件的搬搬扛扛基本是靠人力,嘎斯51型卡车的零部件相对更轻、更少一些,干起活来自然省力省时,这是我们更愿意大修嘎斯51的根本原因。再就是因为嘎斯51灵巧耗油少,在部队出车频繁,锈蚀程度低,更好拆解,而其它车型往往比其更难拆解一些,尤其是来自海岛或海边的火炮牵引车,平时很少开动,又备受高盐度海风浸淫,锈蚀得较严重,拆解起来十分费劲,一些螺丝实在拧不动只能用气割,扒轮胎要用大铁锤砸。

在我们修理车间外的空地上,停着各部队送来的大修车,按进场先后顺序编号,用油漆涂在车厢板上。我们连大修车是以修理班为单位,各班都是修好一台车后,再按序号拆解下一台车,碰到什么车拆什么车。可有的班为了专挑嘎斯51,会耍点小心眼,明明上一台大修车已竣工,如遇到下一台车是吉斯150、解放CA10或嘎斯63,就有意拖拖拉拉假装还没完工,等着别的修理班先去拆解。但我当修理班长后从没有如此干过,感觉这样做太小气,让人看不起,也耽误工期。

嘎斯51型卡车在解放军的师、团所属汽车、炮兵部队(分队)装备得比较多,后期主要被解放CA10B型卡车取代。

那时大修汽车的原则是以修为主,换件为辅,一些零部件要反复加工修复,用到极限才予以更换。比如发动机气缸套,每次大修都要镗一次缸套,以配更大直径的活塞和活塞环,数次镗缸之后配得活塞已是最大直径时,就可以更换缸套了;发动机曲轴也是如此,每次要用精密磨床磨一次曲轴颈,以配更小直径的轴瓦,直到曲轴颈磨到最细无轴瓦可配时,再更换曲轴。

我是修理六班的修理工,兼驾驶员,开着连队的老解放卡车或工程车,不出车时就在班里修车。开始是跟着班长和几位老兵学技术、打下手,先干一些除锈、涂漆、上油、扒轮胎等粗活,包括烧火碱水大锅煮油污零件;逐渐再干一些技术含量高的活,如组装变速器、分动器、差速器、气泵等。大修汽车技术难度最大的是发动机,我也是在当上六班长后才第一次主修发动机,那正是一台嘎斯51型卡车的发动机。

我干修理工这几年,觉得最难干的活是用三角刮刀刮轴瓦上的锌铝合金镀层,全凭手上的力道,还要不厌其烦地调试。这轴瓦是与曲轴颈相结合的,松紧正适合的极少,基本都需要人工调整,轴瓦镀层刮少了曲轴转动过紧,刮多了结合太松又会造成轴瓦报废,六对十二片轴瓦要一个一个反复调试。我第一次刮轴瓦是小心翼翼,生怕刮报废了。最后发动机完工了,轴瓦倒是没有一片报废,发动机高低速运转也正常,只是人力摇发动机曲轴显得有些沉,还是刮轴瓦时保守了些。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完成发动机的拆解、调试和组装,我只能给自己打75分。

我们六班只有我有驾驶证,班里试大修车如要出大院基本是我开车,再就是连队的干部技师也参加试车。嘎斯51比吉斯150和解放CA10要好开许多,毕竟车身小、提速快、操纵省力。嘎斯51变速器有4个前进挡、1个倒挡,行驶中在1至3档时会发出一种昂昂的啸声,远远只闻其声不见其面就知道是嘎斯51来了,挂上4档这种声音就消失了。有人说这啸声来自变速箱齿轮啮合的高频声,不知说得对不对,但绝不是故障,实为嘎斯51的独特标志音。

1974年我在笔记本画下嘎斯(格斯)系列卡车的变速器档位,当时我们也维修各型大小汽车,记住档位是必须的。

试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调试刹车,因为刹车蹄片是新换的,轮毂制动面也镗过。我在路上试车时先提起速来,猛踩一脚刹车,再下车观看路面轮胎刹车拖痕和车辆姿态,不断调整各个轮子制动蹄片的松紧力度,直到车辆高速刹车也不跑偏。常开吉斯150、解放CA10卡车的驾驶员,换开嘎斯51后,要特别注意踩刹车踏板的力度差别甚大。前者是气动刹车,刹车踏板很灵敏,脚上稍用劲大了车辆就“磕头”;而嘎斯51是液压制动,踩刹车踏板时要用力蹬,急刹车就铆足劲快速蹬,若车辆缺了刹车油还要连续蹬。

在我国汽车工业初创的阶段,嘎斯51型、嘎斯63型卡车不仅是我军重要的制式装备,也是我国公路运输的主要车型之一,还成为第一代国产仿制车的原型,可以说是我国轻型载重卡车、轻型越野卡车的鼻祖。万丈高楼平地起。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卡车生产国,各种型号的卡车应有尽有,技术先进,质优价廉,行销世界各地。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艰难和辉煌历程中,嘎斯51型、嘎斯63型卡车就犹如一座不可忽视的里程碑,也成为我们那一代人难忘的青春记忆和情感寄托的载体。

本文为大漠单骑原创独家首发,各网站、移动APP、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如转载,请务必取得本人同意,个人自媒体、论坛等如转发,请务必保留作者署名,违者或抄袭者追究其侵权责任,勿谓言之不预也。

高端隔音门窗

高端断桥铝门窗

高端门窗

高端铝合金门窗

上一篇: 军工品质全铝车身够结实,800W太阳能够实用,网红2号房车
下一篇: 军警人员最爱的自卫枪械 史密斯威森警长特种型M36左轮手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