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包头:千亿“铝”途 追新逐绿2、包头市铝业集团3、请到包头来看铝
包头:千亿“铝”途 追新逐绿
包铝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千亿“铝”途 追新逐绿
北依青山、南临黄河,一山一水之间的包头铝业(以下简称“包铝”)在建设绿色包铝的道路上呵护着这一方蓝天碧水净土。作为从事原材料生产的工业企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乎企业发展、关系职工福祉的长远大计,是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基石,更是包头铝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走进包铝厂区,新疆杨挺拔屹立,山桃、山杏、龙爪槐姿态独特,15000余株各类树木不只是厂区的装饰,更是一道守护环境的天然绿色长城。这道屏障有效阻挡了尘土的侵袭,让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大幅减少,仿佛为厂区安装了一个大型空气净化器。
为持续降低电解烟气对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包铝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加大投入,对电解烟气脱硫系统进行持续优化。半干法脱硫技术经过不断改进,脱硫效率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被控制在更低的水平,电解烟气烟囱始终保持着“不冒烟”的良好状态,成为了行业内的环保标杆。同时,碳素焙烧烟气净化系统也在不断升级,新的净化技术和设备投入使用,不仅彻底消除了烟尘和异味,还能够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深度处理。蓝天白云下的包铝,展现出工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画面。
废水治理一直是包铝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从电解铝厂区与铝业园区污水管网的无缝对接,到华云一厂和二厂初期雨水收集池的科学建设,每一步都精准无误。这些举措构成了全面的雨污分流改造体系,使得厂内雨水得到妥善收集,废水经过专业处理后实现了中水全部回用,真正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壮举。
技术创新始终是包铝绿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华云三期项目的成功投运,为包铝的技术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600KA大型预焙电解槽技术不断优化,电解槽磁流体稳定性节能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能够更加精准地调控电解过程中的能量流动,使能耗进一步降低;新概念外母线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电流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升;新式节能阴极结构技术的改进,使得电解效率更高。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包铝的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生产出了更多高品质的绿色低碳铝合金产品,满足了市场对高质量铝产品的需求,还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我们正在实施关停本世纪初建设的电解三厂200KA、电解四厂240KA两个电解系列,代之以排放更少、能耗更低、技术更先进的600KA电解系列。这个以新带老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减排氟化物133吨、粉尘263吨、二氧化硫161吨、二氧化碳216万吨,将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同时,包铝以减污降碳为目标,组织实施了风电项目建设、光伏电站建设、电解槽节能技术改造、节能电机改造、发电机组‘三改联动’等节能项目,以实际行动践行国资央企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担当,为包铝乃至中铝集团2025年提前实现碳达峰,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包头铝业安全环保健康部副部长银光表示。
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包铝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和废旧设备,在包铝眼中并非无用之物,而是蕴含着巨大价值的资源宝藏。边角废料和废旧设备产生后,会被迅速分类收集,然后踏上它们的“再生之旅”。它们首先被运往专业的加工处理区域,在这里,经过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加工工序,废旧铝制品被重新提炼成纯净的铝原料。这些再生的铝原料如同获得新生一般,再次投入到生产前端,成为制造新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包铝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新能源应用和运输方式的绿色转型,展现出企业的高瞻远瞩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厂区内,一场新能源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包铝与汽车生产企业紧密合作,携手攻克了强磁场对新能源电气传动系统影响的技术难题。这一突破为新能源车辆在厂区的应用铺平了道路。如今,31个充电桩整齐地分布在厂区各处,与厂区分布式光伏电源和微电网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绿色、智能的能源供应网络。厂内的出铝车、短倒车等车辆纷纷告别传统能源,迎来了新能源时代。每当车辆电量不足时,只需轻松停靠在充电桩旁,就能快速补充清洁的电能。这种新能源车辆的广泛应用,不仅有效减少了传统燃油车辆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还大大降低了企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为厂区营造了一个更加清洁、环保的生产环境。
绿色文化建设在包铝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企业不仅开展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与培训活动,还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日常管理和员工的行为规范中。通过建立绿色绩效考核制度,将员工的环保行为与绩效挂钩,激励员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绿色发展中来。同时,包铝还积极开展绿色公益活动,组织员工参与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环保行动,增强了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形成了全员参与、共同推动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以“有解思维”为引领,助力包头铝产业实现千亿目标,包铝将继续逐绿前行,向“新”出发。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春燕;通讯员:银光)
包头市铝业集团
包头铝业(集团)公司前身是包头铝厂,始建于1958年,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电解铝企业,也是当时全国八大铝厂之一。1993年6月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无主管企业,1998年底改为公司制,2001年6月发起设立包头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6月纳入中国铝业公司,2005年5月包头铝业股票在上交所正式上市交易,2007年12月中国铝业公司对包铝完成了换股吸收合并的工作,包头铝业股票成功退市。包铝集团是中国铝业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中国铝业公司和包头市共同持有公司股权。包铝集团成为中国铝业公司控股的中国铝业股份公司的股东单位之一,包铝集团为中国铝业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铝业公司控股80%,包头市控股20%),包头铝业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两公司对外统称中铝包头企业或包铝。
公司名称
包头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外文名称
Baotou Alumunium(Group)CO.,Ltd
总部地点
中国 包头
经营范围
铝业
公司性质
国有控股
年营业额
10亿元
员工数
2219人(2010年)
权威资料全部
法定代表
田明生
经营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41670万
注册时间
1998-12-08
注册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毛其来
公司概况
包头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十大铝冶炼企业之一,同时是中国最大的铝合金生产基地。前身是包头铝厂,始建于1958年,1998年底由工厂制改为公司制,2001年6月发起设立包铝股份公司,2003年6月以资产划转的形式纳入中国铝业公司。
截止2013年底,包铝两公司拥有资产总额85.18亿元;在岗正式职工6319人;电解铝产能40万吨,碳素制品产能12万吨,高纯铝产能2万吨。主要产品有稀土铝应用合金、6063合金棒、A356合金、稀土电工圆铝杆、大板锭、高纯铝、普铝以及铝电解用炭素制品。占地面积631万平方米,
主要产品有A356合金、稀土电工圆铝杆、铸造铝合金、大板锭以及各种铝电解用炭素制品等。到2005年末将形成电解铝30万吨、炭素制品20万吨的规模产能。铝产品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行销全国各地,同时出口中东、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2004年出口创汇12500万美元,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近年来先后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英国国家质量保证公司NQA认证、中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实验室认可委员会ISO/IEC17025认证、美国汽车工业QS9000认证、ISO/TS16949国际汽车工业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企业先后荣获“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集体”、“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优秀进出口企业”、
“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用户满意产品”、“自治区采用国际标准先进企业”、“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发展历程
包头铝业集团,前身包头铝厂。一期建设工程于1958年6 月开始筹备,9月8日正式开工。该工程采用前苏联成熟适用的60KA自焙槽技术,全系列共172台电解槽,原设计能力为年产普通铝锭2.5万吨,阳极糊3万吨。经过全体建设者的艰苦拼搏,1959年11月主体工程电解系统和供电整流系统基本建成,同年12月5日,南厂房第一批44台槽正式通电焙烧,到1960年5月6日全部电解槽共分四批启动完成。阳极糊系统于1960年9月基本建成,同年11月部分投产,1963年7月全部投产。1960年到1961年完成了基建收尾工程,1962年到1965年进行了大规模基建填平补齐和改造,到1965年底基本形成设计生产能力。
受当时各方面条件制约和影响,一期电解工程一半的86台槽为 钢槽,而另一半86台槽不得已中途改为砖槽,到1961年初,平均寿命仅203天的86台槽全部关掉。正是由于当时的包铝领导据理力争、一再坚持保住的86台钢槽,使包铝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生存发展下来,成为日后包铝发展成长宝贵的“星星之火”,包铝也是同期建设的同类型铝厂中唯一没有“下马”的企业。
先进技术
偏析法生产线包头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唯一利用世界先进的偏析提纯法生产技术生产99.99%以上的重熔用高纯铝锭的企业,年产能可达20000吨规模,是世界单体使用偏析提纯法最大的高纯铝生产基地。偏析法生产高纯铝工艺的成功引进和顺利投产,标志着中国采用先进技术能够生产出世界最好的高纯铝产品。高纯铝生产线的成功投产标志着包铝已完全掌握了国际上先进的偏析法生产技术,也填补了我国铝行业的一项技术空白。
企业文化
公司使命
合金事业 精彩人类生活
共同愿景
世界一流 和谐中铝
核心价值观
责任 诚信 卓越
公司精神
励精图治 创新求强
战略目标
打造包铝驰名品牌 构筑中国一流企业
企业作风
严格严谨 雷厉风行
管理理念
严、细、实、新、恒、齐
员工基本守则
仪表大方 举止稳重 遵章守纪 进取奉献
文化品格
合金文化
员工修养
诚实负责 宽厚上进 善于协作 勇于创新
合署办公
包头铝业有限公司(简称包头铝业),前身是包头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28日,是包头铝业(集团)有限公司集优良资产与其他6家公司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2005年5月9日,包头铝业股票在上交所上市发行。2007年12月26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回购包头铝业股票,包头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纳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008年5月,包头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注销,注册成立了包头铝业有限公司。包头铝业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目前,包铝集团(包头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包头铝业(包头铝业有限公司)两公司合署办公。
包头铝业占地面积449万平方米,在岗职工6229人。拥有电解铝产能40万吨/年、碳素制品20万吨/年。主要产品有重熔用铝锭、A356系列铸造铝合金锭、稀土电工圆铝杆、铝合金棒材、大板锭、稀土铝应用合金和高级铝等7大系列40多个合金铝品种以及各种铝电解用碳素制品。年产值48.5亿元。
请到包头来看铝
前几日,一则好消息传到中国铝业包头铝业(集团),内蒙古华云新材料有限公司50万吨合金铝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技术改造项目,荣获2017-2018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部级)优质工程奖。作为包铝集团旗下的明星企业,华云这几年拿奖拿到手软。
包铝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韩效义说:“华1和华2,是全世界电解铝系列技术最成熟、能耗最低的。”
华1和华2就是华云一期工程、华云二期工程。这两个项目让曾经困顿的包铝彻底走出亏损,实现盈利。
走过61年历史的包铝与包钢、一机、北重等企业共同撑起了包头这座城市重工业的脊梁,为这座城市带来无数荣光。
当然,包铝也和其他国企一样,一度面临着经济效益疲软、巨额亏损的残酷现实。
但是,国企人的“血总是热的”,淘汰落后产能,效率变革,产业升级,绿色发展,一番又一番自我革命后,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包铝。
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华云。华云是包铝旗下最大的电解铝企业,是包铝走出困境、扭亏为盈的“先手棋”。
6月初,记者走进华云新材料有限公司电解二厂车间,264个电解槽正在稳定运行,现场工作人员非常少,整个车间干净明亮,既闻不到烟气的味道,也看不到飘浮的粉尘。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内蒙古华云新材料有限公司实施的智能化变革不仅带来了生产上的自动化和标准化,而且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加上自备电厂建成投产,直接降低了占电解铝生产成本60%的电价,扭亏增盈从纸上谈兵变为现实。
2017年,华云助力包铝创造了历史上一个盈利大年。包头铝业1—9月份就完成了总部下达的年度目标,到11月份实现盈利2.45亿元,盈利水平位列中铝股份电解铝企业前茅。华云项目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形势逼迫我们必须争分夺秒的自我革新。”韩效义说。
“包铝的前57年,产能只有5万吨,太滞后了!这几年我们开始了战略转型,效果是突飞猛进的,现在产能达到130万吨。产品种类更丰富,过去只做原铝锭,现在开发了年产4万吨高纯铝项目。为了降成本,我们还自备了电厂,实现自供电,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可以说目前企业主体已经实现了转型。”
华云新材料公司位于包头东河区的包头铝业产业园区。
除了铝业源头的华云,园区还引进了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深加工项目。
进驻包头5年,盛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感受到的不仅是暖意,更重要的还有信心。
包头盛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为我国自主品牌吉利、长城和国外大众、奔驰、奥迪等车企供应轮毂。
在盛泰的车间里,工人们并不多,28条机械臂代替了人工对轮毂进行精加工。
包头盛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润海说:“公司现在年产540万只轮毂,这些机械臂可以24小时工作,完成企业快速交付的产品的需求。”
刘润海说:“公司借铝业园区的先天优势,首先原材料铝液保证了正常的供给,而且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消损,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包铝在价格上也给了我们一定的优惠,这样双重叠加的利好对企业成本控制非常关键。另外园区的天然气、水电等成本都比较低,这也使我们公司成为总部几个分公司中盈利能力比较强的重要原因。”
以包铝集团为圆心,这个产业园区相继引进了化成箔、铝轮毂、铝型材、铝合金汽车配件等铝深加工企业,不仅实现了铝水的全部就地转化,而且把一吨铝水的价值由15000元提高到做成精铝的一吨25000元、做成化成箔的一吨20万元……
同时,以葛洲坝环嘉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城市矿产”回收利用企业让这个园区形成了源头、深加工,回收再利用的一套闭环体系。
目前,包头铝业园区入园企业89户,201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3亿元,同比增长34.5%。按照园区整体规划,到2020年将打造成为千亿级园区。
铝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马妮说:“园区改变了传统的冶金企业以销售原材料为主的产品结构,延伸产品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使各企业间成本最低、污染最少、效益最好,既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又实现了节能减排,绿色与高效兼得。”
韩效义说:“未来3年我们要集中精力,实现企业的全部转型,包括关闭落后剩余生产线,上马新能源,再建一个500千安生产线,也就是华云3期,把产能提升到150万吨。下游发展集中在高纯化、合金化、材料化、终端化4个方面,这就是包铝高质量发展的定位。”
绿色、智能、高效,包头铝业正行进在新的“铝”程中。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俊在 冯雪玉 宋阿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