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经开区
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发展的沃土,更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竞争力。在这一方面,内江经开区有着自己的做法。
促成18所高校与17户企业达成签约项目30个,培育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6个、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项目3个;推进产业项目34个、总投资199.4亿元......近年来,内江经开区切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地,为全市经济平稳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金鸿大楼
》全力助推帮扶活动
为了让企业更好的运行发展,内江经开区推行包帮机制,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施一站式服务,富乐德、国跃新能源等项目,从用地、前期规划、招投标、环评、安评等,内江经开区都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积极推动项目建设。
另一方面,内江经开区积极落实科技投入,促校企合作。据悉,内江经开区已构建“园区+公司+高校+实验室+企业”的政、产、学、研、用发展模式,截止目前,促成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大等18所高校与金鸿曲轴、内师检测等17户企业达成签约项目30个,培育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6个、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项目3个。
汇宇制药研发大楼
》聚焦产业融合发展
一直以来,内江经开区都将企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健全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工作机制,促进民营企业与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产品结构高效化、高端化。推进项目包装储备、前期手续办理、项目建设和竣工投产,完善招商引资,提升项目进度,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在2019年2月,内江经开区共表彰奖励新进“四上”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及创新创业成绩突出的工业、商贸、建设、金融类企业51家,兑现奖励791.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内江经开区制定了工业强区三年计划和7条措施,安排1.8亿元,鼓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加强技术改造创新,实施品牌培育计划,支持民营企业打造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做实工业强区服务保障。同时,帮助高质量发展的企业申报各类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奖励资金142.72万元、科技计划项目资金295万元、工业发展资金1750万元等,共计获得资金2187.72万元。
金鸿生产线
》落实产业项目推进
今年以来,内江经开区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落实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部署,建立“3+6”VIP服务机制,全面提升项目储备率、签约率、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达产率。推进产业项目34个、总投资199.4亿元。
内江经开区抓好在谈项目签约落地。以产业项目为重点,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创新服务,在“答疑解惑、问题协调、信息反馈、组团攻坚”等方面找准着力点,促进在谈的德国凯富核电隔热保温材料生产线、安能(内江)光伏智慧产业园等项目尽快签约落地。
同时,抓好现有项目技改扩能。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三百行动计划”“智能制造”等部署,促进企业培育壮大。重点抓好金鸿曲轴久保田曲轴生产线、巧夺天工数字化车间、雨田机械曲轴柔性加工及设备数字化升级改造等技改项目,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力争全年完成技改投资28亿元。
》持续抓好招商引资
今年一季度,内江经开区充分利用区位、产业、政策、服务等优势,搭建投资兴业舞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个,投资总额29亿元,引进“四新一大”产业项目10个......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
另一方面,内江经开区正积极深化区域协作。与成都经开区、重庆双桥经开区等多个开发区加强合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重点产业研究和资源共享;与深圳四川商会、浙江四川商会、珠海内江商会、新疆内江商会等商会平台加强联络,互通信息。
同时持续开展精准招商。围绕“3+1”主导产业,区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成都、重庆等地招商40余次,促成红星美凯龙奥特莱斯购物公园等17个在谈项目,意向投资约61亿元;正加快对接德国凯富“核电保温隔热材料生产线”、博马科技(BMTS)“涡轮增压器西南生产基地”等项目。
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紧盯电机、电控、电池三大核心零部件及园区产业链条缺口,内江经开区成功引入台湾见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浙江玉环摩托车零配件产业园等优质项目16个,总投资46.99亿元。
如今的内江经开区正在成为企业成长的沃土、投资的洼地、创新的摇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