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珠入湾”下好先手棋 “好心茂名”诚邀天下客

来源:【宝安日报】

茂名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物流基地,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由贸易港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处,是粤西重要交通枢纽。开通在即的深中通道,不仅拉近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空间距离,也让大湾区城市群融合共生的速度进一步提升。

滨海新区打造的临港产业。

城市名片

茂名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因晋代名医潘茂名在粤西一带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纪念其功绩,隋朝以其名设茂名县,唐朝以其姓设潘州;新中国成立后,沿用其名。生活于梁陈隋三朝的冼夫人,一生致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潘茂名的医者仁心和冼夫人的爱国情怀构成了“好心茂名”的精神图谱。

因在茂名发现储量巨大的油页岩,上世纪五十年代,经中央决策在此开采油页岩,“从石头里榨石油”,搞“人造石油”,开启南方油城建设大幕。

茂名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山海兼优,自然山水与人文古迹相辉映,粤西风情浓郁,形成了滨海、生态、温泉、文化、美食旅游等品牌。

●常住人口:625.23万人

●土地面积:1.14万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6150平方公里

●产业特点:已形成石油化工产业、现代农业、建筑业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五棵树”、罗非鱼“一条鱼”和高凉菜“一桌菜”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获批中国(茂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加入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中德工业城市联盟。

“深中通道通车后,从茂名前往深圳将不用绕行广州、东莞,大大缩短了茂名与深圳的通勤时间,市民往返更加便捷,交通量也将逐步提高。此外,深湛高铁江门至茂名段的建成通车,填补了茂名无高快速铁路通达的空白,茂名也融入了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生活圈,在江门到深圳段建成通车后,茂名可直通深圳西丽、深圳机场站,提高了茂名与深圳的通行效率。目前,茂名正围绕‘两轴-两个圈层’的城市布局,加快完善交通网络,开展深圳至南宁高速公路茂名段的前期研究工作,进一步增加茂名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联系通道,为茂名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硬连接。”茂名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卢武在接受宝安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水东湾大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茂名正积极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坚持湾区所向、港澳所需、茂名所能,软硬联通一起抓,以大湾区发展大潮为推动力,实施“融珠入湾”提升行动,加快该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积极打造吸聚大湾区产业的引力场和优选地。

建好产业聚集“优选地” 下好大兴实业“先手棋”

“深中通道将极大促进茂名与深圳之间的商业交流和合作,两地之间的物流运输更为便捷,可实现企业原材料的快速采购和产品的快速分销,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我们将结合深中通道的‘泼天流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吸引企业更多的潜在客户。通过与深圳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展深圳及周边地区的市场。”6月24日下午,广东粤桥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粤桥”)副总经理王祥丁在接受采访时说。

“广东粤桥”是国内知名的钛锆系矿物专业生产加工民营企业,也是国内钛系行业2022年度综合实力十强企业。钛锆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新材料,在航海、航空、航天、建筑、石油化工、核能多个领域广泛应用。

该公司在茂名高新区投资建设“华南钛谷”项目,就是以广东粤桥为“链主”企业,积极带动钛锆新材料下游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发展,逐步构建庞大的千亿产业集群。

茂名具有产业基础扎实雄厚、土地开发空间大、投资要素成本低的优势,并在工业用地、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让广东粤桥等一大批企业在茂名发展壮大,从“小不点”成长为“巨无霸”。

深中通道开通后,茂名与深圳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对茂名“融珠入湾”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茂名将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紧盯龙头,重点依托茂名石化、零碳产业园、欣旺达电白基地、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华南钛谷五大链主企业和项目,大力开展补链延链强链招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抢占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新赛道,不断培育制造业当家的新动能、新优势。

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茂名被确定为广东省五大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之一。该市依托茂名、茂南、高州3个省级园区规划建设总面积约61.58平方公里的茂名市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主平台外的电白区、信宜市、化州市持续做强园区平台载体。此外,茂名在滨海新区重点规划建设101平方公里的全国首个零碳产业园,通过东华能源、中核绿能、原油制化学品项目“三位一体”统筹布局,促进高温气冷堆与石化产业耦合,推动石化行业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为确保优质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全市工业园区储备用地超3.2万亩,并推出一系列惠企政策,重大招商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班’,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服务,全力当好企业的高效服务官、贴心‘店小二’,确保项目有序高效推进。”茂名市商务局副局长、政府投资促进中心主任陈一标透露。

据了解,目前,巴斯夫、液化空气、丰益国际、广药集团、广州工控、东华能源等一众知名企业项目相继落户茂名,已形成“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今年1-5月,全市引进超千万项目43个,协议投资额320.04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20个。

新势能赋能传统产业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提起茂名,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说起“一桶油”——茂名石化。而在当下,茂名着眼国家和省产业政策、投资导向,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在巩固提升石油化工、农业、建筑业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推进发展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战略主导产业,引进培育新型储能、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做强做大食品加工、矿产金属加工、轻工医药、商贸服务、港口物流、文旅康养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构建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3336”现代化产业体系。

陈一标介绍,茂名市通过推动制造业延链补链,依托茂名石化、零碳产业园、欣旺达电白基地、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华南钛谷五大链主企业和项目引领带动,着力推进“五链共建”。加快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抓紧东华能源烷烃利用一期(II)建设,做好广东茂名绿能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原油制化学品项目落地,推进欣捷安汽车电子二期、钛锆新材料项目建设,力争拓普金属新材料项目落地。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抓好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围绕“3336”产业体系和“五链共建”图谱,有的放矢开展敲门招商、驻点招商,努力实现上下游、左右链优质企业和项目集聚发展。

建好产业发展集聚区,发挥主平台作用,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有序转移,推行“总部+基地”“研发+转化”协同模式,引入更多新产业新项目。加快推动佛茂合作园意向项目落地建设,打造产业协作“佛茂样本”;探索成立茂名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实现“办事不出园”。实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加快推进“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新建一批标准厂房。强化“亩均论英雄”,提高亩均投资、亩均产值、亩均税收,提升工业用地容积率,种出产业“高产田”。推进“反向飞地”建设,加速茂名“融珠入湾”。

茂名还强化企业科创主体地位,培育更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推动30家企业“小升规”、150家企业技术改造。健全企业梯度培养体系,打造一批年营收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骨干企业,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生态。

通过做优“链核”,突出产业链条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招引,将具有核心竞争要素的重点企业,融入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做长“链条”,精准绘制产业发展图谱,沿着产业链上下游发力,锁定目标、直奔企业,敲门招商、优化布局,从而补齐拉长产业链条。瞄准“链主”企业和产品市场需求,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高效衔接产销、降低物流成本,释放产业发展“隔墙效应”,推动产业快速集聚、纵向成链、横向成群。

露天矿生态公园。

通过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工程,做好人才“聚、引、育、用”文章,完善人才政策体系,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类人才在茂名大显身手、建功立业。认真做好产业“需求端”分析,从人才“供给侧”发力,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外引与内育相结合,以优质人才项目引领关键技术突破。

茂名正以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和不懈的努力,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区域经济的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感谢茂名市委宣传部、茂名日报社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林 李爱华(图片均由茂名日报社提供)

编辑 王雨莎

本文来自【宝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高端系统门窗

高档隔热门窗

隔热门窗

铝合金门窗品牌

上一篇: “虚报注册资本罪”无罪判决裁判要旨(四)
下一篇: “装饰大亨”周凡宗:非凡创业路 诚信乃为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